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洋++潘珂+++韓國慶
【摘要】新時期高水平的石油工程專業人才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還要具備綜合立體的素質,以因對日益激烈行業競爭。本文匯總了作者在進行石油工程專業本科生專業課《油層物理》全英文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中的思考和體悟,并且針對如何提高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解決未知問題的能力、調研能力,如何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如何高效的進行師生交流等重要命題提出了實踐后的心得總結。
【關鍵詞】油層物理 全英文教學 教學改革
【教改項目】北京市高等學校教育改革子項目“石油工程專業全英語課程教學探索與實踐”,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青年骨干教師教育改革項目“《油層物理》教學方法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0-0175-01
我校作為傳統的高水平石油院校,十分看中專業課教學與國際一流院校對接,也下了很多功夫研究如何高效的利用一門專業課,達到全方位的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我校石油工程學院的研究生全英文課程的開展已有一段時間,也積累了很多寶貴教學成果[1]。近年內隨著我院本科階段教學向國際高水平沖刺的目標的確立,我們對石油工程專業本科生的重要專業課《油層物理》進行了全英文課程教學改革。
相對于美國著名高校石油工程的本科生,我院的本科生的水平并不差,尤其是有著更為扎實的數理基礎,但是展現綜合素質卻差強人意。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利用已有知識解決未知問題的能力。從理論上講就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欠缺;從表現上講就是所謂的“死讀書”“頭腦不靈活”。(2)綜合調研能力。書本習題內容與工程實踐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與科研前沿、以及先進生產實踐的關系,易造成學習興趣不高。(3)表達能力。有的同學個人學習能力、分析能力都很強,但是不會表達自己。現在的社會早已經不僅僅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也應該重視。
因此,進行了針對本科生的《油層物理》全英文課程教學改革,其核心內容是提高學生用已有知識解決未知問題的能力、綜合調研能力、表達能力,使師生互動高效化,深入化,生活化,實現“教書”和“育人”并重的高質量教學。
一、提高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解決未知問題的能力
這部分重點在于如何引導學生。調研國內外著名高校在此方面的做法加以借鑒,同時積極融合國外優秀英文教材、參考文獻以及SPE上相關前沿文獻,在課堂上設計題目,積極的引導同學思考、分析問題。通常學生遇到一個未知問題,會下意識的翻書或者上網搜索答案,這非常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通過在課堂上有計劃的提出問題并加以引導,提高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解決未知問題的能力。實際上,針對于很多未知問題,在已有知識水平的基礎上加以思考和分析,都可以解決,這需要我們教師對同學們系統的培訓并加以引導,充分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僅僅在意學分績。
二、提高學生綜合調研能力
我們的研究團隊非常重視將教學與科研的緊密結合,注意引入國內外相關的科研新成果。如針對氣測滲透率大于巖石絕對滲透率的問題,不僅講述氣體的滑脫效應,同時擴展到流體的滑移效應,并結合本研究組關于納米流體滑移的科研工作。這些內容拓寬了學生的眼界,增加了對本學科的了解和使命感。
增加了大型調研設計的教學環節,同時要求學生從調研、查閱科技資料入手,利用所學知識,綜合考慮實際問題進行設計,寫出綜合報告,并鼓勵學生追求創新性的構思設計。調研設計的題目在學期初由老師給定,從《油層物理》課程知識點出發,選出與石油工業密切聯系實際或者科技前沿的課題,也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油層物理相關題目。題目本身具有開放性,不會局限同學們的思路,鼓勵創新思路。
三、提高學生表達能力
我們采用“課前演講”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其本質就是美國高等教育中的presentation環節。把同學分成幾個小組;在上課開始的時候,利用大約10分種的時間,讓一組同學到講臺做課前演講,每次演講的內容都是上一節課程的總結以及知識點的拓展應用。這既能讓大家復習上一節課程內容,也可以鍛煉學生綜合調研能力,同時也能夠鍛煉同學做PPT的能力以及表達能力。我們通過老師的鼓勵和要求,以及分數上的比重來向學生強調這個環節的重要性,它不是課前可有可無的點綴,而是每個人必須要通過與其他同學合作,通過自己動手去做,動腦去思考才能完成的重要任務,也是提高表達能力的寶貴機會。
四、師生互動高效化
如何高效利用教學互動,使師生之間的交流承載更多的信息量和效率一直是高校工作者關注和思考的焦點問題。其實,師生的互動形式沒有一定之規,只要把握住師生互動的靈魂——老師始終在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在引導和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在《油層物理》全英文教改實踐中,我們盡量在課堂上做到少講精講,多問多引,多學多練。精心安排學、講、練的內容,保證各個環節的時間,提高教學效率。課堂上,以調查完成課后作業、學習狀態等為基礎,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課后,在課程網頁中增加思考題和習題等解答,以網絡教學平臺和QQ群等方式進行互動。
五、結語
“夫學貴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不管在技術層面我們怎樣改革教學模式,改變考核方式和各項權重,我們最重視的始終是把學生當成課堂的主人。一期成功的課程必定要在學生心中留下美好的心理體驗,使他們體驗到學習的快樂,體驗到解決問題帶來的價值感,體驗到面對幾年后進入業界參與競爭自己正在打下扎實的基礎。同時,我們同樣注重教師的感受,一堂課或者和學生的一次聊天談話中能否感受到教書育人的價值感,每一期教學下來是讓教師教學的熱情越來越高漲還是越來越喪失信心?這都是我們教改設計者非常關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于海洋,潘珂,程林松.油層物理全英語課程教學探索與實踐,亞太教育,2016, 1, 281.
作者簡介:
于海洋(1982.6-),男,漢族,山東文登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石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