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經濟全球化的環境下,伴隨而來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和社會的不斷發展,造成國際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趨于多樣化,對人才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尤其對新時期代表的網絡技術人才需求更是趨之若鶩,因此高職院校必須正確認識現在教育制度的滯后、辦學定位的不足和專業對口就業率不高等現實情況,在不斷結合市場需求的基礎上,更新和發展高職院校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市場人才需求之間的銜接機制。要通過市場調研和分析認識到現階段的不足,分析現有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創新自身的職業教育模式,積極探索市場人才需求和高職院校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銜接的相關措施,做到高職院校培養模式和社會人才需求的深度融合。現階段,高職院校教育中普遍存的問題是學校的教育模式只注重理論教學,忽略了要正確對待人才培養模式和市場需求的關系,造成培養出的學生不能達到社會的要求標準。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所在,就是要加快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創新,努力培養出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實現人才培養模式與市場需求的全面銜接。
關鍵詞:高職院校 網絡技術 人才培養模式 人才需求
一、高職院校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前景及現狀
1、前景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全球化飛速發展,造成國際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趨于多樣化,越來越多的行業企業、政府機構都采用信息技術進行經營和管理,對人才的競爭也日趨激烈。沒有網絡,企業就沒辦法實現信息化運營、生產和銷售;沒有網絡,我沒就沒辦法實現新的工業革命,進入信息時代。我國每年從高職院校畢業的網絡技術專業的學生僅僅十幾萬人,而整個社會需要的具有專業技能的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卻以百萬記,實際的社會需求遠遠大于高職院校的人才供給能力。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就業范圍很廣,通過掌握網絡技術理論知識和網絡技術操作技能,能夠從事網絡技術管理崗位、工程技術崗位、運行維護崗位、操作檢測崗位等多方面工作。在信息時代的今天,市場上幾乎所有與計算機網絡有關聯的企業都需要在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幫助下提升企業效益;幾乎所有企業都需要網絡技術專業人才來幫助提升企業品牌、打造企業規模。
2、學校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陳舊
在我國目前形勢下,許多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保持著傳統的教學方式,即教師在課堂上系統全面的講述網絡技術知識,而學生無法參與到知識的實踐與探索當中,只能被動地去理解和接受老師所講的知識。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單一,課程體系陳舊且缺乏彈性,沒有突出“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造成高職院校的學生們只會順向的去思維和考慮問題,不利于網絡發散思維和網絡逆向思維的養成,從而很難培養出能適應現在社會經濟需求、素質高、能力強的網絡技術專業人才。
3、市場崗位需求與學校專業設置脫節
在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各種客觀條件的限制,高職院校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往往有效的分析出社會發展隊網絡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也無法根據崗位需求和社會走向來準確設置網絡技術專業課程,從而造成有些網絡專業急需人才卻缺乏相關院校的培養,有些專業卻導致畢業生過剩找不到對口工作。下面是我們對一些19家企業針對高職院校網絡技術專業畢業生動手操作能力、專業技能、自學能力、工作態度和個人組織的哪方面滿意度的調查:調查情況表1。
4、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對口就業率不高
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是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最高追求,它最直接的顯示出高職學生是否被社會所認可。現階段,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在就業時主要面臨兩大問題:一是就業對口方面不太理想,二是就業質量不盡人意。我們在進行數據分析之后發現,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高職院校的教師大多不能達到新課標下的標準——即精通網絡技術專業知識,又要具備十分嫻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從而培養出適應市場需求的素質、知識、能力協調發展的優秀畢業生。
二、加強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市場人才需求銜接的措施
1、根據市場需求,加強網絡技術專業的建設和改革
現階段,高職院校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要立足于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培養真正被社會歡迎和企業需求的素質、能力、知識和諧發展的優質畢業生。高職院校在確立教學培養模式時詳細調查經濟飛速發展下企業的崗位需求和近些年網絡技術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去向等課題,加強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社會市場需求的緊密銜接。要在適度超前和保險的原則下,依據高職院校網絡技術專業的教育規律,通過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等方式和企業共同設計網絡技術專業的招生計劃和課程設計等人才培養模式。各個方向的研究都顯示,要想培養出社會急需的真正意義的網絡技術正業人才,就必須讓相關計算機企業部門參與到高職院校的課程設計上來,從而確保網絡技術專業的設置有據可依。
2、面向市場需求,建立動態合理的課程體系
高職院校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設計既要立足學生的整體素質,又要有利于學生得專業技能,使高職院校的畢業生更適應社會的需求和市場的需要。要通過市場調研和分析認識到現階段的不足,分析現有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創新自身的職業教育模式,積極探索市場人才需求和高職院校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銜接的相關措施,做到高職院校培養模式和社會人才需求的深度融合。現階段,主要通過在高職院校和社會企業之間建立動態合理的課程體系,既有利于讓網絡技術專業的課程設計直接與企業需要掛鉤,又有利于根據職業需求來確定課程內容。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要與市場人才需求進行有機結合,要時刻注意市場崗位和市場經濟的變化,瞄準網絡技術具體崗位,打破原有人才培養模式,在及時作出市場調研和分析的基礎上,共同制定合理有效的網絡技術人才培養管理機制。課程設置總體思路框架圖如下:
3、立足市場需求,實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創新
教學內容一方面要體現“理論教學以應用為目的,以夠用為度量”的教學目標,加強理論課程與實踐經驗并重的課程設置教學,注重對學生人文素養、創新能力和專業技能等綜合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要體現“實踐教學的目標使學生掌握網絡技術專業領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設施”,高職院校要與企業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要加大課程設置教學中的實踐力度,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除此之外,還要注重學生外語和管理等知識的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和綜合素質。
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時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要對傳統教學模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授課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要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讓學生發揮出主觀能動性,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個性。現代網絡技術課程教學方法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參考高職院校教材,將多媒體自制課件、網絡課堂和實訓課等方式相結合,充分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使高職院校網絡技術專業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興趣和思維方式。
為了更好地完成人才培養模式和市場人才需求的銜接,職業院校即要引導學生之間運用演練法、辯證法等操作指導方法鼓勵學生之間展開合作,在完場整個項目的創建時要劃分模塊、分工合作,逐步培養網絡技術專業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要引進高學歷、高職稱專業人才,使學生們在學校里真正學到東西,培養出適應市場需求的具有高素質和高發展潛力的新型人才。
三、結語
高職院校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市場人才需求銜接機制的研究任重而道遠,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是必須根據市場需求,設置網絡技術培養方向,改革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和教育方法,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從而建立動態合理的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我們必須在創建企業全過程參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職業教育理念,加大人才培養模式和市場需求的全面銜接,更好更優的培養企業和市場真正需求的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陳步英《高職院校IT職業教育培養模式與市場人才需求銜接機制的研究》[J]. 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8).
[2]張良《職業素質本位的高職教育課程建構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2012(12).
[3]劉思鍶《論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完善》[J].福建師范大學,2013(09).
作者簡介
鄧明亮(1981-),男,岳陽人,講師,碩士研究生,高校創業指導師,婁底職業技術學院,主要研究方向:高校管理和教育信息化
基金項目
婁底職業技術學院專項教研課題,高職優質教學資源庫網絡系統研究,基于在線開放課程資源系統的建設與研究(2015),網絡開放教學課程質量保障體系的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