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華明
摘 要:跳繩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能夠歷經千年不衰,廣泛地在世界流行,己成為一項非常普及的運動,它對人們強身健體和提高生活質量效果明顯意義重大。
關鍵詞:強心跳繩;花樣跳繩;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7-018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121
一、前言
在全國跳繩熱潮的帶動下,跳繩運動于2013年正式落戶高臺縣宣化鎮中心小學,根據我校現有的運動場地以及體育器材尚不能滿足學生的鍛煉需求。經過幾年的努力和探索,宣化中心小學在跳繩以及體育教育教學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目前學校已被全國跳繩運動推廣中心確立為全國跳繩強心計劃試點校,跳繩體育教學水平多次受到縣區的表彰獎勵?,F在跳繩運動已經成為宣化中心小學的校園特色。
二、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以高臺縣宣化鎮中心小學為研究對象,調查研究宣化鎮中心小學師生跳繩運動的開展情況。
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考察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
三、學校跳繩活動的開展和實施
(一)具體實施情況
1.制定措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把跳繩運動作為學校的常規活動,學校要求學生自購花樣繩和速度繩,達到“人手一繩或兩繩”。邀請專業跳繩教練和上級主管部門到校觀摩指導學生強心跳繩和花樣跳繩。學校成立了跳繩活動組織管理機構,專門對長繩、速度強心繩以及花樣繩制定了跳繩的訓練推進計劃、方式、教材,并做好了個人、班級、學校訓練記錄、評價機制,并且每學期末開展展示活動,做好了活動總結。學校還專門成立了跳繩隊,在學校的跳繩活動中,跳繩隊員不但在他們所在班級擔任跳繩小教練,還兼任班級花樣推廣員。學校要求班級根據訓練記錄每月推選班級“跳繩小明星”和“強心速度小明星”,定期表彰獎勵,推廣宣傳。
2.合理計劃,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練習跳繩
學校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展開跳繩訓練,采取了以下措施:利用早操時間,開展全校性1分鐘強心速度跳繩訓練和3分鐘全國大眾等級繩操訓練。安排跳繩體育課,對學生進行跳繩技巧培訓和學習,提高跳繩的理論指導,積極開發跳繩校本課程,開展興趣小組,使跳繩逐步融入教材,融入教學。定期組織師生跳繩比賽和展示活動,以激發和提高師生跳繩的熱情,從而達到激勵師生強身健體的目的。學校有計劃的組織開展大課間活動,大課間安排1分鐘速度跳和3分鐘花樣跳以及20分鐘分班級、分年級自由跳訓練。期間各班主任要帶好各班學生進行練習和鍛煉。結合音樂,教師帶兩個技術好的學生在前面展示各類花樣并帶跳,也可以根據學生興趣自創花樣展示并推廣。
學校首先組織學生以班級為單位,苦練“基本功”,通過老師和輔導員的悉心指導,在較短的時間里,讓學生基本掌握跳繩的要領和技巧。在這一基礎上,學校根據學生的興趣與特長,在原來的“1分鐘強心速度跳”和“3分鐘花樣等級跳”基礎上分年級選擇適合自己的教材形成各自的花樣特色。并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認真制定學期、月、周訓練計劃,每天大課間活動訓練25分鐘,堅持常年訓練,從不松懈。
(二)評價體系
學校目前所采用的評價模式主要是以學校、教師評價為主,學生互評為輔,采用的是定級、定量評價相結合,定級評價主要針對花樣跳繩的評價,參考標準是《全國大眾花樣跳繩等級》;定量評價主要針對個人強心速度跳繩的評價,參考標準是《全國強心示范校跳繩等級標準》和《宣化鎮中心小學達標等級評定表》。并且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確定各學段的強心內容和考核標準??荚u標準確定:初期20%的學生達優秀,50%的學生達良好,20%的學生達合格,10%的學生不合格,逐期提高。其次,學校每學期末都定期讓學校跳繩教練進行綜合評價。
其次,在各班主任老師的組織下,按學?!皬娦牡燃墭藴省痹u比自測過關,并對每月跳繩最突出的學生授予“花樣跳繩小明星”和“速度小明星”榮譽稱號,同時,制作展板,彰顯榜樣示范作用,帶動全校師生共同提高。還積極組織參加各類形式的跳繩展示比賽活動和競技活動。
四、學校跳繩運動實施后所取得的成績與不足
(一)學校跳繩運動取得的成果
我校跳繩運動增強了學生體質,開發學生的智力。跳繩可加入一些體操類、舞蹈類元素,花樣繁多,所以具有很強的觀賞性。 學校2015年參加張掖市第四屆運動會開幕式跳繩展示活動;且每學期都舉辦以“花樣跳繩”為主題的校園跳繩展示活動;2016年10月份組隊參加全國跳繩聯賽,并取得團體表演賽和一分鐘速度跳、雙搖跳一金二銀的驕人成績。
(二)問題與不足
評價體系不完善。大多數以主觀評價為主,缺乏科學性。跳繩花樣的練習中缺乏創新。由于我校地處農村,得不到許多專家和跳繩名人的指導,跳繩缺乏技巧上的創新。有些花樣項目,只是一味的模仿訓練,缺乏深入的研究和開發,導致有些項目雖然學生掌握熟練,卻缺乏一定的技巧性,學生很容易產生倦怠心理。
五、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學校跳繩運動的開展得到了學校領導的重視和相關部門的肯定和支持。學校初步建立了強心跳繩和花樣跳繩的評價體系,每學期都納入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但還不夠科學完善。
(二)建議
加大對跳繩運動的宣傳和推廣,擴大社會以及相關部門的關注。重視跳繩運動教練員、裁判員的培養。重視學習和研究,進一步完善和規范跳繩運動相關組織及規則。積極聯系,聘請一些跳繩專家和名人到校指導,進一步提升跳繩的技巧性和內涵發展。推進學校體育向社會體育的接軌為促進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接軌起到橋梁作用。
參考文獻:
[1] 許珍斐.繩之韻—創意花樣跳繩編排及訓練初探[J].當代體育科技,2013(3):137-138.
[2]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解讀》編委會.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26.
[責任編輯 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