龔奕潔
青島銀行近年來的網點布局,與青島市的產業結構調整、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推進緊密相連
隨著中國銀行業對外資銀行開放,國內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常態化,銀行業競爭日益激烈。而另一方面,基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的新金融形態蓬勃發展,客戶消費行為發生了巨大變化,國內商業銀行面臨著傳統客戶群體流失、傳統業務形態盈利能力下降的困境。
過去多年來,通過快速擴張分支機構來“跑馬圈地”的發展模式已經不可持續,商業銀行紛紛加快了轉型步伐。商業銀行的轉型,通常是兩方面:一是通過特色化經營,形成專業化的盈利模式;二是實現運營管理架構更加高效,以提升盈利能力。
監管部門對城商行的轉型創新寄予了厚望。2015年的城商行年會上,時任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就表示,城商行雖然規模小,發展壓力大,但機制靈活,船小好調頭,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做銀行轉型創新的排頭兵。
通過多年探索,青島銀行目前已形成了明確的特色化業務發展戰略:“接口銀行”特色化——從系統、科技接口向平臺接口拓展,深化資源整合,圍繞客戶推動交叉銷售和綜合金融服務;零售業務綜合化——通過“接口銀行”獲客、以“溫馨服務”留客,豐富產品貨架,提升客戶及其家庭的生命周期價值;公司業務專業化——圍繞民生、供應鏈和新經濟等特色金融,打造“貸、債、股”綜合服務能力;金融市場創新化——以“大資管”為導向,以事業部制改革為契機,加強投資和資產配置能力,打造適應面向未來金融深化和監管趨勢的資產管理平臺。
隨著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體部署,銀行業也在銀監會的推動下積極進行體制創新。尚福林在銀監會2014年監管工作會議上指出,為適應銀行集團化發展要求,根據不同業務特點,分別實行子公司制、條線事業部制、專營部門制和分支機構制改革,規范業務經營行為。
組織架構再造是中小銀行戰略轉型的破題之舉。在運營管理架構調整上,青島銀行一方面配合青島市區域經濟戰略和銀行自身業務發展需要,優化機構物理網點布局,降低經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益;另一方面,通過機構部門制度改革,積極探索適應新環境的業務模式,為此青島銀行設立了財富管理中心、直銷銀行部和金融市場事業部等專營部門,并成立了金融租賃的子公司——青銀租賃。
在新金融的背景下,商業銀行機構網點不僅是商業銀行重要的利潤創造中心,也成為商業銀行主要成本負擔來源之一。美國咨詢公司opimas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到2025年,全球銀行業將會大量裁撤物理網點,23萬銀行員工將會失業。
但是由于大額貸款等諸多業務的純網絡應用尚未成熟,而人工服務與業務拓展的效率不容忽視,物理網點還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意義。此外,青島銀行為3726名金融人才提供了工作崗位,并在配合城市產業結構調整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方面,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
因此,并不能為減輕成本就盲目減少物理網點。如何通過機構改革創新,實現銀行物理網點轉型升級和空間布局的優化,提升效率、產能和客戶體驗,是擺在商業銀行面前的迫切課題。
青島銀行近年來的網點布局,與青島市的產業結構調整、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推進緊密相連。
為積極服務青島西海岸經濟新區的重大戰略,青島銀行設立西海岸分行,將原黃島和原膠南的9家支行整合為一級分行,以提供更大范圍和更高層次的金融服務,助推新區經濟社會建設向更高水平邁進。2016年5月12日,青島銀行西海岸分行正式掛牌成立,成為西海岸新區中首家一級分行。
另一方面,在助推青島財富試驗區輻射山東全省的過程中,青島銀行穩步推進異地機構網點擴張。目前,青島銀行已完成了在山東省13個地市設立分支機構,2016年濰坊分行和萊蕪分行相繼開業,而臨沂分行和濟寧分行也已獲得山東銀監局的批復,在積極籌建中。
截至2016年底,青島銀行共有機構網點111家,按照計劃,青島銀行將在2020年前基本完成在全省的布局,積極打造公眾銀行。
為統籌全區域布局,青島銀行還加快拓展縣域網點,進一步下沉渠道,改變青島銀行在青島本地過于集中中心城市的格局,迅速擴展發展空間,更好服務中小企業,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在優化網點布局的同時,如何進一步提升物理網點的產出效率,才是真正的難題。在這一點上,青島銀行采取了三方面的舉措:
一是降本增效,輕型化發展。青島銀行積極加強費用的主動管理,結合綜合柜員制度改革,科學設置網點功能布局,根據網點定位設定營業面積和裝修標準,通過網點轉型控制成本,業務及管理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正逐步降低。
二是深入社區,打造金融生活圈。進一步延伸銀行服務觸角,下沉經營渠道,深入社區,構建以社區居民生活消費為中心的生態圈,在提升服務水平的同時,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
三是設立專業化分支機構,充分把握青島港口優勢、科技企業優勢,青島銀行設立港口支行、科技支行,專業支行在提供傳統金融服務的同時突出特色,針對港口物流企業客戶和科技企業特點,推進業務創新,為客戶提供特色專業化服務。
為加強對機構網點綜合化管理,根據政府發展戰略、資源稟賦和人員結構,青島銀行還建立了機構網點績效評估機制,對經營不理想的機構網點,進行降級和撤并,提高整體經營效益。
2014年銀監會監管工作會議之后,銀行業金融機構也進入了體制改革與創新的新階段。在業務治理體系改革方面,時任銀監會主席尚福林提出,根據不同業務特點,分別實行子公司制、條線事業部制、專營部門制和分支機構制改革,規范業務經營行為。
在新金融的環境下,青島銀行在公司治理、管理轉型、科技研發、產品創新等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努力,明確了三條業務線及相應的轉型升級之路:批發條線向綜合金融服務商轉型;零售條線向客戶最佳體驗提供商轉型;金融市場條線在資產管理和資金運營上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青島銀行擁有26個扁平的部門,形成了業務條線化管理、專營部門單獨經營相結合的組織結構。值得關注的是與新業務發展戰略相適應的財富管理中心、直銷銀行部和金融市場事業部三個專營部門。
青島銀行財富管理中心及私人銀行成立于2011年3月,采取“1+1+N”財富管理顧問式服務模式(即支行理財經理+財富管理中心理財師+專家團隊),為客戶提供以綜合財富規劃和動態私人財富顧問服務。
財富管理中心的服務內容包括專業的資產配置、投資理財規劃、保險規劃、教育規劃、養老規劃等金融服務;財富沙龍、經濟形勢和市場解讀、中小企業政策講座等金融增值服務,以及機場貴賓、高爾夫暢打、健康關愛等為主要內容的非金融增值服務,不定期提供健康養生沙龍、留學講座、收藏鑒賞講座等客戶活動。
經過近五年的時間,青島財富管理中心業務取得長遠的發展。截至2016年6月30日,財富及私人銀行客戶數為4677位;財富及私行總資產211.72億元,較上年末新增31.72億元。
截至2016年末,資產管理規模200萬元以上客戶為5019名,資產228.71億元,分別增長20.65%和25.93%;報告期內,累計實現財富及私人銀行專享產品銷售額356.25億元,增長48.74%。
為了應對互聯網金融挑戰,青島銀行積極借鑒互聯網金融及國內外銀行經驗,引進專業人才,于2015年專門設立直銷銀行部。直銷銀行部是獨立于電子銀行之外的專營部門,為青島銀行探索直銷銀行的可能道路。
經過緊張籌備,青島銀行直銷銀行于2015年12月25日正式對外運營,推出“小胖挖寶”活期理財,下一步將推出“小胖米袋”貸款業務。直銷銀行的推出將進一步完善青島銀行業態,提升輻射客戶的能力。
直銷銀行業務依托互聯網、遠程電話、自助設備等手段,面向互聯網用戶提供在線開戶、資金結算、投資理財、貸款等綜合金融服務,使客戶擺脫傳統物理網點的約束,提升客戶體驗。
為應對利率市場化的實質性推進和金融脫媒現象的日益加劇,充分發揮金融市場和資產管理雙輪驅動的作用,青島銀行在金融市場部的基礎上成立金融市場事業部。
金融市場事業部下設交易金融部和資產管理部兩個二級部門,投資銀行中心、研究分析與風控中心和綜合運營三個中心。
為了充分利用北京、上海、濟南市場資源,擴大區域市場影響力,青島銀行于2016年在原來“兩部三中心”的基礎上,成立華北投資銀行部、華東部、濟南分部三個異地業務部門,實現金融市場業務的跨區域發展。
截至2016年末,青島銀行金融市場業務資產管理規模達到2147.19億元,同比增幅70.30%。金融市場業務對年收入的貢獻度達到28.77%,同比增長2.54個百分點。在自營投資、同業業務、資產管理、投資銀行等領域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此外,為進一步提高綜合經營管理能力,促進青島銀行向綜合化、多元化經營發展,2016年,青島銀行作為主要發起人與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發起設立青島青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并于2017年2月15日起正式開業運營。青銀租賃公司注冊資本10億元,其中青島銀行出資5.1億元,占股本比例為51%。
青銀租賃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融資租賃業務,轉讓和受讓融資租賃資產,固定收益類證券投資業務,接受承租人的租賃保證金,吸收非銀行股東三個月(含)以上定期存款,同業拆借,向金融機構借款,境外借款,租賃物變賣和處理業務以及經濟咨詢。
機構創新方面的成就,讓青島銀行摘得了不少殊榮,包括榮膺亞洲銀行300強(172位)、位居中國銀行業協會“中資銀行100強”第51位。在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2016年度商業銀行穩健發展能力“陀螺”評價體系綜合排名中位居第五名,入圍英國《銀行家》雜志“2016世界銀行1000強”,按核心一級資本排名位居第353位,較上年提升130個位次。
從城市信用合作社起步,逐步成長為山東省資產規模最大、唯一公開主板上市的地方法人銀行,青島銀行走過了20年,從未停下創新的步伐。
截至2016年末,青島銀行的營收達59.9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19.8%;實現凈利潤20.8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15%。
2015年12月3日,青島銀行成功登陸港交所,成為山東省首家登陸國際資本市場的銀行。2016年,登陸香港資本市場的第一個完整經營年度,青島銀行上線新一代客戶服務系統、推動“接口銀行”升級、深化提升“青馨服務”品牌、加快省內機構和業務布局等,都為差異化競爭力的培育、長期市值提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目前青島銀行還在尋求深交所上市,以成為A+H金融股。
2016年,青島銀行堅持公司銀行業務投行化轉型,主動調整信貸結構,大力拓展民生金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等業務領域,同時壓縮產能過剩、落后行業的授信額,推動公司銀行業務快速穩健發展。
同時,青島銀行緊盯市場熱點、客戶需求,大力推動產品創新,在投貸聯動業務、PPP項目融資、綠色信貸等方面都做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