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
摘要:為了提高煤礦機電設備運輸管理的工作效率及質量,從而保證煤礦機電設備運輸管理處于正常運轉狀態,進而積累更多的工作經驗,便有必要在綜述機電概念的基礎上,分析煤礦機電運輸的安全隱患,就提出具體的預防措施進行深入探究。然而,從現階段我國煤礦機電設備運輸管理水平來看,仍停留于粗放型階段,尚存在較多問題亟待解決。
關鍵詞:煤礦機電設備;運輸管理;隱患;預防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規模不斷擴大,煤礦企業的數量不斷增多,煤礦機電運輸管理水平已取得一定的進步與發展。同時,為了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滿足日益嚴格的機電設備運輸管理要求,煤礦機電運輸管理的工作重心逐步向預防安全隱患轉變。其中,機電,又稱機電一體化,起源于上個世紀70年代的日本,指機械技術與電子技術相結合的新型技術,現已成為囊括機械技術、伺服傳動技術、傳感檢測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等的系統技術體系[1]。與傳統設備相比,機電設備的構造更為復雜,普遍由機械主體、檢測傳感、電子控制、執行器及動力源共同構成。鑒于此,本文針對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及隱患預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煤礦機電運輸管理的安全隱患
(一)管理隱患
從現階段我國煤礦機電設備運輸管理水平來看,仍停留于粗放型階段,煤礦機電整體起步晚,發展迅速,運輸管理部門存在運輸管理力度不足及運輸管理職責劃分不明確的問題,特別是運輸管理力度不足,意味著管理部門形同虛設,間接影響煤礦企業的生產效率,少部分煤礦企業缺乏健全的運輸管理機制,無法全面開展運輸管理工作,無法發揮運輸管理作用,無法落實運輸管理流程,可能埋下安全隱患,造成不可預估性損失[2]。同時,有統計資料表明,我國煤礦企業每年由于管理不當引發運輸事故的發生率呈逐年遞增趨勢。
(二)人為隱患
受煤礦開采行業勞動強度大及薪資待遇差的限制,缺乏專業機電運輸管理人才,或人才從業意愿低,人才流轉速度快,無法形成具有企業特色的煤礦機電設備運輸管理團隊,是造成煤礦機電設備運輸管理人員整體素質水平參差不齊的主要原因[3]。同時,煤礦機電的運輸環節復雜,運輸工序繁瑣,涉及多部門間有機協調配合,存在著一定運輸難度,一旦運輸管理人員的工作水平不足,或缺少工作經驗,或知識領域狹窄,不僅間接影響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還可能埋下安全隱患,造成不可預估性損失。
(三)運輸隱患
為了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滿足日益增長的生產需求,擴大煤礦機電設備的使用范圍,增強煤礦機電設備的運輸管理水平,具備顯著價值作用。然而,從現階段我國煤礦機電設備運輸管理水平來看,受成本投入因素影響較為嚴重,運輸機械化基礎薄弱,運輸技術及運輸設備更替的速度緩慢,機電設備的運輸管理手段落后,運輸管理方法單一,運輸管理效率低下,造成煤礦企業在實際運輸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盲目性,無法發揮預期管理效果,不僅增加成本投入,還可能影響生產進度及生產質量。
二、煤礦機電運輸管理的預防措施
(一)重視運輸管理
在實際運輸的過程中,煤礦企業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原則,加大對于機電運輸管理的重視程度,積極引進科學的運輸管理理念,逐步構建具有企業特色的運輸管理體系,做好整體成本投入的估算工作,合理分配成本投入,特別是運輸技術及運輸設備的成本投入,做到成本投入側重化,從根源上認識到機電運輸管理的重要性,便于解決在實際運輸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4]。同時,逐步拓展機電運輸的管理范圍,與其他設備管理項目相結合,進一步細化運輸管理的工作責任,完成運輸目標,確保機電運輸的工作效率。
(二)增強素質水平
一般說來,基層運輸工作人員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對于運輸安全管理的反應不強。如何短期內轉變基層運輸工作人員的意識,是煤礦企業在運輸管理過程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因此在實際運輸的過程中,煤礦企業加大對于人才培養及人才引進的重視程度,組織一系列在崗培訓,增強運輸人員的整體素質水平,例如:以人數、文化水平及崗位職責為標準,組織崗前培訓,培訓結束后,開展入職考核,考核合格者予以入職資格。同時,針對煤礦機電運輸管理人才短缺的問題,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重視機電運輸管理人才的培養,出臺相應的扶持性政策,以填補長期人才缺口。
(三)組建信息平臺
在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將煤礦機電運輸管理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組建具有企業特色的信息化煤礦機電運輸管理平臺,是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因此在實際運輸的過程中,煤礦企業做好信息技術的引進、應用及融合工作,利用BIM技術組建與煤礦企業相匹配的機電運輸管理模型,常態化模擬機電運輸管理流程,制定運輸風險事故預防方案,逐步建立具有企業特色的信息化煤礦機電運輸管理平臺,進一步加快煤礦機電運輸管理模式的變革速度,為機電運輸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同時,通過計算機軟件分析風險參數,系統解決在實際運輸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特別是煤礦機電運輸前期,幫助煤礦企業評估運輸風險,進一步發揮輔助決策的作用。
此外,在實際運輸的過程中,煤礦企業做好運輸部門的“換血”工作,彌補現有運輸部門的不足,改革運輸管理機制,落實運輸管理流程,綜合考慮造成煤礦機電運輸事故的風險因素,以保證企業經濟效益為前提,有助于充分發揮運輸管理的作用,提高機電運輸管理的工作效率及質量。
三、結語
通過本文的探究,認識到在社會經濟穩健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城市規模不斷擴大,煤礦企業的數量不斷增多,煤礦機電設備運輸管理水平逐步成熟,社會對于煤礦機電設備運輸管理提出全新的要求及標準。如何預防煤礦機電設備運輸管理隱患,是煤礦企業在發展進程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因此,綜述機電概念,分析煤礦機電運輸的安全隱患,提出具體的預防措施具備顯著價值作用。
參考文獻
[1]喻杰超,熊小輝,虞劍龍.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和隱患預防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4,01:45.
[2]李利勇.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及隱患預防策略探究[J].知識經濟,2014,05:82.
[3]王文才.煤礦機電安全管理及運輸隱患預防[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31:110.
[4]張學鋒.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及隱患預防策略分析[J].山東煤炭科技,2017,01: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