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飛(廣東電子商務技師學院廣東廣州510663)
廣州市羽毛球俱樂部技校學生參與現狀的調查與研究
□陳光飛(廣東電子商務技師學院廣東廣州510663)
本文運用了邏輯分析法、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對廣州市抽調的五所俱樂部在成員參與動機、培訓模式以及成員比例現狀等方面進行了調查。希望通過調查得出的結果,能為廣州市羽毛球俱樂部在技校學生普及和發展提供一些理論依據。
廣州市羽毛球俱樂部技校學生運動參與
當前,隨著學校學生健身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并積極參與身體鍛煉,體育運動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學校體育作為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相并存的重要部分,提出“以人為本”以“健康第一”為指導,以發展“終身體育”為目標,無疑為體育的蓬勃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同時羽毛球運動具有的娛樂性、簡便性、鍛煉性和易于開展等特點,使得羽毛球運動為廣大技校學生所喜愛。
國內“俱樂部”起源于“CLUB”的譯音。當然,我們從各個角度來分析的話,對“俱樂部”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辭海中,對“俱樂部”一詞有以下四點的概括:第一,俱樂部占有一定的地理位置;第二,俱樂部所在的區域內存在一定的人群;第三,俱樂部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第四,俱樂部成員擁有相對一致的利益,其成員的某些需求可在俱樂部得到滿足。我們通常所說的體育俱樂部是社會化的一種體育組織,也可以說是市場經濟和現代體育的共同的產物,同時也是部分體育發達的國家開展體育相關活動以及發展自己的體育事業喜歡采取的一種組織形式。近年來,隨著我國體育的各項舉措的頒布及改革的深化,各式各樣的俱樂部也相繼出現在人們的事業當中,繼而體育俱樂部的相關問題勢必成為我們近年來體育經濟領域的一大研究熱點。由于體育俱樂部復雜性和多樣性的存在,不同的研究人員對其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認識。有的學者曾認為,體育俱樂部要以體育愛好者的自主性以及其自發性相結合為基礎的,有著共同為了增進健康、收獲友誼、快樂并相互協調融洽相處而進行有周期、有特定地點的體育活動的一種組織。
2.1、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是廣州市的翰文羽毛球館,文正羽毛球館,新世紀羽毛球館,廣州市體育館以及廣州師范學院體育學院羽毛球館。
2.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網絡和校圖書館翻閱相關專業的書籍及文獻,獲得跟本文研究方向相關的技校學生參與羽毛球現狀、羽毛球俱樂部參與人群比重、廣州羽毛球發展現狀等資料,為本文的撰寫提供了部分理論依據和線索。
(2)訪談法。
在選定研究范圍、確定研究方法的過程中,對廣州市羽毛球有關教練員進行訪談。認真聽取他們的有關見解,為本文提供可靠地研究依據。
(3)問卷調查法。
本文共設計的問卷,其一,是對廣州市羽毛球俱樂部的管理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其二,是對廣州市羽毛球俱樂部的技校學生成員進行調查。其三,是對廣州市羽毛球俱樂部擁有的教練員進行問卷調查。

表1 問卷發放與問卷回收統計
(4)邏輯分析法。
對調查的結果及文獻資料的信息,運用歸納、演繹、綜合、類比等邏輯分析法,進行深入的討論與分析。
3.1、技校學生成員參與羽毛球運動動機分析
(1)技校學生成員參與羽毛球運動動機。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在30位技校學生中,53%技校學生選擇羽毛球運動是因為自身興趣和愛好,而通過調查發現,這些學生都是羽毛球愛好者。學生自身本來就對這項運動感興趣的,羽毛球相對于其他球類運動安全性高一些,因為它是一項隔網的運動,而且娛樂性強,也比較受到孩子們的青睞。在這些人運動鍛煉的同時,也將發揮他們自己的主觀作用,將自己的同學也帶上參與羽毛球的路上,并會在很多方面給其他同學培養興趣,甚至會將羽毛球發展成為他們的特長。當前,羽毛球運動相當火熱,進而吸引了很大一部分中青年人群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來,參與并有所體會后勢必會了解和感受到這項運動的獨特魅力和對身體的益處。調查中顯示,其中33%的學生接觸到羽毛球是通過朋友或者同學結伴的方式,這就可以看出羽毛球運動的普及程度也是影響其發展的重要因素。還有14%的技校學生接觸到羽毛球是體育老師指引,在學校的羽毛球學習過程中,體育老師會指引學生去俱樂部里面進行實踐,在那里可以接觸到更多的羽毛球愛好者,這樣就可以對球技又更大的提高。良好的運動和鍛煉身體的環境也是培養學生們們運動興趣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我們要創建一個利于學生們發展這項運動的大環境。
通過對所抽取調查技校學生的咨詢統計,“參與羽毛球能夠促進骨胳生長的發育,有增高的作用”。羽毛球運動是一項上下身協調用力、揮拍又可以鍛煉爆發力的項目。同時羽毛球還是一項有氧運動,處于中青年階段的技校生,可以塑造很好的體型。有專家調查結果顯示,經常打羽毛球的學生比平時不喜歡運動的學生平均身高高出5公分;打羽毛球時,需要參與者全神貫注,眼睛必須快速追隨羽毛球的往返,運動中,眼球的睫狀肌收縮、眼球內的晶狀體懸韌帶松弛,晶狀體依靠自身彈性曲度變大,折光度增大,看清來球方向;在連續不斷的擊球回球中,眼球中的關鍵部分睫狀肌、晶狀體和懸韌帶都能得到鍛煉,對制弱視與近視的發展勢頭,甚至對治療內視眼(對眼),都有一定的輔助療效;羽毛球有單打和雙打,無論哪種模式的練習都需要彼此多溝通、交流,這本身就是零距離的接觸,而且羽毛球飛來飛去的同時更是人直接交流的直接呈現。
3.2、廣州市羽毛球俱樂部對技校學生成員培訓模式的分析(1)廣州市羽毛球俱樂部對技校學生成員培訓模式。

表2 廣州市羽毛球俱樂部對技校學生成員培訓模式
從上述表2中來看,5所羽毛球俱樂部中只有翰文羽毛球館和新世紀羽毛球館是采用長期培訓模式,另外還兼有短期培訓模式;廣州體育館沒有任何的培訓;而廣州師范羽毛球館和文正羽毛球館只有技校學生的寒暑假的短期培訓。但羽毛球的技術和專項素質的提高是需要系統、科學的周期訓練,很顯然,這樣短期的訓練對技校學生的訓練效果必然是收效甚微的。長期的培養又需要在父母的大力支持、自己的決心以及專業教練的引導等綜合條件下完成,這一系相關問題迫使作為專業的培訓俱樂部必須拿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來解決。
(2)技校學生成員運動參與時間與頻率分析。
通過對新世紀羽毛球俱樂部和翰文羽毛球俱樂部里技校學生成員的調查,結果顯示,參與訓練的相關情況差不多,基本是培訓班的模式,每次訓練為兩個小時,每周三次,訓練時間為周五18: 00-20:00、周六15:00-17:00、周日15:00-17:00。
3.3、廣州市羽毛球俱樂部技校學生成員基本現狀分析
(1)廣州市羽毛球俱樂部技校學生成員。

表3 廣州市羽毛球俱樂部技校學生成員調查表
通過表3可以看到廣州市羽毛球俱樂部技校學生參與成員共有187人。以翰文羽毛球俱樂部和新世紀羽毛球俱樂部人數較多,其次是文正羽毛球俱樂部和廣州師范羽毛球館,廣州體育館最少。在翰文羽毛球俱樂部參加長期課程培訓的技校學生有42人,短期課程培訓的技校學生12人;新世紀羽毛球俱樂部參與長期課程培訓的技校學生有54人,短期課程培訓的技校學生5人;文正羽毛球俱樂部參與短期課程培訓的技校學生12人;廣州師范羽毛球館參與短期課程培訓的技校學生18人。另外,還有44名技校學生未參加任何的培訓,只參與羽毛球俱樂部的運動。
(2)技校學生選擇羽毛球俱樂部的原因。
通過對100名技校學生選擇羽毛球俱樂部原因的調查發現,有34%的技校學生選擇了便利的交通,在選擇俱樂部的因素中,便利的交通因素超出了教練的專業技術水平。有些學生根據學習時間、課余生活安排,選擇了離學校較近的羽毛球俱樂部進行培訓。有些學生還是比較重視教練的專業技術水平,為自己的發展打下基礎。
(3)廣州市羽毛球俱樂部教練員現狀分析。
經調查分析,廣州市的5所羽毛球俱樂部中,翰文羽毛球俱樂部的教練員閆全是翰文羽毛球俱樂部的管理人員,新世紀羽毛球俱樂部教練員是廣州市實驗小學體育教師李斗老師包場地進行的長期課程培訓,廣州師范學院羽毛球館是羽毛球專業教師崔志勇老師進行的短期課程培訓,文正羽毛球俱樂部是臨時聘用教練員進行短期課程培訓,廣州市體育館無任何教練員進行培訓。
4.1、結論
(1)廣州市羽毛球俱樂部技校學生的參與人數較少;
(2)大多數技校學生參與羽毛球俱樂部是自身興趣和愛好;
(3)各羽毛球俱樂部的教練員都不是專業的運動員;
(4)各羽毛球俱樂部的培訓模式太單調,不夠靈活。
4.2、建議
(1)加大宣傳力度。
可以進入校園進行宣傳,讓技校學生了解羽毛球的相關知識或發放學生體驗卡吸引技校學生進入球館參與運動。
(2)增加各學校之間的羽毛球賽事。
體育運動的魅力與活力來自于競賽,它能激發人的潛力,增加集體榮譽感。各種形式的比賽不僅是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是提高學生興趣的最有效手段,所以經常性、有計劃的組織一些專科型的比賽,對羽毛球運動的普及大有益處。目前,全校性的羽毛球比賽每年都以不同方式定期舉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羽毛球運動的發展。但是這種比賽對于羽毛球運動的普及還是有限的,所以應加強重視學校的羽毛球賽事,結合當前對羽毛球運動的需求和愛好。開展任何一項體育運動,都需要有一定的經費的投入,還要加大學校體育經費的投入。
(3)加強教練員的引進。
通過對廣州市5所羽毛球俱樂部的調查,結果顯示只有2所羽毛球俱樂部聘用了長期的教練人員,而針對技校學生成員的教練員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需要配備長期的針對技校學生成員的教練員。
(4)提高培訓模式的靈活性。
對現今技校學生的運動理念與需求進行了解,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及時的改進與提高。
[1]曲宗湖,楊文軒.學校體育教學探索[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9).
[2]孫亨玉.羽毛球運動在我省全民健身活動中的價值研究[J].科學研究,2005,(3).
[3]陳莉琳.福建省羽毛球后備力量培養現狀及對策[J].體育科學研究,2008(1).
[4]高峰.西安市羽毛球俱樂部消費人群的行為模式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2.
[5]范旭東,張利麗.長春市羽毛球俱樂部開展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4.
G847
A
1006-8902-(2017)-05-LXY
陳光飛(1980-),男,廣東省廣州人,職稱:講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