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軍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任何行業都需要將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聯系起來,只有充分地與時代結合,才能夠為自己創造更好的發展空間,農墾企業也是如此。介紹現階段我國農墾企業經濟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進一步分析農墾企業加強經濟管理的策略。
關鍵詞:市場經濟;農墾企業;經濟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F3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13-0018-02
在當今社會中,經濟管理在企業發展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也是企業實現穩步發展的重要基礎。當下我國的農墾企業還沒有充分地認識到經濟發展需要與哪些要素整合,也沒有充分地提升對經濟管理的重視,所以企業市場面臨著成本以及銷售方面的問題,導致企業出現經濟困難。加強對農墾企業的經濟管理,整合內部資源,實現經營和銷售的現代化,這是當下農墾企業發展必須要貫徹和經歷的一條道路。
一、現階段我國農墾企業經濟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充分的重視。當下我國的農墾企業還不能深刻地了解經濟管理存在的必要性,導致了企業在資金管理方面存在很多不足,隨意使用資金的情況屢禁不止,在資金管理上,并沒有配備專業的人員進行賬目管理與核算。農墾企業的經濟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不夠,在進行具體的資金管理時,不能有效地核算項目資金,很多經濟管理人員只具備一定的執行能力,但是卻不具備預算分析的能力,這就導致企業在具體的經營過程中,缺乏經營的標準,預算執行力差,這些因素最終會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
2.缺乏科學的管理體系。農墾企業的預算工作是企業進行優質管理的前提,只有合理的預算制度才能夠穩固企業的經濟管理,同時也是企業進行日常經營的限定線。當下,我國的農墾且的預算編制方式沒有一定的科學性,在編制項目中注重形式化,進而經濟管理人員在處理具體的編制工作時,不能有效地結合具體的情況,一味地根據以往的經驗完成預算,容易造成當下預算工作的缺乏合理性。農墾企業的經濟管理人員沒有統一的規范和標準,這就導致企業的項目經費、項目支出和內容都沒有一定的限定,進而不利于工作的順利進行。
3.信息化程度弱。自進入新世紀以來,全球信息技術快速發展,電子商務在我國實現了普及,很多工商企業為了更好地迎合市場的需求,也開始拓展電子信息領域。農墾企業因為自身的局限性,在技術、資金以及管理上,都體現出了一定的滯后性,這就出現了很多信息化建設上的問題。一些農墾企業的領導者片面地認為,信息化就是實現網絡的連通,尋找個人信息系統的開發,將檔案錄入其中,這就算完成了信息化建設,這就是人人所追求的電子商務。但是,管理人員因為缺乏充足的信息管理培訓,缺乏對信息化的重視,根本沒有意識到信息化可能給企業帶來的收益。合理的信息化無論在流通還是倉儲上都能夠節約很大的成本。就好比訂單管理如果能夠信息化,那么就可以有效地減少儲存點,大大地節約儲存倉庫的成本。農墾企業只有深深地認識到信息化的作用,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
4.人才招聘遭遇困境。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農墾企業的生產、生活條件雖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隨著城鎮化的不斷加劇,很多農民開始涌向城鎮,青少年在大學畢業后也不能完全忍受農村地區的艱苦生活,而是選擇在城市繼續工作,大多留在農村的都是老幼婦孺,這對于農墾企業的發展是很不利的。仔細衡量當下農墾企業的條件,我們也不能招聘具有更多知識的人才,一些農場的合同制員工待遇只在2 000元左右,這也是農墾企業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要想切實有效地提升農墾企業的經濟管理問題,培養和招聘合適的人才是關鍵所在。
二、市場經濟時代農墾企業加強經濟管理的策略
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這也決定了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內容的復雜性。我國的農墾企業大多屬于事業單位,但是走企業化管理道路。由于經濟管理的基礎較弱,企業在改制之后,需要運用到經濟管理的統計、分析、預測、決策以及控制等手段,以此來幫助企業完成價值鏈的創造,實現企業資源的合理分配。隨著農墾企業在經濟管理認識上的不斷提升,經濟管理的控制力度不斷增強,對企業的融資、投資以及決策進行綜合性的管理,使得企業得以穩步發展。農墾企業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的發展,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經濟管理方法,為其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基礎。
1.加強對經濟管理的重視。農墾企業的管理人員要充分地重視起來企業的經濟管理部分,深化企業上下的經濟管理意識。通過自上而下的意識滲透,進一步調整企業內部的資源規劃問題,以此來增強企業的經濟管理意識,這是實現農墾企業共同發展的必然要求。除此之外,農墾企業還要盡可能地發揮我國土地資源的優勢,利用經濟管理對實現對資產的合理分配。農墾企業的經濟管理應當做好對整個企業的資產整合與分配,最大程度地發揮經濟管理的優勢,讓人們可以充分地重視到經濟管理的職能與作用。農墾企業的負責人更應該充分地重視到,加強企業管理人員的經濟管理意識,提升經濟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這對于提升農墾經濟的效益,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是大有裨益的。除此之外,農墾企業要確保管理人員具有充足的專業水準,指導企業的日常經營,并且根據企業的要求合理分配經濟管理人員的工作,按照科學的標準,實現農墾企業資源合理分配。
2.建立科學的經濟管理制度。企業的經濟管理重點在于適應經濟發展,為其今后的發展道路奠定基礎。所以,從根本上來看,企業的經濟管理要以經濟效益提升為目標,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確保農墾企業信息的真實性、有效性。首先,農墾企業要結合自身的發展,針對當下的實際情況,對經濟管理過程實行有效的監督。同時,還應該對經濟管理的內容進行定期或者突擊檢查。在此基礎之上,我們還需要對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依法處理。其次,在企業的經濟管理當中,需要做適當的公開處理,只有將經濟管理監督工作放在公開、透明的環境中處理,利用現代化的網絡資源,才能夠更好地開展經濟管理的工作。企業的經濟管理部門要實現對項目成本、收入等問題的進一步管理。經濟管理人員要嚴格執行權責制度,結合具體的項目工作量確定工作成本,根據實際的收入管理區分析,確保企業的工程項目在經濟管理方面科學、合理、準確。不僅如此,經濟管理部門也要做好精細化核算,實現對項目工作人員的精細化考核,根據按勞分配的原則,將工作人員的收入與其績效掛鉤。農墾企業還需要加強預算管理工作,與企業自身的情況相結合,制定科學、合理的預算制度,將企業的預算內容進行合理的劃分,更好地掌握企業日常經營的情況,確保財務預算能夠通過一些日常經營當中的細節反映出一些問題,這樣可以做好預防工作。積極地收集有關的資料,為專業人員的預算提供支持的依據,為了做出科學的預算方案而打下基礎,讓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可以根據財務預算工作來完善。
3.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水平。在進行企業經濟管理工作時,最不可或缺的一項因素就是人力資源,因為任何時候,沒有人才的支撐,就相當于沒有競爭力。所以,企業的經濟管理人員需要具備高尚的道德素養以及專業的技能水平。企業在選拔人才時,不僅要關注經濟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同時也不能忽視對其道德品質的審核,可以在企業內部建設一個相互制約和監督的工作網,讓人人處于一個合規矩的狀態當中。完善對經濟管理人員的考核制度,提升弄假、造價的獎懲制度,這樣才能夠將錯誤扼殺在搖籃里。農墾企業要注重培養經濟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定期對工作人員展開培訓,保持其知識體系、專業技能的與時俱進。除此之外,加強對工作人員基礎能力的考核,完善內部的考評制度,實現對經濟管理人員的效率、能力、綜合水平的多項考核,對于表現良好的工作人員進行適當的加薪獎勵,對于一些表現不足,要加強教育,有情節嚴重者,要及時、嚴肅地處理。在農墾企業內部,應進一步提升經濟管理的電算化水平,減輕基本的勞動力負擔,讓經濟管理人員有更多的精力去做高水平的工作。
4.加強農墾企業的信息化建設。農墾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需要借助電子商務平臺去提升效益、節約成本,但是當下很多農墾企業并不能重視到這一點。農墾企業以工帶農的生產模式雖然從系統地提升了整個團隊的工作水平,但是長期以來他們關注的問題始終在農業生產上,這就容易使得與新形式擦肩而過,再加上農業系統長期封閉,缺乏定期的對外交流,久而久之,就容易與時代的步伐相背離。所以,農墾企業在具體的整改過程中,要注意以開放的態度進行發展,強化信息化建設,加強在電子商務平臺上的投入,鼓勵工作人員有創新的想法,利用新的思維去經營農墾企業。借助電子商務平臺融入社會大流。今年,阿里巴巴在農村地區建設了淘寶網點,農墾企業可以借助此機遇來完善自身的網絡平臺構建,這種模式不僅有效地解決了農民在銷售上的問題,又可以為農民的生產做貢獻,為企業創造了可觀的利潤,值得我們去發揚和學習。
三、結語
農墾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不僅僅在經濟活動當中有所體現,同時也在各項管理的細節中也有披露。所以,為了更進一步地鞏固企業的經營和決策工作,農墾企業應該重視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在此基礎之上,強化對經濟管理的認知。當前我國極其重視農墾企業的長遠發展,并且為其發展制定了一系列的優化政策,這也需要農墾企業積極地結合自身的情況,實現針對性的改革,以此來迎合時代的需求,為自己謀求更好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 陳進.農墾改革發展中值得關注的幾個問題——學習貫徹中央《關于進一步推進農墾改革發展的意見》的幾點建議[J].農村工
作通訊,2016,(2):29-32.
[2] 陳進.農墾改革發展中值得關注的幾個問題——貫徹落實中央農墾改革發展文件的幾點建議[J].中國農墾,2016,(3):15-19.
[3] 段景田,李魁,夏元秋.黑龍江省農墾企業如何在“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中抱團“走出去”[J].農場經濟管理,2016,(6):18-20.
[4] 張瑩,龍文軍.“一帶一路”背景下農墾農業“走出去”大有可為——基于黑龍江農墾牡丹江管理局的調研[J].中國農墾,2016,(9):
20-23.
[責任編輯 吳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