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芬紅
摘要:語文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閱讀評價對小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對小學生語文閱讀的一些方式及對如何建立閱讀評價以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方面進行了一些探討和研究,從學生具體情況出發,以期可以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增加學生閱讀積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評價
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所占比重較大,是小學生日常生活交流必不可少的一個技能和工具,因此對于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就顯得尤為重要,小學閱讀評價作為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和能力的主要手段也就成為了語文教學評價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從語言激勵、表格測評和活動觀察記錄等方面對小學語文閱讀評價在小學生閱讀過程中起到的作用進行了一些討論和分析。
一、評價的作用
語文課標中規定:“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基本能力。”很明確的指出了現在社會閱讀理解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一項技能和素質,小學生在語文學習的初級階段,更應該做好閱讀培養,為以后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小學語文的閱讀評價是以閱讀教學目標為依據,對學生在閱讀教學中所形成的能力進行價值判斷,最終實現閱讀教學目標的一種主要手段。在整個小學語文閱讀過程中,如果沒有閱讀評價這一步驟的加入,就形不成一個完整的閱讀過程,它在整個過程中會起到一個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評價方法
(一)鼓勵個性閱讀,保留學生個人特色
“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等語句深刻的說明了每個人都是以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小學生也是如此,即使在他們的年齡階段,生活閱歷不是那么的豐富,在閱讀時也會有自己的思考,教師要做的就是要把這份思考保持并培養,通過對學生個性的理解,進行適當的評價,讓學生可以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從而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
比如在進行《景陽岡》的閱讀時,在讀完以后,我問學生對武松的印象怎么樣,大部分的學生都在說武松酒量好、武藝強、不拘小節之類的話,突然有一個學生說他認為武松脾氣比較固執,不聽勸,而且還死要面子,因為他不聽店小二的勸說,在看到官府告示的時候仍為了不被恥笑而一人上山,這種性格很不好。我在課堂上著重對他提出了表揚,對他可以從不同角度去解讀文章的想法和不人云亦云的態度作出了肯定,在這次表揚后,該學生在以后的語文閱讀教學中,表現出了很大的熱情,每每都會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而且言之有物,對別的同學的帶動作用也顯著異常。
(二)制作表格測評,將語文閱讀評價規范化
小學生閱讀具有盲目性,如果沒有教師的積極引導,將會使學生喪失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為此,教師可以制作一份閱讀評價表格來指導學生的閱讀方向和閱讀方法,使語文閱讀趨于規范化,只有規范化的評價管理才能讓學生少走彎路,為學生在閱讀中形成較好的習慣和規律打下堅實基礎。
比如教師可以在表格中將學生的評價內容分為必讀書目、選讀書目、古詩背誦、閱讀筆記、閱讀測評、成果展示、總評等幾個項目,在每一項中為學生制定一些任務,并對任務的完成程度進行評分,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有一個比較明確的閱讀目標,通過對學生的評測,來厘定每個學生的閱讀狀況,教師就可以通過表格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可以在日后的課堂教學中可以有針對性的對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進行培養,從而達到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
(三)通過組織閱讀活動,觀察學生閱讀狀況
語文閱讀是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而服務的,教師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學生對于交流和實踐的培養。學生通過將閱讀運用到實際應用中去,可以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升華,甚至對其人生的方向、境界、高度都會有意想不到的影響。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這種平臺,即定期組織閱讀交流會,讓學生之間互相介紹自己最近所讀的書籍,自己讀書的經驗和讀書過程中的思考等,遇到好書還可以互相向同學推薦,讀到同一本書的學生還可以提出各自的見解進行討論和交流,使班級中形成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教師也要參與其中,對學生的交流討論積極引導,在討論中發現學生的閱讀狀況和閱讀缺陷,并對之提出客觀的評價,讓學生在交流中受益,在閱讀中成長。
長期以來,學校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測評還是停留在考試分數上,很少會在評價手段上作出改善,缺乏評價功能的完善性,只注重應試成績的惡果已經越來越凸顯。現在的學校和教師應該針對閱讀能力評價中出現的一些重點問題,在對學生進行閱讀評價時。采取合理的評價方式,使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日常閱讀相結合,讓學生始終保持閱讀興趣,學會正確的閱讀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