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慧麗
[摘 要] 近年來養殖行業效益不斷升高,激發了人們的養殖熱情,養殖規模不斷擴大,養殖種類越來越多。在牲畜養殖過程中由于管理不當、檢疫檢測不及時等多種原因,很容易爆發各種疾病。布魯氏菌病是家畜養殖過程中常見疾病,本文對吉林省家畜布病的現狀以及應對措施進行分析與探討,旨在促進我省養殖行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養殖業 布魯氏菌病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 S8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5-0247-01
布魯氏菌病(以下簡稱“布病”)是一種由布魯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病,屬于我國二類動物疫病,家畜感染此病,病情比較嚴重,而且會將其傳染給人類,因此對畜牧業發展以及人們的身體健康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近年來,我省畜牧業發展迅速,養殖規模逐漸擴大,動物爆發疫病的幾率也越來越高,布魯氏菌病一直是我省畜牧業發展過程中的常見病癥,布病流行范圍廣、危害嚴重,在畜牧業發展過程中加強對布魯氏菌病的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吉林省布病情況
布病在家畜之間相互傳染,在建國初期,布病相當嚴重,羊、牛、豬是吉林省畜牧養殖業中的主要種類,上世紀五十年代,羊的布病感染高峰期感染比例達到33.4%,牛的感染高峰期感染比例為29.2%,豬和鹿的感染比例分別為8.7%和 9.4%。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畜牧業不斷發展,省畜牧業管理局以及動物檢疫、防控中心和全省各級畜牧部門采取積極穩健措施,對全省的動物疫病進行有效防控,布病的發病情況相對穩定,一般呈地方性零星流行。
2 布病發生原因分析
2.1 防疫經費嚴重不足
動物檢疫部門在動物疫病防控過程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養殖業不斷發展過程中,應該要積極加強對動物檢疫部門的建設,當前動物檢疫部門在工作中缺乏經費,導致布病預防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實,布病免疫率低,覆蓋面小,檢疫率低,不能及時對一些已經感染布病且處于潛伏期的家畜進行發現,導致動物之間相互交叉傳染,對養殖業帶來嚴重影響。
2.2 防檢疫手段落后
基層獸醫站是對布病進行防控的主要場所,但是在畜牧業發展過程中,基層獸醫站的建設沒有積極跟上腳步,化驗室儀器設備嚴重不足,有的較為偏遠的地區,獸醫工作站處于停滯狀態,疫苗冷藏設施也不齊全,對免疫質量產生很大影響。同時,基層防疫隊伍建設工作不到位,隊伍不穩定,導致當地的布病檢疫工作不能順利推進。
2.3 宣傳教育力度不夠,防護意識差
在畜牧養殖業發展過程中,養殖戶的安全意識是影響動物疫情傳播的重要因素,在吉林省畜牧業發展過程中,有的養殖戶對畜禽養殖的安全認知不足,在養殖過程中出現一些不規范的行為,例如接羔、屠宰、皮產品加工中不注意消毒處理和個人防護;一些散養戶對流產的家畜進行處理的時候沒有固定的地點,也沒有進行無害化處理;有的地區養殖環境不佳,飼養水平較低,人畜同院;還有的養殖戶在短期內有免疫檢疫意識,但是沒有形成長期免疫檢疫觀念。種種原因導致布病防治效果不佳,時有反復。
3 布病的防治措施
3.1 對布病防控工作進行整體規劃
1)總體規劃部署。布病防控工作是吉林省畜牧養殖業發展過程中的重點任務,多次反復對畜牧業發展產生嚴重影響,我省先后制定《吉林省畜間布病專項調查方案》、《吉林省畜間布病防控試點專項調查方案》等防控措施,對布病的發生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并且組織專門隊伍對布病情況進行預防和控制。
2)確保經費充足。在布病防控過程中,無論是免疫接種還是檢測檢疫,都需要相應的經費作為支撐,針對布病防控過程中經費不充足的問題,各級政府部門要加強經費調撥,確保布病免疫接種、檢疫檢測、撲殺等工作可以順利推進。
3)加強基層獸醫站建設。基層獸醫站與養殖戶的接觸更為深入、頻繁,布病防控工作應該由基層獸醫站進行落實,對此,要加強基層獸醫站建設,對獸醫站的各種基礎設施設備進行完善,配足接種疫苗,同時要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獸醫隊伍,對當地的布病防控工作進行落實,確保布病得到及時遏制,防止大規模傳染。
3.2 加強檢疫免疫工作
布病的防控應該從源頭上切斷,加強免疫檢疫工作,是防止布病大規模傳染的重要途徑,在檢疫過程中,基層獸醫站應該要定期對養殖場進行檢查,對所有養殖動物進行全面檢疫,縣級疫控中心應該要對所轄村屯的牛、羊、豬等動物每月至少進行一次流行病學調查,一旦發現疑似患病家畜,要及時確診并且進行隔離治療。在檢疫過程中要做好布病防控記錄,對布病檢疫檢查不合格的養殖場要繼續進行跟蹤,確保養殖場的動物質量安全合格。同時,要逐漸建立健全省、市、縣、鄉疫病檢測網,設立固定監測點,進行固定監測管理,及時掌握人畜間布病動態,早發現、早處理。
3.3 轉變傳統飼養觀念
在布病防控過程中,畜牧獸醫站不僅要注重加強對家畜的檢疫管理,同時還要引導養殖戶轉變傳統飼養觀念,在日常養殖過程中做好布病管理。養殖過程中的疫病監測和防疫管理是控制畜禽疫病的有效途徑,畜牧獸醫站要定期對養殖戶進行安全教育,引導養殖戶加強對布病的認知,在養殖過程中做到人畜分離,尤其是傳統的庭院飼養、人畜同院、畜禽混養觀念,必須要徹底改變,在現代養殖過程中,要建立專業的飼養區,對養殖場做好隔離和消毒工作,做好疫病的免疫接種。在養殖過程中,布病傳染迅速、傳染范圍廣,因此要定期對養殖環境進行消毒,并且對家畜進行接種免疫,防止由于疫病傳播導致家畜抵抗力下降。對于健康的適齡的家畜或者已經具備免疫條件的家畜要及時進行免疫接種,對于已經發病或者懷疑已經染病的家畜,不能再接種任何疫苗[1]。另外,一旦發現家畜出現布病癥狀,要及時將其隔離,并且采取藥物治療,救治無效時要將其徹底銷毀處理,防治病菌在其他健康家畜之間傳播。
4 總結
人類對動物食品安全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布病是吉林省養殖業中的常見疾病,人畜共患,傳染率高。在養殖業發展過程中要加強對布病的防控,一方面,要做好布病防控部署工作,對布病防控工作進行落實,另一方面要引導養殖戶轉變觀念,形成科學管養理念,防止布病產生和傳播。
參考文獻
[1]江希玲,王作友,王楠.吉林省家畜布病發生情況及應對措施[J].當代畜牧,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