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娟
【摘要】針對初中生覺得作文難寫,討厭寫作文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在閱讀教學中,分步驟,有計劃地實施有學有練的仿寫訓練,從仿寫詞句逐步發展到仿寫段落,再到仿寫思路。在模仿中學習,在學習中突破,讓作文不再成為學語文的困擾。
【關鍵詞】作文閱讀 仿寫訓練 分部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8-0062-0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自我認識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升入初中后,學生普遍感到語文變難了,難得高分了。特別是作文,僅僅字數這一項,就難壞了學生,下筆無話可說,怎么能寫出500字以上的文章呢?寫起作文來總是咬著筆桿冥思苦想,覺得無話可說,無內容可寫,無從下筆或口號式的幾句,空洞無物,每次作文總是東拼西湊那么幾段,思路狹窄。老師們也很頭疼,學生作文水平低,學生討厭作文……如何改變這種狀況呢?筆者多年來一直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工作,在實踐中苦苦探索,總結出了幾點自己覺得較為適用的方法。
捷普洛夫說過:“一個空洞的腦袋是不能進行思維的”寫作需要有豐富的聯想、想象能力,要有開闊的視野,這些從哪里來呢?其實我們身邊就有可供開發利用的資源,那就是課本,課文。學生的人生閱歷有限,很有必要從閱讀中開拓視野,從閱讀中吸取知識、營養,為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巧用修辭,仿寫詞句
課文閱讀教學中,老師們都很注重詞句的分析、理解,指導學生感悟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領會其表達的意圖。這時,只需要再多做一點點,即進一步訓練學生學習運用這些詞句,往往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教學朱自清《春》一文,文中大量比喻,擬人句,語句美得引人遐思,喚起了讀者多少聯想想象啊!“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寥寥十數字,花色艷麗,花開的茂盛,讓人盡情想象。在引導了學生欣賞了春花的美麗后,創設情境,讓學生運用比喻、擬人來描寫天上美麗的云霞,馬上有同學想到了“像盛開的十里桃花”,此時,及時的表揚,鼓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很快就有了更出色,更貼切的比喻句的產生,并且小組競賽的方式發揮了很大作用。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云霞的顏色是不同的,還有顏色更深濃的,更燦爛的,即紅色的,金色的云霞。學生興致很濃,進行了大膽地想象,做出了生動貼切的句子“那是天邊燃起了熊熊烈火”,“那是云彩剛剛經歷一場血與火的洗禮”,“白云像是被涂上了一層厚厚的金粉”“那是一片片的金箔嗎?精彩紛呈的句子在課堂上涌現出來。有時候老師都會驚異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在學習“春雨圖”時,再次有針對性的訓練,“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這個比喻句抓住了春雨的哪些特點呢?分析之后,又進行了新一輪的競賽式仿句。因為上一次的仿寫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熱情,這一次,幾乎每個學生都會躍躍欲試,恰當的選取時機停止比拼,把它作為作業留到課下進行,學生會有更充足的時間把句子仿寫得更好。這樣,學生不但很好地掌握了比喻、擬人的修辭的特點,當堂還學會了用這兩種修辭描寫景物,人物,事物。掌握特別好學生,他們的句子里已經有了抒情的意味了,而且抒發的情感也已經很自然、很恰當了。
二、發現規律,仿寫段落
在寫好句子的基礎上,隨著積累的增加,結合課文特點,引導學生發現段落的寫作規律,進行仿寫。如“春風圖”一段,很容易發現這樣的規律:作者分別從觸覺,嗅覺,聽覺的角度把無形的春風寫得具體可感。我讓學生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自由談讀了這一段的感受:有條理,全方位……。于是,我請同學也來試試,觀察一下“花盆中盛開的菊花,看花瓣、花蕊的顏色、形狀,看整盆花的效果,用鼻子聞花的氣味”,然后再用”那盆菊花開了,多么美麗啊”為總起句按順序描寫花型、花色、花味,要有具體描寫。學生有例子可仿,效果不錯,學生學會了有條理地寫作,此外還訓練了找出典型段落,練習先總寫,再分寫,最后再總結的寫作訓練。
三、利用資源,仿寫思路
在教學中,抓住經典篇目的經典段落,引導學生探索寫作思路,如在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指導學生用“不必說……也不必說……但是……”的句式來進行有詳有略的描寫,練習寫作“美麗的校園”,學生就知道了不用面面俱到去描寫,抓住重點來寫,就能產生以點帶面的效果,在寫景的基礎上,練習寫學校生活。如寫《我的老師》作文,學生就會用“不必說旁征博引的語文老師,也不必說一副紳士派頭的英語老師,但是這位一筆就能勾勒出中國地圖輪廓的地理老師就深深的令我折服了”來引出寫作的對象來。這樣的訓練可以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學會遷移,培養讀寫的能力,為今后語文學習打下基礎。
四、以成功的喜悅,激發寫作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學生愿意并自覺地寫作文,得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對寫作充滿信心,即使文章寫得不成功,也要給予鼓勵性的評價,在批改作文時,去發掘閃光點,一個好詞好句都會圈出來,給他們點贊,讓他們覺得自己有能力把作文寫好,消除“畏懼”心理,從“愿寫”過度到“寫好”。
總之,從仿寫句子開始,不會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這樣,一天學會一點點,積少成多。從句子到段落,再到篇章,作文難關就在這點滴訓練中,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