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滬君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行業也越來越注重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來,以提高教學質量。而在初中數學中引入信息技術,也讓初等教學煥然一新,在倡導“以人為本”的過程中,更加順應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營造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氛圍。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就是在結合信息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了初中數學教學的實踐性。基于此,現對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 數學 翻轉課堂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0-0122-02
當前,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全新的教學理念的要求,再加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迫切要求在教學開展中融入新技術,以提高教學效率,滿足教學需求。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即引入了信息技術,通過視頻教學的方式,改變了以往師生的教學地位,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順應教學發展的時代要求,也是創新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渠道。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概述
1.翻轉課堂的涵義
翻轉課堂是美國林地公園高中首次提出并付諸實踐的新型課堂模式,我們又稱之為反轉課堂教學模式。2007年,林地公園高中的兩名教師為了降低學生的缺課率,幫助那些無法跟上學習進度的學生盡快的掌握課堂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應用屏幕捕捉軟件,錄制了教材中的內容,讓把錄制好的視頻上傳到互聯網上,不僅創造了機會讓缺席的學生通過網絡重新學習,而且還讓無法跟上學習進度的同學進一步鞏固加強。而通過這一教學模式的實施發現,學生往往會在完成課下作業的過程中才會遇到問題,課堂上的很多知識都可以通過這種互聯網視頻教學的方式自主完成,基于這一發現,兩位教師逐步通過網絡把課堂教學進行了反轉,進而出現了翻轉課堂。該教學模式主張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在靈活應用信息技術的同時引導學生自主掌握課程內容,從而形成一種雙向互動的教學氛圍。
2.翻轉課堂教學的特征
(1)全新的教學流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具有全新的教學流程,學生在課下通過自主學習教材中的內容掌握知識點,改變了過去教師在課堂中講授的模式,而以往學生需要在課下完成的作業則轉移到課堂上,遇到問題時通過教師的合理引導來完成,可以說顛覆了傳統的課堂教學+課后練習的教學流程。(2)全新的教學組織形式。傳統的教學一般都是以班組為單位開展的,而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會以學生遇到的“問題”為教學主線,通過構建協作學習模式,針對每個學生面臨的不同問題來進行講解,這樣不僅幫助學生及時的解決不懂的問題,還能夠進一步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3)全新的教學環境。隨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學校教學中的普及應用,微課作為一種新的翻轉課堂教學方式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睞。微課主要是指時間較短、內容精簡、教學目標明確、能夠清晰的將某個問題的來龍去脈講解清楚的小型微視頻課程。學生在觀看微課的時候可以自由設置播放速度,可使用暫停功能進行思考、記錄筆記,也可以使用回放功能重新學習疑難問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4)全新的角色定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作為指導者,二者成為了協作學習的伙伴,讓學生在個性化的學習環境中更容易發揮自主能動性。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面臨的挑戰
1.多媒體教學工具配備參差不齊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推廣還需要突破很多障礙。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教學水平的提高,對于一些教學資源不全、教學設置配備不齊的學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開展就會受到極大的限制,再加上學生家庭條件的影響,學生在觀看學習視頻時也需要多媒體設備,這就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普及應用造成了阻礙。
2.學生被動學習的思維難以在短時間內轉變
我國長久以來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形成了固化的被動學習思維,而翻轉教學課堂的實施如果不能夠循序漸進的開展,可能會讓學生難以接受和適應,不僅不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甚至還會加重學生長期形成的懶散學習態度。所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不能急于求成,我們可以在課余時間通過適量的課外輔導,讓學生逐漸接受和適應,幫助難以跟上課堂教學進度的學生加強對課堂內容的掌握,縮小不同學習基礎學生之間的差距,發揮翻轉課堂教學的效應,繼而逐步推廣應用。
3.學生的自制力強弱直接影響翻轉課堂的順利實施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一旦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得以全面實施,教師就不需要對學生進行密切的監督,而此時則需要學生以其強大的自制力獨立完成課程的聽講以及作業的完成。而這對于一些自制能力比較差的學生可謂是一大挑戰,這些學生一旦脫離了教師的監督和管轄,就會出現開小差、貪玩的問題,導致學習進度更加滯后,不利于翻轉課堂教學的實施。
三、提升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對策
1.根據教學目標制作翻轉課堂教學視頻
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離不開前期教學目標的合理設置。教師不僅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明確整個教學的總目標,并進一步根據學生課下自主學習的情況以及課上協作學習的開展設置分目標。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制作翻轉課堂教學視頻,教師不僅可以采用Camtasia Studio屏幕錄像等軟件來錄制相關的教學視頻,在將PPT錄制為視頻的同時還要同步更新音頻講解,最終形成WMV格式的教學視頻;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在網絡中搜集優秀的課程資源,例如將酷學習中的相關視頻剪輯下來錄制成教學視頻以供學生學習。然后將制作好的視頻上傳到共享資源當中,以方便學生在課前觀看。根據初中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學生集中注意力的大概時長,我們可以將視頻的總時長控制在10分鐘左右,確保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要注意在較短的時間內一定要突出課程的主題,讓學生明確掌握教學內容。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平臺上同時布置練習作業,學生在聽完視頻后及時進行鞏固練習,遇到問題可以通過平臺留言、QQ、微信等多種途徑將疑問反饋給老師,以此來確保教師能夠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
2.合理甄選適用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內容
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要進一步甄選適合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內容。由于翻轉課堂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所以在教學內容的設置方面要注意由淺入深,明確教學的邏輯關系,視頻制作不需要涉及到太多的互動交流,要更加注重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此時教師不僅可以自己制作視頻,還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到視頻的設計和制作當中來,這樣我們就可以留出更多的課堂時間進行協作討論,共同解決問題,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思考問題。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標系》這一課程的學習中,雖然學生是首次了解用直角坐標系來表示平面內一個點的位置,但是在該課程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數軸的相關知識,所以這一課程的內容本身并不難理解。再加上這節課更加偏向于間接經驗的傳授,學生之間不需要進行討論研究,所以可以采用翻轉課堂模式來展開教學,教師在將微視頻上傳到教學平臺后,學生可以根據學習情況自由調節播放速度,隨時暫停思考,對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反復觀看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學生對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理解,極大的節省了課堂時間,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與教師進行溝通,遇到不懂的地位也可以及時提出、深入探究,有效的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3.結合問題深化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
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參差不齊,學習基礎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他們在自學完視頻中的內容之后難免會出現很多問題,而為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首先就要求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并且學會以學生的角度看待學習內容,預估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上靈活應對學生的各種問題。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通過劃分小組的方式,讓學生在小組內提出問題并進行討論,然后將組內無法解決的問題綜合起來,根據學生的問題進一步提煉典型問題。如在“三角形的中位線”這一章節的學習中,學生通過微視頻的講解對三角形的中位線這一概念有了清晰的了解,并知曉了三角形中位線的性質,但是他們對為什么中位線具有這些性質以及這些性質的具體應用卻存在疑問,此時教師就可以通過設問的方式,讓學生循序漸進的掌握三角形中位線這一知識點。例如教師可以結合下圖1設置問題:四邊形BCFD是平行四邊形嗎?為什么?你是如何區分三角形的中線和中位線的?等等。
4.科學設置練習題目并及時點撥解惑
為了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率,在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視頻學習掌握基礎的知識點,并經教師引導解決了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后,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設置一些相關的練習題目及時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練習題目要與教學目標密切練習,重點突出教學內容中的難點、重點以及易錯點等,讓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構建出自己的知識體系。此外,教師針對學生在做練習題目時遇到的困惑進行及時點撥解惑,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知識內化于心。我們仍以“三角形的中位線”這一課程的學習為例,教師通過設置如下練習題目,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四邊形ABCD中(圖2),E、F、G、H分別是AB、BC、CD、DA的中點,四邊形EFGH是什么四邊形?為什么?此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想—說理”等活動總結出“中點四邊形”的特征,讓學生進一步了解通過添加“對角線”將四邊形的問題轉化為三角形中位線的化歸思想,從而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融會貫通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雖然具有明顯的優勢,但是受到我國教學資源分布不均、教育設施配置不全等問題的影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普及應用還任重道遠。而且,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初中生已經養成了被動式的學習思維,所以,教育工作者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研究,探索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張曉芳.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工具單應用的有效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
[2]李訓超.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特征與原則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2):129.
[3]羅生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融合[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