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維梅
摘 要:日記是培養學生寫作文的一條有效路徑,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一種方式,日記可以促進學生不斷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獲得感悟,從而熱愛學習。
關鍵詞:日記;教育;創意
朱永新教授指出:“日記是我找到的一個非常好的教育方法。”當初開展日記教育,主要是為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摸清思想,感悟學生的心靈,啟迪學生學會做人。可是一段時間后,看到日記成為學生的一種苦差,學生大有應付差事之感,對此我心里真不是滋味。怎樣才能讓寫日記成為一種享受、樂趣呢?苦苦思索,努力探尋,終于找到一條日記教育的新路。
一、用積分鼓勵學生寫日記
剛寫日記學生積極性高,堅持每天一篇,不久一些學生出現了拖拉、字跡潦草現象。對此,我在這些同學的日記中撰寫了:“日記必須一天一記,是個人一天生活、學習和思想的真實記錄,貴在堅持?!钡招跷?。我又撰寫:“日記是心靈的晾曬場,是抒寫心中憂傷的園地,日記是師生對話、交流思想的平臺,愿你將自己的怨氣發泄,將歡樂展露。釋放心理壓力,舒暢心情?!彪m有變化,但持續不長。后來發現采用激勵機制效果好,就從堅持、數量、質量三方面給予一定的積分,累計分高者給予獎勵。具體做法為:每天堅持寫,一周下來統計,一篇積10分。缺一篇扣20分;寫滿一頁16 K的紙積50分,超額部分獎勵20分;視日記質量高低積80~100分,書寫認真者獎勵30~50分。累計得分為本周日記成績,半學期做一次評比,優者給予獎勵。若寫出精品日記,將推薦發表。首先推薦到學校創辦的刊物《起航》上發表,每發一篇另行獎勵200分。再好的精品日記,將推薦到相關報紙、雜志發表,每發一篇獎勵500分,這樣使班上90%的學生做到堅持寫日記,不僅達到數量要求,質量也得到一定的提升。
二、改作文課為日記課
現在學生寫作文時往往照抄或作秀,沒有真情實感,文章顯得語言生硬、枯燥乏味。對此,我借鑒了特級教師魏書生老師的做法——不改作文,鼓勵學生寫日記,讓學生不再為作文而煩惱。教學中,我便采用了改作文課為日記課。從指導學生寫日記做起,從日記的內容、寫法上給予指導,針對一些學生無內容可寫的現象,我指出日記的內容很廣泛,可以寫觀察日記(對社會和自然現象的觀察日記),也可以寫“生活敘事”(有意義、有情趣的生活事件),還可以寫“隨感日記”(對讀書的體會和自己的心情,學生生活的感受),以開拓學生的思維,擴大學生的視野,積累材料,使寫作材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從而擺脫無事可寫的困境。
上日記課時,我套用作文課評點的辦法,從“榜上有名”“佳作亮相”“片段欣賞”三方面進行點評和賞析,鼓勵學生堅持寫。首先,公布本周日記寫得好的同學;其次,讓小作者讀自己的日記,談自己的寫法;最后,讓學生進行片段欣賞。
三、改評語為心語,啟迪學生的心靈
對學生的日記我不發表更多的評論,尤其不像批改作文那樣去撰寫評語,而是用第二人稱的手法,采用寫心語的方式,用飽含深情的語言與學生交流,溝通思想、啟迪智慧,從而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如,有位同學平時日記內容很簡單,只寫五六句話,總感覺無話可說。我寫給他的是:“你可以讓日記成為自己心情的晾曬場,從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捕捉寫作材料,可以如實描述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發生的一些難忘(感動)的人和事,努力使寫日記成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這樣你就不再痛苦,而且也會有話可說?!蔽覍W生常說:“寫日記不僅是我們學習的方式,更是我們生活的空間,一定要構筑好這個精神家園,在日記中可以釋放壓力,分享成功。”通過日記喚醒自我成長的意識,達到思想溝通、心靈默契、感悟做人的目標。
在撰寫心語時,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去做:(1)回答學生在日記中提出的問題,盡力為學生分憂解惑。(2)贊美他們的進步和優點。(3)暗示日記中的不足,多用委婉的語言指出。(4)共同探討和交流學生感興趣的話題。(5)和學生一起傾吐煩惱,共享歡樂,讓學生從心里接近你,親近你。這樣,通過一周周的心語交流,達到心的零距離接觸,在日記中分享彼此成長的快樂。學生的日記也不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是能把學習、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寫進日記,并不時穿插些個人的感悟和思考。
開展日記教育以來,可謂“酸甜苦辣,五味俱全”。每當讀到學生日記中流淌的苦澀之處時,我心中涌起一陣酸楚;每當看到學生日記中敘說進步之喜時,我的心里甜滋滋的。閱讀著一篇篇洋溢著青春心語的文字,雖說身累,但心中卻充滿快樂。我堅信只要持久堅持,一定能夠喚醒學生沉睡的心靈,一定能夠激起學生學習的信心,讓學生變得越來越陽光、快樂。從眼前的現實也看出這幾年的心血沒有白花,一個良好的勢頭正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