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再升
[摘要]高校黨建工作是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維護高校的穩定至關重要。大數據代表的不僅僅是一項技術,更多的是一種理念、一種思維方式的轉變,為高校黨建工作帶來機遇與挑戰。高校黨務工作者應抓住這一契機,轉變觀念,創新工作方法,引領“互聯網+黨建”時代。
[關鍵詞]黨建工作;大數據
高校黨建工作是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維護高校的穩定至關重要。高校黨建工作主要包括黨員的發展工作和入黨后教育管理工作,十八大以來,我黨對黨章進行修改,對黨員的發展程序作出明確的規定,對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也作出明確的指示,可見我黨對高校黨建工作極為重視。
作為新時代的高校黨建工作者,運用新媒體手段,創新工作方法,探索黨員發展的新模式,加強大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又顯得十分必要。
一、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必要性
大數據的概念最早是由全球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提出,泛指巨量的數據集,即對巨大的全部數據進行數據分析,以獲得科學的信息,從而為作出有效的決策提供更好的指導。
其核心特征在于預測,在龐大的數據源中進行分析并做出科學的預測。它代表的不僅僅是一項技術,更多的是一種理念、一種思維方式的轉變,在大數據基礎上學生黨員發展將更加科學、黨員教育更加有效、黨員管理更加規范、黨員服務更加扎實。
在全國壓縮黨員發展指標的背景下,借助大數據分析,我們在黨員發展時可對黨員的家庭背景、學習、上網痕跡、食堂消費和住宿晚歸等數據進行全方位的分析,以求做到將最合適的人選納入黨組織。借助大數據的分析,我們可以通過各種移動終端,快捷、準確了解黨員的思想動態,以求做到有效的教育管理工作。借助大數據的分析,明確群眾的精神需求,了解群眾的基本訴求,可以扎實地做好黨員服務工作。
二、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困境
(一)大數據時代需要提高高校黨務工作者的素質。大數據時代,高校黨務工作者的工作時間和空間無限擴展,然而目前高校黨務工作者特別是基層高校黨務工作者絕大多數是兼職的,由學院黨委書記(副書記)或者輔導員兼任。在本身已經超負荷的工作狀態下,要求輔導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既要熟悉高校黨建工作,又要掌握新媒體教育載體又顯得十分迫切。
(二)大數據時代需要加快數字化校園建設。目前我國高校數字化校園建設水平較低,缺乏有效的統籌。大數據時代是建立大龐大的數據源基礎上,但是目前高校管理大多還是屬于條塊管理模式,各職能部門都有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統,沒有實現數據的共享。比如高校教務部門的學生學籍與成績管理系統、財務部門的學生繳費系統、后勤部門的學生宿舍信息、組織部的黨員管理系統等假如能實現共享,將為學生黨員發展與黨員管理提供快捷、全面的數據支撐。
(三)大數據時代需要做好信息安全保護工作。當前高校大學生受騙、網貸等事件層層不究,這與大學生涉世未深不無關系,同時也凸顯了學生信息安全保護工作的重要性。隨著大數據的興起,入黨學生及學生黨員的個人隱私,包括個人資料、家庭背景、情感狀況等一些不愿意被人知曉的信息嚴重受到威脅。同時通過網絡監控大學生的思想動態有可能會影響到大學生的言論自由,不想或者不敢在網絡發表言論,比如在發朋友圈或微博的時候把輔導員給屏蔽之類的行為,這又與原有的初衷相違背。
三、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思考
科學的運用大數據,對于高校黨建工作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有效的運用大數據,對于高校黨建工作還是存在著一定的障礙。面對這種機遇與挑戰并存局面,高校黨務工作者要結合大數據時代,創新工作方法,提高高校黨建工作的有效性。
(一)大數據時代科學有效地做好高校黨建工作,觀念轉變是前提
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和思維定勢的作祟,部分高校黨務工作負責人和基層黨務工作者沒有認識到大數據的重要性,沒有意識到大數據在黨員發展和黨員特別是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中的作用,仍然用傳統的方法來開展高校黨建工作,信息掌握不全面,教育效果低下。
大數據時代科學有效地做好高校黨建工作,觀念轉變是前提。大數據代表的不僅僅是一項技術,更多的是一種理念、一種思維方式的轉變。大數據時代下,高校黨建工作者應轉變觀念,充分利用數據來發現當前黨建工作重點、學生行為表現與成長規律。大數據不是“隨機樣本”而是“全體數據”,只有通過對全部數據的分析基礎上,才能對黨員發展對象的背景進行全方位的了解,用科學的方法將優秀人才吸收進行黨組織。大數據的收集、分析、預測應建立在一種動態的基礎,通過動態數據庫,了解廣大的師生黨員的思想動態、熱點關注及價值取向,以便做好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
(二)大數據時代科學有效地做好高校黨建工作,人才培養是關鍵
現階段,高校黨建工作絕大部分是落在輔導員身上,在疲于各種學生事務工作的前提下,再加上輔導員本身專業參差不齊的基礎上,要求輔導員利用大數據進行信息的獲取、分析、預測本身就存在較大的難度。
大數據時代科學有效地做好高校黨建工作,人才培養是關鍵。大數據時代,要求黨務工作者必須具備數字素養和網絡判斷素養,善于收集各種雜亂無章的信息,特別是網絡信息,并對學生思想動態進行預測。人才培養可以從兩方面來考慮,一方面高校應廣納人才,將大數據人才納入黨建工作,從而壯大高校黨建工作隊伍。另一方面,高校應加大對原有黨務工作者特別是輔導員的培訓力度。新媒體時代要求高校黨務工作者能結合大數據時代的特征,善于利用各種數據信息、充分利用各種網絡媒體來開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
(三)大數據時代科學有效地做好高校黨建工作,技術革新是核心
大數據時代,高校黨建工作的網絡化、數據化是創新工作的前提,各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是創新工作的保證。但以往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我國高校數據化校園建設總體水平較低,缺乏全面統籌的觀念。
大數據時代科學有效地做好高校黨建工作,技術革新是核心。在大數據時代,隨著學生思想觀念的轉變,傳統的學習方式已經無法學生的需求,我們應該構建一種“互聯網+黨建”平臺,抓住網絡新媒體平臺,積極擴展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新平臺,構建包括學校(學院)黨建網絡、黨務系統、微信、APP以及其他學習平臺一體系,從大學生提交入黨申請書、成為積極分子、建黨對象、黨校培訓、成為預備黨員、成為正式黨員全過程跟蹤,集學習與活動為一體,扎實推進黨建工作全面數據化。同時,構建數據共享平臺。高校要打通教務部門、后勤部門、財務部門、黨務系統之間數據共享和信息對接,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復工作,其實各部門之間收集的信息大都是重復的,通過數據的對接,可以為信息錄入者減少工作負擔;另一方面可以使黨務工作者在發展黨員時更加全面的了解每一位候選人,從家庭出身、情感狀態,甚至宿舍晚歸情況、圖書館借閱情況、飯堂就餐情況等,通過數據共享都是有可能實現的。
(四)大數據時代科學有效地做好高校黨建工作,信息安全是保障
大數據時代,開創高校黨建工作的新局面,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收集、儲存、分析這些數據,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涉及到大學生的個人隱私了,怎么樣妥善地處理好這個問題?
大數據時代科學有效地做好高校黨建工作,信息安全是保障。首先,國家層面能夠出臺相關的法律政策來規范大數據時代的收集和傳播,以便更好地保護個人的隱私,目前社會各行各業,運用大數據進行推銷和詐騙的不在少數,比如我們的手機號碼經常收到不明電話等。其次,學校應建立相關部門,制定相關政策,來監督和管理學生數據的收集和存儲工作,明確使用者的責任意識,避免學生個人隱私信息的泄漏。最后,學生本人要加強網絡安全意識,避免在一些不明網站上留下個人信息,以及不在網絡出現造謠、言論過激等行為,避免給社會及個人造成不良影響。
大數據代表的不僅僅是一項技術,更多的是一種理念、一種思維方式的轉變,高校黨務工作者應抓住這一契機,轉變觀念,創新工作方法,引領“互聯網+黨建”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