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紹姍
[摘 要] 馬關縣發展草果產業具有歷史悠久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草果已成為馬關縣部分群眾脫貧增收產業之一?!笆晃濉逼陂g,馬關縣草果產業的發展有了突破性進展。為了加快這一特色產業的發展,本人結合多年承擔和參與草果良種選育、高產栽培試驗示范、病蟲害防治試驗示范總結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技術措施,指導全縣草果種植戶提高種植效益提供參考。
[關鍵詞] 草果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 S66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5-0014-02
草果為姜科、豆蔻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適宜生長于亞熱帶、南亞熱帶及溫帶海拔在900-1800米的濕熱蔭蔽的闊葉林中,透光度在30%-50%之間,相對濕度在75%-90%之間,年平均溫度15℃-18℃,全年無霜期在280天以上,土壤含水量在30%-40%之間, PH值在6.5-7.5之間,并含腐殖質濕潤疏松的砂質壤土。草果在我國分布較廣,主要分布于云南、廣西、貴州、四川等地,但以云南省產量最多,約占全國總產量的80%左右。云南省又以文山州的馬關、西疇、麻栗坡,紅河州的金平、元陽、綠春、屏邊為主產地,其他地區為次產地。草果具有特異香氣,味辛辣微苦,種子含揮發油。主要成分為碳烯醛、香葉醇、檸檬醛、蒎烯、淀粉和油脂,具有食藥兩用價值。在食用方面,草果是一種調味香料,它具有特殊濃郁的辛辣香味,能除腥氣,是烹調佐料中的佳品,被人們譽為食品調味中的“五香之首”,特別是烹調肉類品更為重要,不論是燉煮魚、豬、雞、鴨、還是燉煮牛、羊、狗肉,人們都要放入一點草果,能起到去腥除膻的作用,使味道清香可口。在藥用方面,草果味辛性溫,有溫中健胃、消食順氣、祛寒祛濕的功能,并能解酒毒、去口臭。果實入藥能治心腹疼、食積不消、食欲不佳、咳嗽痰多、胸滿腹脹等癥,草果的藥用功能在各醫書里都有記載。
馬關縣位于祖國西南邊陲,屬典型的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海拔900至1800米之間地區光、溫、水、土等自然生態條件十分有利于草果的生長發育,是發展草果的最適宜區。全縣不僅草果種植歷史悠久、種植分布廣泛,而且種植面積、種植產量均居全州和全省之首,2001年馬關縣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草果之鄉”,是馬關縣農村脫貧致富的特色產業。因此,通過認真分析研究我縣草果生產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障礙因素,提出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并抓好落實,對推動草果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快縣域經濟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1 生產現狀
馬關縣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是草果生長的理想環境,據《馬關縣縣志》記載,草果在馬關縣已有300多年的栽培歷史。解放后,馬關縣委、政府十分重視草果產業的發展。在60-70年代,縣委、政府曾多次發動群眾栽種草果,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響,生產受挫,種植零星分散,面積小、產量少,1979年全縣草果種植面積僅有0.6萬畝,基本處于農民群眾自發生產、產品自給自足階段。80-90年代,隨著農村改革和土地承包責任制的落實,充分調動了農民群眾種植生產草果的積極性,作為一條增收渠道的草果生產開始起步發展,面積和產量逐年增加,產業初見規模,1999年全縣草果種植面積達到2.2萬畝。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種植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科技投入、新技術示范推廣力度得到進一步加強,有力地促進了全縣草果生產的迅速發展?!笆濉薄ⅰ笆晃濉逼陂g,縣委、政府將草果產業作為重點發展項目,經過認真組織實施,目前馬關草果產業已初具規模。 2016全縣草果種植面積10.14萬畝,掛果面積6.5萬畝,產量2496噸,產值4492.8萬元。建設優質草果良種繁育基地10畝,年可培育優質草果種苗85萬株。建設草果高產栽培示范基130畝。
2 存在問題
近年來,馬關縣草果生產有了突破性進展,為全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由于諸多原因,草果產業仍然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2.1 重栽輕管現象突出,單產低而不穩
馬關縣草果栽培歷史悠久,但群眾重栽輕管的現象比較突出,主要表現在群眾認為草果是一種“懶專稼”,不需要精細化管理;另一方面,馬關的草果大部分種植在偏遠山區,由于道路不通,設施缺乏,群眾實施精細化管理十分困難,在管理上隨波逐流,草果價格上漲則管,反之則不管,大部分農戶將草果種植后,除進行必要的人工除草外,不進行施肥和病蟲害防治,任其自然生長,管理極為粗放。有的農戶雖然進行施肥,但由于不掌握草果科學施肥技術要領,不按草果的生長發育規律合理施肥,其結果是雖加大了投入但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據統計資料分析,目前馬關草果平均畝產僅達20公斤左右,遇到災年產量更低,無收農戶大有人在。
2.2 科技意識淡薄,商品觀念不強
馬關縣農民科技素質低,重生產、輕市場,重數量、輕質量,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2.2.1 在草果優良品種的推廣應用上重視不夠,不管品種來源和品種的優良性狀如何,只要是草果就用來作種,只要是草果苗就拿來栽;
2.2.2 在栽培上不打壇,一鋤下去把苗放好回土完事。
2.2.3 在選地上不管坡度大小,栽下完事,跳兜現象突出;
2.2.4 在管理上不培土、不施肥、不打農藥,每年除一次草完事;
2.2.5 多數農戶“盼錢”心切,若遇到草果價格上漲,草果成熟度僅達5-6成時就提前采收,既損失了產量又降低了產品質量;
2.2.6 在草果加工方面,雖然2003年在蔑廠鄉建成了一個無公害草果烘烤房,但畢竟烘烤的數量有限,大部分農戶仍采用傳統的烘烤方法,加工出來的產品色澤和外觀不占市場優勢,影響了馬關草果的市場競爭力和“中國草果之鄉”的榮譽。
2.3 基礎設施脆弱,抗御自然災害能力差
由于馬關縣草果多種于偏遠山區的高山叢林地帶,交通不便,水源條件差,極大多數農戶草果地內無蓄水池,連最常規的噴藥用水都極為不便,加之本縣冬春干旱嚴重,而且3-4月又恰逢草果開花結果季節,嚴重影響草果授粉結實。因此,草果生產仍然擺脫不了“大旱大減產,小旱小減產,風調雨順增點產”的被動局面。
2.4 缺乏龍頭企業、產業附加值低
由于缺乏龍頭企業,“公司+基地+農戶”,“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生產經營格局沒有形成,草果產品市場沒有真正打開,草果的藥用價值開發還是一片空白,產品的附加值沒有真正體現出來。
3 提高馬關草果產量及質量的對策
馬關草果要實現高產、優質、高效發展,除加大投資力度,優先解決好草果園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環境條件外,強化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著力提高草果種植戶的栽培管理水平,提高技術操作到位率。針對目前生產上存在的主要技術問題,應重點抓好以下措施的實施:
3.1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著力改善草果林地的道路、春旱用水及防治病蟲害施藥用水等基礎設施建設,使草果種植戶能夠出行方便,肥料盡可能運抵地邊地頭,在防治病蟲害時能就近背到施藥用水,春旱草果開花季節有水澆灌,減輕農民勞動強度,更好地對草果實施科學管理,提高產量和質量,增加農民收入;
3.2 選用良種
自馬關縣成立草果研究所以來,全所技術人員著力于草果優良品種的研究,從現有草果品種中篩選繁育出1、2號種,經試驗示范,該品種具有抗旱、抗病、產量比其他品種高1至2成的特點,是群眾新植和改造老草果園的首選品種;
3.3 選擇陰山緩坡種植是提高草果產量的首要措施
選擇陰山種植有利于草果的生長發育和正常年份開花授粉期間對水分及濕度的有效供給;選擇40度以下蔭蔽度達50%-60%的緩坡種植,有利于草果培土,不易跳兜,提高保水保肥能力;根據地形及樹木座落情況打壇定植,壇深30厘米,壇寬40至50厘米,用肥土回填后種植;
3.4 認真做好中耕除草、施肥培土管理工作
3.4.1 中耕除草:每年除草2-3 次,于6-7月采用化學除草一次,除草時一定要注意藥劑不要噴到草果上,以免產生藥害,11-12月進行人工除草,除草時將雜草覆蓋在草果蔸上,有利于草果新芽和花芽的保溫保濕,不易產生凍害,同時清除病、蟲、老、枯植株。
3.4.2 施肥培土:在草果清園后每畝用30公斤硫酸鉀型15:15:15復合肥加10公斤阿姆斯生物肥(含量為N16:P4,有機質25%,K10%),加1.8公斤3%辛硫磷顆粒劑,加1.8-2公斤硫酸鋅加1公斤五氯硝基笨充分混合均勻后撒施于草果根際處(坡地宜撒施于草果叢上方呈半圓型施肥,緩坡及平地宜四周撒施于根際處),然后進行培土,但培土不宜過高,以蓋完肥料及地下塊莖為宜。第二次追肥以果實膨大期為宜,施肥量與第一次相同,其作用在于補充養分,增加果實干物質積累,提高草果品質及產量,新筍長勢旺盛,對下一年度花芽分化極為有利。
3.5 認真做好排灌、調整郁閉度工作
3.5.1 排灌:當根部現出球形花苞時遇上天旱,應及時灌溉。雨季雨水太多時應注意排水,以免損傷花蕾,同時要將花蕾周圍的雜物除去,使其通風透光,以免落花和爛果。
3.5.2 調整郁閉度:草果在整個生長發育階段,需要一定蔭蔽,當樹木生長造成林內透光度不夠時,應適當疏伐或修枝。使郁閉度控制在50一60% ,以利新株生長。
3.6 推廣草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3.6.1 果腐、花腐病:畝用50%腐霉劑50克加58%的甲霜靈100克加72%的農用鏈霉素15克兌水60公斤在初花期、謝花期及果實膨大期各噴施一次。
3.6.2 根腐病:畝用4%的五氯硝基苯200克加50%的敵克松200克兌水60公斤灌根或對根部噴霧。
3.6.3 葉斑?。寒€用25%的丙環唑40ml加30%的比斯霉50克兌水50克兌水60公斤對葉面正反面進行噴霧,一般一年防治2-3次。
3.6.4 疫霉?。寒€用69%的烯酰嗎啉錳鋅加70%甲霜靈100克兌水60公斤噴霧。
3.6.5 蟲害:畝用5%的高氯100ml加25%獵甲100ml兌水60公斤噴霧,可防治草果鉆蛀蟲、雜毛蟲、蜻釘子、跳甲、蝗蟲等蟲害。在施肥培土結束后每畝用植物康80ml、可貴金4克加高氯100ml兌水60公斤,均勻地噴施在草果的正反葉面及莖桿上,以此壯根保葉,降低有害蟲口密度,促進花芽分化完全,整齊一致,從而提高草果的抗病、抗旱、抗寒能力,提高座果率。
4 推廣應用?;ū9夹g
由于草果花期長,開花不一致,且抗病、抗旱能力弱,落花落果、爛花爛果、花而不實,導致減產、絕收的現象較為突出。通過噴施新型微肥和生長調節劑,促進草果的生長發育,促進花芽分化生長一致,增強草果的抗逆能力,防止落花落果和爛花爛果,促進果實膨大,從而提高單產。
噴施方法是:第一次畝用?;ū9缆渌?0克、蕓苔素30ml、花寶貝60克加有機鉬100克兌水60公斤,在三月上旬,均勻噴施在花蕾上,以此?;ū9鰪娛诜圩省?/p>
第二次藥劑同第一次,在草果開花進入盛花期噴施(4月上旬)。
第三次藥劑噴施時間為草果謝花后進行,即4月下旬至5月上旬,畝用果多靚100克、防落素30克加碧護3克兌水60公斤,均勻噴施于果穗、莖桿、葉面上,促進果實膨大,減少畸形果和落果,增強草果抗性,減少病蟲害,從而提高產量。
5 抓好草果適時采收與加工
在立秋后,9-10 月份,果實成熟,變灰褐色而未開裂時采收。將摘下的果實,直接曬干或用微火烘干,否則易發霉變質。在烘烤時要掌握火候,火大會燒焦,火小則烤成霉草果。故烘燒時,火力要均勻,爐溫保持50-60 ℃ 之間,并經常翻動,使受熱均勻。另外還可將采摘的鮮果放入沸水中燙2 -3 分鐘,撈出曬干或烤干,此法能使果皮色鮮。經加工,即成商品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