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妹 韋金愛
【摘 要】本文針對中職園林專業實踐教學存在技能型師資力量薄弱、實踐基地不足等問題,提出應重視實習指導教師隊伍建設,改造升級學校自建實訓基地,不斷完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加大實踐教學環節基礎建設投入,緊貼市場需求進行專業教學改革等對策,從而保障實踐教學質量不斷提升,順應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求。
【關鍵詞】職業教育園林專業實踐教學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4B-0022-02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園林專業人才尤其是“一專多能”的復合型園林方面的技能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園林類中職學校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這對園林專業實踐教學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中職學校面臨著技能型師資力量薄弱、實踐基地不足等問題,嚴重制約著學校實踐教學的有效開展。如何破解當前困境,走出一條實踐教學良性發展的成功模式,是當前中職學校園林專業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中職園林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前中職園林專業實踐教學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經驗豐富的技能型師資力量相對薄弱。中職學校教學大多以傳統教學方法為主,實驗教師配置少,實踐教學教師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往往被當作教輔人員看待。“雙師型”教師更為不足,多數教師沒有同時具備教師資格和技能職業資格,教育教學能力和工作經驗兼備的復合型教師人才缺乏,現有教師實踐經驗不足。
(二)符合條件的實踐教學基地缺乏。我國中職學校實踐教學基地缺乏一直是制約中職學生提高實踐能力的瓶頸。由于歷史原因,現在大多數中職學校雖有一定的實訓室,但能真正起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實踐基地并不多。
(三)傳統的實踐教學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的實踐缺乏嚴謹的要求和科學的指導,淪為課堂教學之外的輔助性活動。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制約,學校對實踐教學的研究重視程度不高,實踐教學設備相對落后,實踐基地缺乏,以致實踐教學方法陳舊,缺少主動積極開發性思維的創造,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厭倦傳統陳舊模式的教學實踐,不能適應多元化人才培養的要求。
(四)實踐教學管理不夠完善。我國大多數中職學校尚未形成完善的實踐教學管理體系,實踐教學沒有明確的標準和規范,缺乏實踐性教學質量評價及管理體系。由于受教學方法和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實踐教學的投入機制、教學質量保證機制等不夠完善,教師對實踐教學投入精力不足,導致實踐教學的投入和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
二、對策
面對上述問題,可以采取以下幾點應對策略。
(一)重視實習指導教師隊伍建設,多渠道提升“雙師型”教師占比。中職教育的特點要求教師不僅要精通專業理論知識,具備教師的基本教學能力,而且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練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即成為“雙師型”教師。廣西桂林農業學校通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將實驗教輔人員納入教學教師隊伍管理,同時通過經費及時間等多方面的支持,鼓勵教職工積極繼續深造學習或到企業鍛煉學習,并探索引入企業專家等外聘兼職教師進入課堂參與教學,不斷擴大教學環節“雙師型”師資人才比重。
(二)改造升級學校自建實訓基地,探索校企共建實習基地。中職學校因經費有限等因素,學校自建的能真正滿足實踐教學要求的實踐基地極少。除了利用好學校本身現有資源條件加大對落后的甚至閑置淘汰的實訓基地進行升級改造盡可能為實踐基地創造條件,更主要的是在學校經費有限的情況下,積極探索利用學校本身優勢與用人單位合作,通過資源共享,在互惠互利前提下,充分利用企業資源,打造更多既符合職業學校教學需要,又能得到企業大力支持的教學實踐基地。
(三)融合德育促進實踐教學,以成功校友樹立榜樣,激勵學生。許多學生自信心不足,對今后的前途迷惘,如何使他們樹立信心,增強自信,明確目標,我們在實踐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運用典范,樹立榜樣。以近幾年從學校走出的成功人士為典范進行教育,利用身邊人身邊事開展示范教育,使學生真正懂得:一個人擁有金錢不算真正富有,只有擁有了知識和自信才擁有一切,人生的道路才會越走越寬。
比如,廣西桂林農業學校學生 A 畢業后,在桂林某旅游景點工作,由于他既有園林植物的知識,又有園林植物景觀的知識,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進取,已從一名普通的員工而成長為“金牌導游”。他不僅講解園林植物和景觀,而且把園林植物的實用價值和藥用價值介紹給游客,讓游客既欣賞了美麗的大自然風光,又了解植物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這些都是其他導游做不到的。當上課學習園林植物應用一章內容時,學生都興趣較高,不僅認真學習教科書中園林植物識別的知識,而且主動借助上網和到圖書室查閱相關聯的知識,以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有的班級同學還利用周六到該同學的旅游景點親自去上門請教學習。
因此,我們在實踐教學中應運用典范和身邊鮮活的事例教育學生,讓他們看到希望,消除自卑、憂郁、失落和彷徨的心理,對前途充滿信心。如果說教材和歷史中的名人是學生學習的榜樣,那么許多已從學校中走出的成功者就是學生人生前進路上的指示燈。
(四)強化學生綜合實訓,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強化專業基礎課及專業技能課中的實訓,每科實習和實訓課開課率均達 100%。首先,教師加強指導,按實訓目標進行考核。其次把相關聯的實習和實訓課進行整合,把獨立的知識、技能進行融合、提升,形成完整的技能體系,來完成實際生產中的工作目標任務。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廣西桂林農業學校的雁山公園園林實訓基地、園林式校區、校內園林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基地(如廣西植物研究所、桂林堯山花卉場等)進行實訓教學。運用任務驅動、項目、分組討論、角色扮演和考察總結等教學手段,讓學生在任務、項目的驅動下完成園林專業綜合實訓,在分組討論、角色扮演、考察總結的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五)完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保障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在實踐教學中,只有圍繞園林專業培養目標,緊貼市場需求不斷進行教學改革,才會保持教育教學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實踐教學必須確保社會的需求和個人的發展都得到最大的滿足,并以此為標準進行評價,以確保教學質量。
1.建立以社會評價為基礎的客觀評論體系。重視實習單位、用人單位和行內專家對廣西桂林農業學校園林專業實踐教學的意見和園林專業學生能力的綜合評價,從而指導實踐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園林專業的學生在廣西柑橘研究所、植物研究所、桂林堯山花卉基地實習期間,工作積極努力,吃苦耐勞,受到領導和同事們的稱贊,很多同學因表現優良而被這些單位留用。
2.堅持“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以評促發展”的評價宗旨。近年來,廣西桂林農業學校園林專業建設得到快速的發展,園林專業通過了全區示范性專業的復評和全區示范性基地的評估。基地內有現代化連棟塑料大棚 5 個,面積 5700 多平方米,有設施完善的盆景園區、草本花卉生產區、切花生產區。相繼組建了園林規劃設計實訓室、園林出圖實訓室、園林工程實訓室、園林植物保護實訓室、現代園林機具實訓室、盆景花藝制作實訓室、組織培養實訓室、無土栽培實訓室等。這些實訓基地為學生在校內創造了真實的工作環境,使學生的“學”與“工”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是培養學生具備企業所需職業技能的著力點。
3.堅持實踐教學評價的多樣化,重視參與主體的評價意見。在實踐教學評價體系中,我們除了對用人單位進行了解外,還非常重視在校生和教師自身對園林專業教學的評價,每學期均組織學生對授課教師教學進行無記名測評,同時組織教師之間進行聽課互評。
(六)實地操作,理論結合實踐,提升學生實操能力,增強社會競爭力,將學生、家長及社會用人單位的滿意度納入評價體系。具體如下:
1.大部分學生由于自身理論基礎單薄,覺得單純學習理論知識過于枯燥。因此,教師如果在大部分時間里把他們關在教室學習理論,那么難免會讓他們產生厭學情緒。為此,學校針對每一門課程均設置大量的實踐課環節。為了讓學生真正學有所成、學有所用,出到社會上即能勝任本專業工作,學校專門建設了專用的教學實訓基地,老師講解理論知識后示范操作方法,接著由學生親自操作,老師輔助指導,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加深了知識學習印象,提升了教學效果。
2.項目教學,分組進行,綜合實訓。學校在每個學期對每門專業課都要求安排進行一至二周的綜合實訓,由老師布置實訓任務,講解實訓要求,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實訓,老師監督指導,學生完成實訓作品,寫出實訓報告,學校組織評價。
3.教學結合創業,激發學生學習熱忱,提升社會影響力。學校成立學生創業領導小組,并設立學生專用創業基金及創業基地。學生成立學生創業小組,由學生創業小組提出申請,寫出項目計劃書,學生創業領導小組審核通過,撥出創業基金,指導學生進行創業。近年成立的學生創業項目主要有盆景制作、草花生產、園林設計、果蔬生產等。從生產到銷售由學生創業小組完成,獲得的收益也由他們支配。這樣大大提升了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度和技能水平,也使學生得到了一定的社會歷練。因此,這項舉措深得學生、老師及家長的好評。
4.校企結合,頂崗實習。學校派出相關專業老師帶領學生到企業學習知識技能,通過在企業學習實踐,全面提升專業技術水平和社交能力,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簡介】張榮妹(1977— ),女,湖南永州人,廣西桂林農業學校高級講師。
(責編 江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