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紅++彭國強++劉成++徐鳳++宋雪梅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7.11.217
摘 要:以白城醫學高等??茖W校藥學專業就業形勢與方向、藥理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例,針對藥理學學科課程標準落后,課程體系設計與課程內容不適應職業崗位需求的難題,重構藥理學課程的課程標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考核的辦法,推動藥學專業藥理學理論、實踐教學方面一系列改革,探索出一套適合藥學專業藥理學教學的新模式,培養出“學以致用”的高技能專業型藥學人才。
關鍵詞:藥理學 課程改革 課程標準 學以致用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4(b)-0217-02
藥理學是聯接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醫學與藥學的橋梁學科,是全體醫藥工作者必修的醫學基礎課,學習藥理學的最終目的是將理論知識應用于臨床實踐,指導臨床合理用藥。然而,由于藥理學的學科跨度比較大,其內容涉及生理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生物化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科學、兒科學等多門學科,所涉及的藥物種類眾多且繁雜,因此難以記憶[1],加之教師的傳統教學模式,學生學習感覺枯燥,為了取得好成績,只能采用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本團隊將通過不斷的努力,探索出一種行之有效的藥理學教學模式,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考核方式等,提高藥理學教學質量及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實際運用能力,使學生能夠將藥理學知識靈活的應用于臨床實踐,指導臨床用藥,使藥學專業學生更好地發揮藥學服務作用。
1 高職高專藥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的主要方向
通過調查,該校近3年的畢業生就業情況統計見表1。可見高職高專學生畢業后從業的主要方向為醫藥企業,包括藥房和制藥企業,而制藥企業只占畢業生的極少部分。從事藥房工作的人員較少,還有一部分學生成為醫藥代表,或是講師,大部分學生成為藥房的店員。這些職業要求從業人員應該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主要是藥理學方面的知識。在這些實際工作中,只有具備扎實的藥理學知識,才能夠為患者提供合理用藥咨詢、處方調劑、藥物不良反應監測和報告以及編寫??朴盟幨謨缘纫幌盗袕碗s的臨床藥學工作。
2 目前高職高專藥學專業藥理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經社會調研,存在著現行的藥理學教學大綱對教學內容要求不甚明確,沒有突出“藥”學特點,教學手段過于單一現象[2],導致藥學專業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藥理學知識量不足,知識內容有偏離和缺失現象,出現了所學知識不能夠滿足實際工作需要的現象,也不能滿足學生考取各種職(執)業證書的要求。因此,該專業藥理學課程改革乃至整個專業的課程改革勢在必行,改革應該走“工學結合、學以致用”模式,真正發揮藥學專業學生的優勢。我校根據教育教學發展的總體方向,社會需求,學校發展前景,將大力推行教育教學改革。根據行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和學生職(執)業資格考試要求,不但重新修訂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還重新修訂課程標準。重新構建藥理學課程體系,即課程標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辦法等。選取適宜、適用的臨床常用的藥學知識為教學內容,同時要求學生會吸收藥理學前沿知識,對所學藥理學知識會用、能用,用得好,用的恰當。
3 本課題研究思路
3.1 重新編寫課程標準
在原來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刪減、改進,刪除或略講現在臨床上不常用的藥學知識,重點講解常用的藥物。同時加入相關的案例、藥劑學和藥事管理知識,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學科體系。課程標準編寫的原則:突出實用性、針對性。實用性表現在能夠滿足學生在工作崗位的需要和職(執)業考試的需要。針對性表現在能夠滿足藥學會專業學生的需要。同時注意培養學生關注本學科前沿知識,了解本學科發展動態。
3.2 選取適宜的教學內容
突出應用能力培養,淡化學科意識[2]。將參考執業藥師考試大綱內容,社會需求內容,打破學科界限,將相關內容進行整合。
理論教學內容方面將作如下調整:(1)將藥理學、臨床藥理學兩門課程進行有機整合,藥物分類參照臨床常見疾病的用藥進行分類;適當增加常見疾病的診治、合理用藥的指導、處方分析等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既符合藥理學理論教學的要求,又能夠對學生實習和工作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2)將藥事管理學、藥劑學中與藥師培養有關的藥品不良反應、特殊管理的藥品、臨床用藥管理及處方調劑等內容有機地融入到新講義中,形成藥品法律與法規知識、藥理學知識、處方與調劑三部分內容有機融合。通過對相關課程的優化整合達到淡化學科意識,突出理論與實踐結合,突出工學結合,突出就業技能培養的目的,使藥理學課程建設進一步貼近社會,貼近崗位。
實驗教學分為基礎實驗和專業實踐,實驗教學方面將進行如下改革:基礎實驗包括藥物的一般知識、藥動學、藥效學的動物實驗等。學生通過動物實驗,不僅將藥理學的基礎知識在實驗中加以驗證,同時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掌握了藥理學的研究方法。專業實踐包括常見病例分析與合理用藥、處方分析、藥物不良反應報告等。在保證必要基礎實驗課開設的前提下,加大專業實踐內容的開設。專業實踐內容的上課地點放在醫院藥房、社會藥店或校內模擬藥房。在開設藥理課的學期,教學進程中安排課間實踐,完成病例分析與合理用藥、處方分析等內容。通過實踐活動能夠對理論知識進行鞏固和加強,以期幫助學生在理解情況下能夠靈活運用。
3.3 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
打破傳統一言堂、一根粉筆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對于不同內容采用不同教學模式即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一種教學方式,充分利用網絡媒體的廣泛傳播性、全面性、先進性,組織學生在網上學習。教師將教學內容分解,以多個問題的形式布置作業,學生通過微課堂進行學習,目的使學生能夠具備梳理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另一種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中采用“PBL”教學法,將臨床中病例展示給學生,分析、討論、總結相結合。目的是通過對病例進行分析學習,加深學生對藥物適應癥的應用理解,藥物的給藥方法、途徑及次數,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
3.4 研究對象和考核辦法
選取2014級藥學專業兩個班級為研究對象,A班為實驗班,B班為對照班,A、B班由同一名教師講授,A班按照教改方案進行,B班采用原有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通過期末考評,調查問卷以及通過社會實踐中帶教老師的評價(稱為過程性評價)來檢測學生的成績,通過統計學方法評價教學改革效果好壞。
4 該研究預期達到的目的
高職高專藥學專業藥理學通過這樣的教學改革,使藥理學課程具有“聯系實際,結合專業,注重應用,發展能力”的特色。一方使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方面獲得提升;另一方面使藥理學更好地服務于藥學專業,培養和提高學生應用藥理學知識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在此基礎上提高綜合分析問題、獨立處理問題、創新解決問題、適應社會快速發展和就業市場不斷變化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3]。而且該套教學模式的實施明顯提高了授課教師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真正達到教學的目的,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為培養創新型醫藥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金鳳,徐尚福,聶晶,等.促進藥理學教學改革,培養創新型醫藥人才[J].基礎醫學教育,2014,16(5):345-347.
[2] 黃寧江.突出藥學專業特色 淺談藥理學教學改革[J].中國實用醫藥,2009,4(4):255-256.
[3] 付瑾.淺談高職院校藥學專業藥理學教學改革[J].現代職業教育,2016(19):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