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紅
摘 要 本文基于小學語文教學主動提問現狀,認真探討了激發小學語文教學主動提問的課堂教學途徑。
關鍵詞 小學語文 主動提問 課堂教學路徑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1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的學生主動提問現狀
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在落實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面已經有了重大突破。小學語文教師不但十分關注學生在聽、說、讀、寫等學科技能方面的能力培養,更重視通過主動提問、參與討論等方式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如今,認真剖析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的學生主動提問現狀,可知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有待解決。首先是主動提問的參與者比例較低。很多小學生出于害羞、擔心、緊張等不同情緒影響,還是不敢課堂上提問;其次是所提問題的價值不大。一些學生雖然十分活躍,十分樂意多問幾個為什么,但是往往這些問題就是便宜教學內容或課堂主題的。再則是教師的教學設計中所留有的提問時間不足。教師還是樂意自己在課堂上進行詳盡細致的教學講解,并沒有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提問時間。上述問題目前還是比較普遍的現狀,這也反映出當前新課改的推行力度還要持續加強,教師與學生都應該轉變觀念,轉換課堂主體地位,教師由講變為引導,學生由聽變為參與,教師應該善于觀察思考,總結經驗去激發學生主動提問的習慣與能力,促使小學語文課堂可以收獲更大的效果。
2激發小學語文教學主動提問的課堂教學路徑
2.1轉變思想,提高認識,鼓勵學生的自我探索與思考
要提高小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的主動提問能力,首先應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在觀念與行動上與新課改要求保持一致,轉變傳統的應試教育思維模式,認識到主動提問對學習個人成長與素質培養,對學科知識掌握的重要性。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提問,正是素質教育所追求的重要教學目標,教師應該努力糾正自己的教學思想,努力強化對學生主動能力開發的研究,積極設計輔助學生主動提問的教學情境與教學內容,讓學生融入其中,獲得潛移默化的感染,自覺形成良好的提問意識。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時刻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擺在考慮教學目標的首位影響因素中,教師要重視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認真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在課堂上設置較為開放性的思考互動環節,鼓勵學生在提問時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教師應結合學生的提問及時修改和補充課堂教學方案,進一步增加教學的靈活性,學生在更為輕松的環境中,可以放松心情投入更多注意力在教學內容上,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與知識基礎去思考問題,進而提出自主性問題,在師生的交流討論中構建新知識。
2.2研究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
很多情況下,小學生在課堂上還不能輕松自動地放開手腳,全身心投入學習思考,并積極提出自己的問題。要扭轉這一不利狀況,教師的責任重大,勢必要深入辨析學生的心理特征,并總結掌握學生無法主動提問的真正原因,努力調整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與教學方法,以恰當的方式來開展學生提問的引導,激勵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變得更加主動更加積極。如語文教師在講解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的《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內容時,教師可以預先在上課前向小學生們拋出一個問題:“雪地里的小畫家都有誰呀?”然后,積極引導學生閱讀課文,通過對文章的泛讀、細讀讓學生不斷總結出問題的所有答案。小學生首先會對課文中所描述的景象和事物感到好奇,在閱讀的同時,自己會調動生活經驗中的不同感受,指出自己認為的小畫家。學生在答完問題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積極提問,所有在閱讀學習中感到疑惑的地方都可以提問,這樣就知道學生們是不是在積極地發現并思考問題了。一般情況下,總會有學生會提出很多質量較低的問題,此時需要教師給予一定的鼓勵表揚后,讓學生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例如可以從作者意識、文章結構、寫作手法、表達方式等方面去思考提問,也可以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對文章中的觀點進行反駁,通過不同角度的思考提問,學生的批判性發散思維可以得到更有效的鍛煉與提升。
2.3正確評價,規范引導,讓學生科學設置問題
從教學目標而言,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激發學生的主動提問,并不簡單為了讓學生提問題,而在于讓學生可以通過提問的環節掌握更多的語文思考與學習方法,能夠不斷拓展思路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最終實現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在語文課堂上,學生提問后,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問題先進行一定的分析與點評,特別是對于一些未深刻領會文章主旨的錯誤思想,老師應該對其問題先給予撥亂反正的評價。教師不用先回答問題,反而可以直接通過與學生再次研讀一遍文章,分析其中的結構與主題思想來扭正學生的認知,讓學生自己認識到問題的提法本身就存在問題。教師應靈活掌握學生所提問題的評價與引導節奏,如在人教版二年級上冊《小馬過河》中,學生讀過文章后,提出了問題:為什么老牛和松鼠兩種動物的過河感受不一樣呢?與水流的大小快慢有關系么?小馬如果自己過了河回家后,再遇到松鼠和老牛會講什么話?老師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簡單地做出評價,如對第一個問題的評價就是這個與文章的內容聯系緊密,通過閱讀就能解答;對第二個問題的評價是這個問題有創新性,可以自己動手做和小實驗試一試;對第三個問題的評價是可以讓更多的小學生發揮想象去完善對話。經過這樣的點評并加以引導。學生們就開始積極的思考,進而可以充分融入課堂討論中,掌握更多的問題解答思路。教師通過課堂上的提問與解答評價,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科學設置問題的思維習慣,從而為后期的語文學習與思考提問奠定堅實的基礎,讓語文學習可以成為更加有趣的活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3結束語
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夠為更多學科奠定扎實的語言運用基礎,因此作為語言應用中的提問環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激發小學生語文課堂的主動提問,如今已經成為創設自主學習課堂的重要單元。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思想,提高認識,鼓勵學生的自我探索與思考;努力在課堂上研究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開展正確評價,規范引導,讓學生科學設置問題,從而讓整個課堂學習實現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 張春紅.激發小學語文教學主動提問的課堂教學路徑[J]. 赤子:上中旬, 2015(24):34-34.
[2] 路秀美.小學語文教師課堂互動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
[3] 于京京.小學語文課堂學生提問行為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