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慧芳
摘 要:作為小學語文教學階段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語文閱讀教學在增長學生知識、提高學生素質的同時,也對學生理解能力、語言表達等方面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和作用,因此,語文閱讀教學就成為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并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普遍重視。因此,加強對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教學,就成為當前小學語文老師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本文根據筆者多年的研究經驗,結合實際情況,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以供廣大讀者閱讀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方法探究 閱讀教學
一、前言
當前,我國教育體制改革工作不斷推進,課堂教學也因此有了一些新的要求。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占據了很大的比例,并對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約和影響,使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進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礙,只有真正解決這些問題,才能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從而進一步推動學生語文素養得到充分發展。
二、探討閱讀教學方法
(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我們知道,作為學習的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閱讀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只有讓老師真正對閱讀產生興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才能夠順利地進行。因此,在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當設計一個良好的閱讀情景,充分利用豐富有趣的語言,使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過來,從而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多讀幾遍文章,不需要對文章有深入的理解,只要閱讀流利即可。然后,再讓學生帶著對作者情感的體會,去富有感情地閱讀,并與大家分享自身的閱讀感受。這樣,就使得學生與作者的心涼之間有了充分的交流,使閱讀教學得以更好地完成。
(二)通過巧妙的提問,使閱讀教學效果得到提高
作為提升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方法之一,巧妙的提問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得到良好的培養。并加深了教師與學生間的溝通,培養了師生感情。接下來,筆者就列舉三個實用的提問方法。
(1)聯系實際法。
我們知道,生活是知識來源最重要的地方。因此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將一些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起來。例如,在進行《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課的教授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問學生:如果賣火柴的小女孩就在你的身邊,那么你愿意幫助她嗎?你會怎樣幫助她呢?通過這一系列的假設,使學生能夠聯想到生活中實際存在的一些問題,使生活融入課堂之中。
(2)抽絲法。
課本中往往有很多詞句、段落富含深意,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通過對這些詞句、段落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分析作者的寫作情感。并使學生對細節的掌控得到很好的培養。例如,在教授《草原》這篇課文耳朵時候,教師就可以摘出文中的詩句,對學生進行提問。從簡單一句話,一句詩中,折射出文章的主旨思想,使學生能夠被文章所感染、熏陶。從而使他們的閱讀能力得到很好的培養。
(3)環環相扣法。
所謂“環環相扣法”,也就是通過一個問題,來帶出一系列的問題,從不同問題的各個角度,對文章進行全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例如,在教師講解《負荊請罪》這一課的時候,就可以使用環環相扣法,例如:廉頗為什么要請罪?他向誰請罪?最終是否得到了諒解?從而更加深入地進行思考,從廉頗負荊請罪這件事上,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有什么缺點和優點?正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通過對一系列問題的解決,開闊了學生們的思維,豐富了對文章的分析角度,同時也提升了閱讀教學的質量。
(三)增加學生課外閱讀量。
如果想要讓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得到充分提升的話,除了要在課堂上進行閱讀教育,還必須要讓學生在課下豐富自己的閱讀量。畢竟課堂只有40分鐘的時間,一味教授學生課本上的知識,是無法使小學生的視野得到充分開闊的。這就需要教師鼓勵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給予學生們一定的指導,推薦那些適合小學生閱讀、內容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書籍,小學生的知識儲備量上去了,文化修養也會相應地得到提升。無論是在課堂回答問題,還是寫作文的時候,都有“底氣”,有能力。
三、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教育階段,閱讀教學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它不僅關系著小學生的語文成績,更對小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能力、思維方式,甚至是未來價值觀念的確立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和作用。因此,必須要受到相關教師的重視。而在推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時候,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對閱讀教學的效率產生負面影響,這就需要教師研究問題,分析問題,并最終使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希望相關教師持之以恒,不斷努力,為我國小學語文閱讀工作貢獻出更大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宋桂愛.探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2015,(12):129-129.
[2]陳云慧.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探究與實踐[J].課外語文(下),2015,(7):136-136.
[3]啟華.論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教學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5(13):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