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丹丹
摘要:一年級學生因為年紀小,自控力差,紀律渙散,從幼兒兒園的孩子忽然成為一名小學生,他們還無法輕易適應這角色的轉變。因此,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首先應該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入手。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教學;學習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對良好語文習慣的養成提出了許多具體的要求。如: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對漢字有濃厚興趣,主動識字的習慣;讀書看報的習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默讀的習慣;集中精力,專心致志讀書的習慣;做讀書筆記的習慣;使用各類工具書的習慣;積極參與討論和爭辯的習慣。我認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首先應該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入手。
一、勤于動筆、勤于動腦的習慣
徐特立“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名言,是對學習中勤動筆的科學解釋 。在讀書過程中,必然會發現疑難之處,這就需要學生運用自學符號在書上圈、點、勾、畫、批、注。這一過程就是找出難點,掃清障礙的過程;就是深入思考、反復玩味的過程;就是初步領會、有所發現的過程。同時,學生在讀書時尋章摘句,將優美的篇章、段落、句子乃至一個閃光的詞,分門別類摘錄下來,長期堅持,不斷積累, 語文水平定會逐步提高。另外,還要培養學生勤于動腦的習慣??鬃釉疲骸皩W而不思則罔?!币馑际侵粚W習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可見動腦思考的重要性?!昂脮粎挵倩刈x ,熟讀深思子自知”。讀書時要多想、勤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孟子說過“盡信書不如無書”,就是告訴我們對待學問必須要有一種懷疑精神,不要“人云亦云”,一味盲從輕信。學習貴在有獨立的見解。如果對某一問題的理解與老師不同,可查出依據來跟老師或同學們展開討論,這樣既可以加深對文章和某一知識點的理解,還可以促進教學相長。
二、良好的閱讀習慣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是很重要的。每一位教過語文的老師都明白,學生的語文素養不能單靠課堂上老師的講解就能形成,更大程度要靠學生日積月累的閱讀。而低年級的識字教學與學生的閱讀是緊密相關的。為了孩子們的閱讀量,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我鼓勵他們多讀書,讀好書。給他們推薦一些少兒讀物。動員孩子們將自己喜歡讀的書帶來放在班上的“圖書角”里與同學交換著讀,每天請一個小朋友上臺將自己最喜歡的書大聲的朗讀一段給大家聽。這樣,孩子們都爭先恐后地做準備,班上的讀書氣氛相當濃厚,有的孩子一下課就捧著書認真閱讀,“圖書角”里也增添了不少好書,有《西游記》、《水滸傳》、《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等名著。我沒有想到,孩子們已經開始津津有味的讀這些名著了。
除了讀課外書,孩子們連語文書上還未學過的課文他們也會在課外讀完,你常常在教學新課文時,他們圍繞課文所思考的問題更有深度,提出的問題也更難。如在教學課文《小蝌蚪找媽媽》時,學生對小蝌蚪變化的過程已提前掌握,課堂上他們會提出一些奇怪的問題:小蝌蚪為什么會和青蛙媽媽分開呢?青蛙有鼻子嗎?癩蛤蟆也是小蝌蚪變來的嗎?孩子們圍繞這些問題積極地討論,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既理解了課文內容,有拓展了知識面?,F在我們班上的孩子愛讀書,多看書已經成為他們都喜歡完成的課外作業。我認為讓孩子們從小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對他們今后的學習是有很大幫助的,對他們的一生也是有影響的。
閱讀離不開工具書,低年級學生在閱讀和學習過程中常會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和不明白的知識。其實,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不必事事都問老師,不少是可以通過查字典、詞 典就能夠解決的。有了勤查工具書的習慣,就等于有了一位終身相伴的良師益友。學生起碼應該備有《古代漢語詞典》、《現代漢語詞典》、《中國成語大辭典》等工具書,并能借助這些工具書進行學習。
三、善于傾聽的習慣
傾聽的能力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技巧。傾聽需要專心,每個人都可以透過耐心和練習來發展這項能力。傾聽是了解別人的重要途徑,為了獲得良好的效果,我們有必要在課堂上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F在不少孩子不善于傾聽,別人的發言與自己無關,我要求學生在聽時堅持“三個到”:耳到、眼到、心到。眼睛看著說話人的表情,耳朵聽著說話人的語氣,語音,語調,將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說話人身上。在平時的口語交際,小組學習中,有意識的進行聽力的訓練,在午會時也給孩子們念一些動聽的,有意義的故事,提醒他們要叫醒自己的耳朵,多聽別人的發言,做一個有心的人。
四、規范寫字的習慣
教師在學生剛入學時就應當向學生作示范展示,激發起他們想寫一手好字的愿望。剛開始寫字,可以運用兒歌培養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頭正身直腳放穩,胸離桌邊整一拳,一尺一寸要做到,人坐端正字好看?!睂W生寫字時,老師來回巡視,幫助糾正姿勢。有了正確的寫字姿勢,不僅有利于寫好字,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讓他們安安靜靜地坐著,集中精力寫字是件枯燥的事兒,所以想方設法地提高學生的寫字興趣也是十分必要的。比如,每次批閱作業時教師可以在書寫端正的本子上印一面小紅旗或者畫一顆小紅心以示表揚。對于有進步的同學,則在作業本上印上紅花章,鼓勵學生繼續努力。
五、課后及時復習的習慣
眾所周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有很好地掌握,在這個時候不斷進行復習最終獲得的效果是比較明顯的。因為人類的大腦會對知識產生遺忘,如果不及時進行復習,遺忘是必然 的。只有將知識在學習之后的短時間內進行復習和鞏固,最終才能對知識有深刻的認識。因此,學生要養成不斷回顧知識的習慣,這樣可以有效地使其記憶得到提升。每天晚上睡覺之前,要把一天學習到的知識重新回顧一遍,使記憶得到加深,這種方法是可以使語文學習能力得到很大提升的。
習慣的培養猶如逆水行舟,“一蒿松勁退千尋,”所以培養習慣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松懈,否則良好的習慣之舟就會擱淺,甚至倒退。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不僅能提高語文教學效益,而且將使人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戴榮蘭.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J].商情,2009,第8期.
[2]白秀梅.淺談小學一年級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J].人力資源管理,2016,第4期.
[3]謝煒焱.淺談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軟件(教學),2015,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