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杰++高娟娟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7.11.190
摘 要:核電站對于當前社會的發展而言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作為一項極為良好的清潔能源,其成效也較為明顯,對于這一核電站項目的施工建設而言,不但需要較高的技術標準,還因其具有較高的施工難度,影響因素尤為繁多,而核電設備身為其中的重點也受到極大的矚目,特別對于設備采購的模式以及采購中的風險而言更為如此,因此必須從整體上給予控制及強化。該文通過對核電項目設備采購模式給予分析,對采購當中的風險及策略給予探討,以便可以顯著確保核電站的有序進行。
關鍵詞:核電 項目 設備采購 模式 采購過程 風險
中圖分類號:F2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4(b)-0190-02
在社會持續發展中,電力能源的相應所需愈發提升,從而形成了能源短缺的狀況,減少火力發電占據的比例則變成電力行業在發展當中的一個主要目標,融合相關核電站的具體運用而言,身為清潔能源,確實可以體現出十分理想的積極成效,從而則能夠令社會在未來的發展當中不斷循環。在核電站創建當中,相應核電設備的采購則變成較為核心的方面,這一核電設備的采購具備的各種風險問題也應當引發人們的注意,而且使用相關的方法,依照應用所需以及目標給予有效預防,從而提高最終的管理價值成效。
1 核電項目設備采購的模式
1.1 整包采購模式
通過設計院將設備的采購技術規格書給予出具,供貨商設計系統、設備以及施工,并為總體系統進行供貨,被稱作系統設備采購包。例如汽輪機、應急柴油機等系統。
1.2 具備詳細設計的部件采購模式
設計院執行系統設計時,通過出具設備采購文件,令供貨商依照設計院采購文件給予單體設備及相應設備的設計文件,此類包還能夠分成標準設備的部件采購模式(如空調)、非標準設備的部件采購模式(如泵)及依照圖采購設備的部件采購模式(各種非標容器設備)。
1.3 無設計采購模式
設計院提供清單,供貨商依照清單進行供貨。比如機修工器具以及倉庫存儲等設備。在所有核電項目的策劃啟動時期,把依照設備采購的范疇,列明設備采購包的清單,并依照這一方式將設備采購的設計、采購甚至交付進度規劃給予確定[1]。
2 風險分析
2.1 合同中具有的風險
包含了合同供貨范疇風險及合同交貨期風險。供貨范疇的風險主要表現于合同條款在資料描述以及供貨產品方面的不完善,技術規格書為充分描述設備性能以及參數等方面,商務條例未明確并正確界定合同責任。合同交貨期的風險大多源自投標談判時期,賣方只能通過照單全收的方式進行,并且合同條款由于買賣雙方的問題形成交貨拖延的職責追究并不正確。
2.2 原材料采購的風險分析
核電設備方面原材料的制作具有較長的周期,有些涵蓋進口物項。因為原材料在制作方面具有較大的難度,并且具有較多的風險。特別對于大型鑄鍛件而言,在核電主設施設計的發展趨勢方面呈現出一體化及模塊化,顯著加大了核級鍛件的制作難度,當前大鍛件在制作的時間方面大約是4至9個月,有些異型繁瑣鍛件則需12個月甚至更加長久。大鍛件的采購規劃都處在項目規劃的重要環節中,如果大鍛件產生質量風險而造成報廢,則會嚴重壓縮主設施的制作周期,具有較大的風險。
2.3 經濟風險分析
因為核電站的主設備項目具有較長的周期,全球經濟形勢下,人力資源成本不斷上漲,在進行項目時,會發生貨幣匯率變動等情況,還會令國家免稅物項等政策造成改變,會為企業造成成本變動方面的風險。
2.4 設計輸入進度的風險分析
對一些技術的首臺機組、改進型機組設施項目而言,設計方的設計進度狀況無法符合項目所需則極為常見。在雙方簽署合同以前,設計的文件以及圖樣并未定稿,從而對合同生效后圖樣或技術材料無法在合同規定時間內進行提交,對賣方技術的實施具有影響,為項目進度及質量形成隱患。
2.5 設備交付中的風險
對核電設施的交付環節來講,也具有相應的風險隱患,這一設施在交付當中體現的風險則表現在設備交付時間不準確或相關審查不嚴謹。一旦設備在交付時間上不準時,則會拖延核電站在施工建設方面的進程,從而不能依照規定完工,造成顯著的經濟損失。而對交付當中審查不嚴謹而形成的風險隱患而言,最關鍵的則為形成了一些核電設備的質量問題,還會影響到核電站在構件方面的質量,對后期生產的安全性造成嚴重的危害[2]。
3 核電項目設備采購風險的管理方法
3.1 合同風險的管理方法
盡可能挑選規范合同文本,從而規避風險條款的存在。通過附件清單的方式給予明確,通過嚴謹、規范的方式進行文字描述。在簽署合同前應當掌握交貨期的風險,依照行業的狀況,建立項目規劃,在交貨期設定上獲得最大的空間,并且,應當將買方因素形成的拖延責任給予明確。
3.2 原材料采購的防范管理方法
在項目招投標的初始階段則應當進行大鍛件重要材料的采購,盡快與供貨商進行技術方面的溝通,需要供貨商預先在技術方面進行準備。對新產品應盡可能抽取技術人才投身到原材料聯合制作方面,及時把控供貨商技術的發展狀況,籌備備用采購方案。監督材料供貨商加速進行生產,強化過程的監控,指派建造代表,處理現場影響進度或質量的問題,盡量加速原材料的到位時間。
3.3 經濟風險的防范管理方法
設定科學的報價期限,通過戰略合作的方式減少成本,通過相應周期將價格鎖定,從而躲避風險。對匯率的變化而言,是無法控制的風險,進口物項通過歐元或美元當做交易貨幣的狀態較難轉變,這類風險基本無法規避,一旦涉及價值較大,則可以透過金融機構在遠期保值方面給予掌控。
3.4 設計輸入進度的風險管理方法
創建規范化、技術化以及標準化的工程項目,對包裝來講,需要與業主及設計單位進行溝通,及時依照設計標準將設備相應的技術所需進行協調,確保設備符合工程項目的特殊性,正確選用相應特長的人員,確保核電設施在建造以及采購方面的能力,將相應任務給予明確,謹防產生無人管理的狀況。并且使用依照任務執行到人的政策,通過確保項目的總體設備的質量,科學分配相應技術人員,謹防產生浪費人員的問題發生,加速工程的進度。
3.5 設備交付風險管理的方法
對設備交付風險規模來講,總包方需要選購海上及內陸在運輸過程中的保險,包含了形成工程一方面的一切材料與設施,甚至租用設施,保險限額從這些材料與設備乃至租用設備由供應方或分包商通過工廠或倉庫運裝到工地現場后完成裝卸。在簽署設備采購合同的過程中,對大型設施可以通過EXE、FOB的交貨方法,運輸則通過專門負責運輸公司的狀況,小型設施可以挑選DDU的交貨方式,以此令運輸內的設備損壞或遺失的風險降到最低[3]。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核電項目設備采購模式愈發推行下,對核電站的采購管理優化則需進行進一步創新及優化,從而才可以符合核電站在發展中的所需。核電站設備采購方面除卻需要優化質量及費用,還應當參考其他工程項目的良好方式給予執行。對核電設備的采購工作的執行而言,涵蓋到最重要的方面則為招投標、監督制造、交付,從整體上給予控制,從而可以提高其對各種風險問題的規避成效,真正提高核電設備在采購中的能力。采購工作在項目建設中極為關鍵,成為確保項目可以按時規定時間完成的有效保障,因此必須將采購管理工作做好。當前在我國的核電項目設備采購中依舊具有諸多問題,需要在工作當中不斷進行積累,將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給予提升。
參考文獻
[1] 龍笑.淺析海南核電設備采購計劃管理[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5(S2):82-84.
[2] 帥月智.EPC模式下核電設備采購管理[J].中國核電,2014(4):365-371.
[3] 陳賢水,韋俏斌,岳秀華.漳州核電項目設備采購風險管理[J].經營管理者,2015(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