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艷紅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在教學中實施差異化教學法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小學教學中,開展差異化教學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小學生剛剛步入校園生活,在此時開展差異教學,可以有效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使得學生在同一起跑線上起跑,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差異教學方法;探究
差異化教學法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興起的一種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新型教學方法,它可以在教學中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來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可以有效激發每位學生的內在潛能,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也能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讓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將差異化教學法應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那么,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實施差異化教學方法,需要教師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差異提問,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提問是小學數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進行提問時教師要做到因人而異,因為每一位學生的智力發展程度是不同的,學習基礎也是不同的,可能有的學生在進入校園以前就掌握了一些數學知識,而有的學生可能智力發展較為遲緩,通過差異化提問,能夠使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有效獲得滿足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更加認真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比如對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提一個相對比較難一些的數學問題讓他們回答,使學生能有效發揮自己的大腦智慧,學習更上一層樓;對于平時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在提問時可以提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比如,25+20=?70—20=?74+6=?提出的問題在學生可解決的能力范圍之內,這樣學生在正確回答了教師的問題后,可以有效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不再害怕學習數學知識,從而能夠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積極投入到數學課堂中。這種差異提問能夠照顧到每一位學生,可以有效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
二、有效合作,讓學生互相幫助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差異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學習,但是在分配小組時,教師要遵從“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劃分,即在小組中要讓數學成績好的學生和成績較差的學生在一個組內,使得成績較好的學生能夠有效幫助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學習,有效帶動組內的學習氛圍,讓各個小組間處于一個勢均力敵的狀態,使得各小組間能夠形成一種良性競爭,有效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教學“三位數乘兩位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學習,將乘法計算能力較好的學生與乘法計算能力較差的學生安排到一個小組內,這樣就可以讓乘法計算能力較好的學生有效輔助較差的學生進行學習,幫助成績較差的學生掌握有效的運算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讓數學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也能讓成績較好的學生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加強對知識的鞏固,同時也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從而促使學生得到綜合性發展。
三、分層練習,讓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
數學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除了讓學生有效地掌握那些理論知識以外,還要加強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多對學生進行數學分層訓練,讓學生可以全面掌握數學知識。
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計一些相應的數學習題,以滿足不同基礎的學生的學習需求,有效地激發他們的潛能,使得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學習能力的提升。比如針對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出一些較難的習題給他們練習,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得學生在學業上取得更大的進步。對于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制定一些簡單的數學習題,做到難度適中,使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既能積極發揮自己的大腦智慧,深入探究數學知識,又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快樂和滿足感,這樣就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的學習效率顯著提升。這種分層練習,有針對性的教學不僅可以快速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能有效地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顯著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差異化教學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數學教學成果更為顯著,還能有效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得到綜合性發展,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但是目前這種差異化的教學方法在我國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還不是很廣泛,要想有效發揮差異教學法的作用,還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陸秀梅.小學數學低年級差異化教學策略研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3(17).
[2]劉春媛.小學數學差異化教學之我見[J].考試周刊,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