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中偉
摘 要:在社會發展進程進入知識經濟的發展階段以來,英語文學部分知識內容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已經不再僅僅局限在以往單一的英美文學之上。在當今社會,以英語作為主要溝通語言的國家中的文學知識,都是能夠被文學教學涵蓋在其中的教學知識。文章在對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重要性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將如何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作了詳細的論述。
關鍵詞:英語文學;教學;跨文化意識
一、培養跨文化意識的重要性
英語文學教學課程是在傳統英美文學相關教育教學內容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的,英語文學比英美文學的知識覆蓋面更加廣闊。以英語作為主要語言溝通方式的民族、國家以及地區,其社會成員的生活方式、地域文化、民族風情等,都是教師在英語文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能夠涉獵的教學內容。無論是英語文學當中的哪一部分知識內容,其與我國發展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都有著較為顯著的差異,如果學生不能從英語文化發展的角度加以學習和理解,將嚴重降低其學習文學知識內容的效率。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在英語文學教學過程中引導和培養學生養成跨文化的認知發展意識,可以幫助學生拓寬知識認知學習的視野范圍。
二、培養英語文學教學跨文化意識的重要性
1.最大化地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
教師要在英語文學教育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時刻發揮教育引導者的角色,將自己布置英語文學教學內容的權利發揮到極致,在最大限度發揮英語文學課堂教學作用的同時,為學生自身跨文化學習認知意識的形成和培養提供強有力的客觀發展環境。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要時刻注意對文學內容當中潛在地域文化知識內容的發掘。對于英語文學課本當中較為淺顯的跨文化知識,則可以在課堂之上選取適當的教學實踐,讓學生通過小組探討的方式,自主學習其中蘊藏的文化理論。比如,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著名英語文學作品《哈姆雷特》時,就可以在教學課堂開始之初,將《哈姆雷特》的時代背景進行大概的講解。在課堂上組建合作小組,讓學生對同一英語文學時期內產生的哥特小說與《哈姆雷特》進行對比分析。在拓展學生文學知識面的同時,進一步加深其對文學作品《哈姆雷特》的學習印象。
2.組建課外活動,提升跨文化認知意識
教師可以在課下時間為學生組織課外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當中逐漸養成強烈的跨文化認知發展意識。教師可以通過自行篩選和判斷,將英語文學作品當中與學生學習和接受能力相匹配的文學作品,推薦給學生作為課外讀物,還可以讓學生主動有選擇性地觀看根據英語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作品。比如,根據著名英語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名利場》,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觀看電影后將產生的感想記錄下來,加以語言的修飾使之成為一篇較為完整的觀后感。在電影情節以及相應故事內容的熏陶下,讓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跨文化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3.強化教師自身的專業教學素質
負責英語文學教學工作的教師還要在工作的同時不斷強化自身的綜合素質。教師是英語文學教學課堂的主導者,對教學主體有著掌控和支配的權利。教師自身英語文學涵養水平的高低,有時能夠直接影響甚至決定整個班級學生學習的效果,以及其跨文化認知發展意識的培養狀況。教師可以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積極參加有關跨文化意識培養為主題的文學教育專題講座,加深自身對英語文學作品的理解。相應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要由淺入深,盡可能遵循學生在文學認知方面的學習規律。
總而言之,教師在開展英語文學相關知識內容教育教學工作時,要更加注重對學生在跨文化學習認知發展意識方面的培養,對提升自身教學工作的質量有著較為直接和顯著的促進作用。在跨文化認知意識的指導下進行英語文學知識內容的學習,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并順應了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教師要進一步認識到跨文化意識培養的重要性,采用更加科學的教學手段,最終實現英語文學教學效果的全面改善。
參考文獻:
[1]鄭 華.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意識培養探析[J].英語廣場,2016(4):119-120.
[2]夏代英,胡 慧.多元文化背景下探析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意識培養[J].海外英語,2014(19).
[3]李 皎.淺論大學英語教育中的跨文化意識——跨文化意識培養的教學實踐和對策反思[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