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博聞
摘要:最近幾年,我國逐漸出現了社區教育,這對當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物質和精神方面的文化起到了很大的推進作用,同時也促進了社區教育和社區工作的聯系。其實我國很久以前就有社區工作相關的歷史,這其中就包括宋代的保甲制度。本文對新時代中社區工作和社區教育之間的聯系作出論述。
關鍵詞:社區工作;社區教育;關系
中圖分類號:G7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0-0-01
在當前情況下,我國的社區工作的主要內容為社區服務,這項服務的資費由人民政府提供,并提供指導方案,在社會發展的今天,有很多社區已經開始采用這種概念。在新的環境下,社區工作產生了很多新的任務和相關問題,尤其是當地政府部門的職能轉化問題,這嚴重影響到了原來的社區工作機制。而社區工作如何繼續開展下去,對于社區建設應該提供怎樣的幫助,這里就要理清社區工作與社區教育的關系。
一、社區工作和社區教育之間有哪些區別和聯系
社區工作和社區發展的概念來源于二戰之后,聯合國發表的關于社區發展的文獻,文獻中推動各國使用社區工作的方式,讓居民加入到社區國家建設中來,在這之后,社區的發展被全世界所重視。不過很多歐美國家還把社區發展看作發展中國家的事情,將社會工作方法解釋為社區組織或社區工作,并以此讓居民參與進社區的服務活動中,來推進社區的整合。在英國,有很多地方采用社區工作的概念,將社區發展計劃的方法來管理社區工作;在美國社區發展的概念被社區組織所替代,工作目標定為社區的聯系和統籌。所以在綜合意義上來說,社區的發展、工作、組織中的概念是相類似的,均是以調動社區的力量來進行社區面貌的改變以及社區工作的整合,這其中有社區里居民的服務和發動,也有社區改善的相關計劃和協調,主要目的都是為了提升居民的整體生活質量。所以,可以將這些全都歸類到社區工作之中。
社區教育來源于上世紀六十年代,被國際所公認。對于社區教育的定義,有多種多樣的結果,不過目的都是為了社區的發展或者是維持社區工作的穩定,將社區的力量和教育資源利用起來,來開展各種類型的教育活動,對社區居民的生活進行激勵,以此來提升居民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素質。從現代教育的角度來看,社區教育建立的初衷是為了使社區能夠更好的發展,讓居民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從而建立出各種各樣的新型教育體系,這不僅僅為社區工作的執行方法,也構成了教育系統的重點組織。社區教育也促進了現代教育的形成,促進了社會教育化的進步。
二、社區工作和社區教育之間的配合問題
社區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在于社區教育,其教育體系并不多見。我國在推進社區工作的時候,要對社區教育的特殊性進行特別對待。社區教育是面向全部居民來開展的,在開展社區教育的過程中,徐亞對居民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跟蹤教育。體制上的組織管理問題,要這對每個社區不同的環境進行設置,選擇教育的形式時,要靈活的根據社區工作的需要來選擇合適的方法,以達到社區教育發展的有序進行。
我國的社區工作 主要依靠人民政府進行相關指導和資助,一般社區里工作的管理機構都是政府直接委任的,比如街道辦事處。而在西方,社區工作主要由民間的團體自發承擔相關費用。社區工作由政府牽頭,對于日常工作的執行非常有利,制定方針的時候不容易和政府產生沖突,可以歸為政府行為,社區工作也可以借用到社區教育的力量。我國的社區教育此案在存在很多個不同的模式,其中很多還是居民自發組成的行為,還沒有集體的管束,在責任劃分和工作界限上沒有做出明確的劃分,社區教育現在還屬于民間團體活動,沒有統一的資源調動機制,在組織形式和檢查落實方面沒有很好的規范,會造成很大的資源浪費現象。所以說,應該將社區教育放在社區工作的范圍中,當做重要的工作內容,也就是應該快速構建出正式的社區教育管理體系,并考慮到各個社區之間的特殊情況,有針對性的對社區教育的領導進行規范和確定,給社區教育派發具體的任務,將社區教育的資源和力量有效地利用起來,創建社區發展所需的環境和相關條件,與此同時對社區工作進行高頻率的宣傳通知,帶動居民積極地參與進社區教育中,當地領導對社區教育進行積極地監督和檢查。努力建設處強力的社區教育隊伍,來對社區教育進行落實。
三、社區教育工作原則
對于我國來說,社區教育還屬于新型的教育體系,把社區情況作為背景,樹立促進社區的建設發展的目標。在教育方法上,和一般的教育體系差別很大,有時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情況,所以也就不能對原有教育方法進行套用。社區教育要發揮出整體的作用,要能夠探索出社區教育的規律,并對社區教育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研究總結,以后社區教育會廣泛地開展,應該著重研究其科學化和規范化的相關問題。我國現在的社區教育在實踐和理論上值得探究,其工作原則具體體現的方式方法如下:
(一)預測性原則
相比與普通教育,社區教育為了滿足社區的發展,要有針對性的對社區的資源和人才進行安排,對未來發展作出預測,來為社區培養出需要的人才,這是社區教育的基本理念。在預測過程中了解到社區未來發展的方向,對社區教育進行大的規劃,安排出社區教育一系列的實施、管理、評價、還有在內容方面和相關方法的規定制度。
(二)啟發性原則
由于進行社區教育時,教育對象為成年人,有很多不同的經歷、學歷和個人能力,所以應該結合不同個體進行特殊的啟發性教育,這樣才可以有效的調動起每個居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啟發性教育能夠有效推廣知識經驗,也能夠發揮出積極地規范性作用。這里需要進行有吸引性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來順利進行社區居民的教育工作。
(三)輔導性原則
社區教育在教育定位上不屬于基礎教育,也不屬于專業教育,社區教育只要是為了解決社區工作的問題,對居民進行 思想、生活方面的輔導式教育,要適當的采用一些暗示、誘導的教育方法。在教育過程中,盡量避免使用傳統教育的教學方法,要讓居民能在自愿的狀態下對知識欣然接受,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發揮出社區教育的作用。
(四)協調性原則
社區教育的受辦學條件的限制,要做好辦學主體和各方面的利益協調問題,這里受相關社區工作的影響,和社區環境的影響,要做好相關方面的協調工作,要能做好相關社區領導機構的協調,來達到最大化社區教育的高效化。這是社區教育辦學的必要條件,同樣表現了社區教育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顧東輝.“社區教育”的概念架構[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4).
[2]鄭淮.試論社區工作與社區教育的關系[J].中國社會工作,1998(6).
[3]郝美英.國外社區教育的成功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啟示[D].河北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