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秋紅


摘要:目的 調查術前護理訪視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焦慮和術后并發癥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兩組使用狀態-特質焦慮量表評估焦慮值,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測量疼痛。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組患者于術前1 d前接受術前護理訪視。比較兩組術后疼痛、惡心、嘔吐等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及程度。結果 訪視后干預組狀態-特質焦慮評分、生命體征穩定所需時間、術后疼痛、惡心嘔吐發生率及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 術前護理訪視可以降低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的術前焦慮和術后并發癥。
關鍵詞:焦慮;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護理訪視;術后并發癥
焦慮是自主神經系統活動下一種緊張不安、恐懼的的心理情緒反應[1],能顯著影響住院患者的麻醉及手術效果[2]。盡管麻醉和手術水平不斷進步,但焦慮仍是影響多數患者手術效果的難題[3]。焦慮會引起術后疼痛,增加鎮痛藥物使用并延長住院時間,增加疾病治療費用[4]。目前,腹腔鏡微創手術已在很大程度上取代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切口小,具有手術視野好易于操作,減輕術后疼痛和疤痕,降低傷口相關的并發癥等優點。然而,腹腔鏡手術作為強烈的應激源仍可能會導致患者的焦慮[3]。統計顯示,約30%的患者術后發生惡心嘔吐,1%的患者因嚴重的惡心嘔吐再次入院[5]。有針對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的術前護理訪視研究結果顯示,接受訪視的患者疼痛感及惡心嘔吐發生率明顯降低。
術前護理訪視為患者提供心理教育與安慰,加強了醫患溝通,降低患者就診時的恐懼與焦慮。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及焦慮管理能增加手術效果,縮短住院時間,已成為手術患者護理的基石。為此,我們針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術前焦慮及術后并發癥進行術前護理訪視,取得了較好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擇期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LC)患者共計100例,年齡18~60歲,男34例,女66例,均為初治的膽囊結石和/或膽囊炎、膽囊息肉患者,文化程度在小學至大學之間,排除有其他潛在的身體或心理疾病及既往有手術史及特殊藥物服用史的患者,隨即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各50例。兩組間性別、年齡、體重指數、文化程度及病種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干預組患者于手術前1 d進行術前護理訪視,對照組僅行常規護理。調查兩組術前及術后焦慮與并發癥包括疼痛、惡心和嘔吐。焦慮評估使用狀態-特質焦慮問卷。問卷由20項組成,每項得分按焦慮強度從1分(無焦慮)~4分(最高水平的焦慮),總分在20~80分。疼痛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0分無痛~10分劇痛)。
1.3訪視方法 干預組:收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基本資料,在術前1 d進行面對面訪談,方式為詢問患者對手術的計劃認識和術后的顧慮,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回答患者的問題,同時介紹手術室環境和手術團隊、麻醉過程、腹腔鏡手術比較與開放手術的優點以及從恢復室到患者出院的術后護理。對照組患者僅進行常規術前護理。兩組患者于術前30 min由病房轉至手術室前再次接受焦慮評分調查以評估訪視后功效。記錄手術,麻醉及恢復數據。有經驗的護士記錄患者疼痛、惡心和嘔吐情況。兩組患者的手術和麻醉程序,以及疼痛、惡心和嘔吐的處理方法沒有差別。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以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兩組之間的數據,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訪視前后兩組焦慮狀態比較 訪視前兩組狀態-特質焦慮評分均無統計學差異(均P>0.05);訪視后干預組狀態-特質焦慮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兩組術后情況比較 術后干預組生命體征穩定所需時間、術后疼痛、惡心嘔吐發生率及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3 討論
本研究表明,經過術前護理訪視,干預組患者焦慮狀態下降。Sadati等人的一項研究顯示,76%患者術前存在焦慮,而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相應的醫學常識。對患者進行術前訪視,給予其充分的麻醉及手術信息交流能顯著降低患者的焦慮。研究表明,耳鼻喉科患者經過術前訪視護理,其皮質醇水平-焦慮指標,顯著降低。接受術前訪視患者入院后焦慮指數減低,而對照組反而升高。術前音樂治療也可以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后惡心和嘔吐發生,這也佐證了我們的研究結果,即干預組患者術后惡心和嘔吐的發生率降低。術前護理訪視是控制病人焦慮指數的有效措施,并且能明顯降低患者術后疼痛感及疼痛時間。
在我們的研究中,干預組患者麻醉復蘇更早,并能積極配合護理,比對照組更快恢復至生命體征平穩。干預組術后疼痛及惡心嘔吐發生率都明顯低于對照組,首次下床活動時間明顯縮短。這可能是由于術前訪視提高患者對整個治療流程的了解,更易獲得患者支持與配合,增強自信心,心理放松,壓力降低等有關,同時患者由于疼痛程度減輕,并且了解了術后早期下床活動的意義,所以首次下床活動時間及通氣時間均提前。術前護理訪視對機體恢復及術后并發癥的優勢是立竿見影的。ICU患者接受術前訪視后能縮短特護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本研究中兩組間住院時間沒有顯著差異,這可能是因為對腹腔鏡患者術后仍需特定觀察時間。
在此次研究中,我院對收治的50例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進行術前護理訪視,效果顯著,但由于本研究的樣本量不大的限制,我們需要大樣本、多數據的研究進一步支持。總之,術前護理訪視能減少焦慮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并應納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日常護理。
參考文獻:
[1]陳美琴,潘慧英.術前個體化護理訪視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36):142-144.
[2]李瑋.圖譜式術前訪視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身心康復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6(1):137-139.
[3]閉彩旗.個性化術前訪視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康復的影響[J].右江醫學,2013,41(6):897-899.
[4]劉惠.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圍術期護理體會[J].吉林醫學,2011,32(22):4683-4684.
[5]梁法生,沈慧琳,韓愛萍,等.腹腔鏡膽囊部分切除術保膽治療膽囊畸形[J].中國內鏡雜志,2014,20(1):348-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