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凌燕 劉葉建
摘要:我國現階段已經進入到全面推進轉型的新時期,經過我黨在黨風黨紀方面的大力整頓,以及反腐倡廉工作的實踐,官僚體制中的一些不良作風得到了遏制。在這一背景下,本文選取高校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具有社會主義特色的高校黨風廉政建設。
關鍵詞:社會主義特色 高校 黨風廉政 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0-0038-01
高校設有黨組織,在教育體制中實踐國家管理中的官僚制度,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教學具備垂直分布特征。[1]比如,學生會之類的高校組織即是對我黨相關政策及工作方面的學習組織、實踐組織。從目前現狀觀察高校黨風廉政建設既需要與思想政治方面的黨員作風進行掛鉤,也應該突出針對校領導干部反腐中的可觸發因素的清除,同時在此基礎上,將其中通過教育手段實現個人利益的獲取路徑快速截斷。具體探討如下。
一、社會主義特色下的高校黨風廉政建設
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制度最成功的典范,有著自身的獨特之處。從社會的角度提出了和諧主義,在黨的工作層面提出了為人民服務,同時在黨組織領導能力與作風方面強調廉潔奉公。但從高校角度觀察,高校中人員的知識水平相對較高,既缺少其他機構官員中的一些社會化的直接利益轉換通道,又沒有更多的獲利途徑。然而近年來在我國教育事業不斷改革與深化的過程中,一些高校權力擁有者利用“外包業務”舉辦一些培訓課程進行吸金,將具備公共服務屬性的院校資源轉變成一種知識與權力之間的交易。而且在商業化的意圖傾向之下也毀壞了教育本身的屬性。比如,通過校內資源實施的“證書買賣交易”“形式化繼續教育”“總裁班”之類的組織行為直接獲取利益,并借助國家提供的社會化再教育的為人民服務通道謀取私利。因此在高校黨風廉政建設過程中,需要對其中的權力、知識資源、教學資源、官商利益鏈條等進行全面分解,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
二、實踐措施
高校的黨風廉政建設需要增強兩個路徑的實踐,分別是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設。
(一)思想政治教育路徑下的實踐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黨理論獲得傳播的重要路徑之一,也是在意識形態領域完成社會主義特色理念塑造的基本方法。現階段對高校的黨風廉政建設,應該針對腐敗問題,從黨員的身份角度、教育行為角度、教育個體角度、職位角度進行多角度、多層面解析;并通過制作高校相關教育反腐方面的案例,使高校整體上對黨風廉政建設有一個全面的認知水平提升。為了達到效果可以借助講座形式、互聯網絡中的網頁更新、視頻宣傳、論壇交流探討以及各種校內活動進行推廣宣傳。從黨風廉政建設的視域令院校內形成一種新思維,確保能夠以和諧校園、公共服務精神更好地促進校內黨員、黨組織部、未加入共產黨的教職工及學生認知;引領高校內的黨風廉政建設,形成更為開放、自由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黨風廉政建設在探討中提升,在教育中獲得認知,在具體的普遍化監督中提高建設水平。
(二)制度化建設路徑下的實踐
我黨有著強大的組織能力,因而在黨風廉政建設中應該發揮組織能力優勢,使其中的紀律性、組織性獲得優勢效用。[2]組織針對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的專業化團隊,并將高校的黨風廉政建設作為一個中心思想,實踐圍繞該中心的全面建設。包括正面建設與反面的建設。正面建設比較容易理解,如制度中的職能與責任關聯,設置細致的行為規范指標并對其進行考核。從反面建設的角度講,主要是針對高校中易于出現腐敗的火苗進行及時撲滅。比如,對院校向社會開放的部分教育這一部分,就應該組織黨員、學生會、自發性半自助學生組織實施一定的監督,并利用匿名舉報通道提高監督力度。再如,可以通過監察機關方面的監督審查、行政管理機構的管理等進行有效的壓力影響;還可以針對當前院校中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業務延伸等進行一些具體監督、調查預防高校內黨風黨紀方面出現問題,對院校內部可能出現的各種“教師走穴”“學生牽線在外辦班,校領導拿回扣”等現象進行宣傳性的預防性打擊。當前尤其應該將黨風廉政建設的范圍進行一些擴展,使可以導致其腐敗的因素與腐敗行為、違紀作風一并獲得全面遏制。需要注意的是,在現階段實踐高校黨風廉政建設中應引入社會監督提高執行效力。比如,借助網絡平臺進行一些相關信息發布,包括院校黨員的相關事跡、領導的一般職能、責任履行情況;教職工工作場景方面的,如進行一些圖片、視頻方面的發布,通過院校網絡、論壇、網頁使院校與社會輿情之間實現良好對接,從而在這種信息公布的路徑下提高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內容的社會輸出,打通社會監督通道。
參考文獻:
[1]常一青,桂孫來.國家民委所屬高校黨風廉政建設評價體系研究[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4).
[2]楊明.依法治校視角下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研究[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5).
責任編輯: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