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
【摘 要】本文論述職業院校在開展創新創意作品的實踐教學活動中,應以創新創意作品推動職業院校創新人才培養,通過制訂職業院校創新創意人才培養方案、搭建創新創客平臺、創新教學模式、開展創造發明活動、堅持以學生技能創新為本、堅持與社會實踐接軌等具體途徑,提升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培養創新型技能人才。
【關鍵詞】職業院校 創新創意作品 創新人才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4B-0064-02
當前,我國教育中普遍存在學生創新意識不強、創新人才培養體系不夠完善的問題,尤其在職業院校中創新創意人才的培養還未形成很好的模式,仍受傳統的職業教育觀念和陳舊的人才培養模式影響,普遍存在著培養方向定位不清、創新人才層次區分不明、創新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建設不健全等方面的問題,導致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難以適應國家對創新型人才的要求。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適應國家和社會發展需要,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多種培養方式,形成各類人才輩出、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涌現的局面”。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和教學模式創新相結合,推動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創新是社會發展形勢所迫,社會需要一批批具有創新能力、創新精神、創新意識的創新創意人才。因此,在職業院校的領域中加強對創新創意人才培養的研究與探索很有必要。本文探索在職業教育中改革教學模式,開展創造發明活動,激發廣大學生的創意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提高創新型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從而推動職業院校創新人才的培養。
一、依據專業技能人才成才規律,制訂職業院校創新創意人才培養方案
通常,創新型技能人才的成長規律要遵循“以人為本”的規律來優化成人環境,在強調創新創意技能培養的同時也要強調“育人”,它在一定環境的人為培養下,有規律地走向創新創意技能人才的成長道路。它依據專業技能人才成才規律,促進專業課程改革、專業建設和師生的技能全面提高。職業院校應從培養目標、培養方式、培養制度、教育教學方法以及技能訓練等多方面展開針對性的創新技能人才的培養實踐,加強對技能人才的成長過程分析,遵循創新創意人才成長的特殊性,把握創新人才的培養體系和人才培養目標,從而通過系統的培養工程,培養大批德才兼備拔尖的創新創意人才。因此,職業院校在創新人才培養過程中,要深入行業、企業以分析各專業的人才培養規律,同時結合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及學校的實際情況,培養創新創意人才。
二、搭建創新創客平臺,創新教學模式,以創新創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一)搭建創新創客(學生)平臺,為職業院校創新創意人才培養鋪路。當前,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僅需要一批具有創新創意能力的技能人才,而且需要有發展創新創意的平臺。創客平臺就是一個集集體智慧、展現創新創意的展示成果的平臺。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基本是讓學生按部就班地學習,重視客觀教學,重視職業技術教學,輕創意創造能力的培養。其職業技能培養的方法途徑也是模仿的多、創造的少,把實訓室變成夢工場,為愛好動手、愛好創意制作的學生提供一個固定的活動和交流場所。而創客活動平臺是學生主動參與創新創意實踐,研究跨學科的綜合性項目,共同探討交流,最終形成一個匯聚創意的場所,一個讓想法變成現實的“夢工場”。在實踐過程中,學校不斷拓展課程,將課堂與課外、理論與實操一體化。實際上,“創客教育”是以實驗室——“創客空間”為載體,將課程、教室與生產實踐,課堂與課外融為一體,將傳統的學校封閉式教學變為面向生產實際的開放式教學,以課程知識為基礎,以專業技術的創意應用為核心,以學生創新創意創業培養為主導,引進行業創意專家、企業專家參與創客教學,以創新創意作品項目為主要任務將生產與教學緊密結合,由創客在完成生產創意作品項目的過程中,完成綜合專業技術創意作品。創客平臺的創建,對創意創業技能人才的培養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創新教學模式,以創新創意作品作為教學成果驗收的依據。以學校名義,在學生中開展創新創意作品創作活動,安排專門的創意導師來引導學生創新創意,發揮他們的專業特長,多動手多思考,創作作品,加強各專業的成果展示,以創新創意作品作為衡量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從而使學生能夠全方位、多角度地對待問題,為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意技能奠定基礎,推動教學內容和方式的改革,全面提升創新人才培養水平。同時,開展創新作品的評比,通過評比,不僅提高學生的創新技能水平和培養學生創新創意興趣,而且能將之與創新創意作品的成果驗收結合起來有效驗證職業院校教師教學的水平;同時通過創新教學模式,把創新思想融入教學中,制定有效的創新創意保障機制,確保開展創新創意活動成效,從而培養出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教師和學生。
(三)建設“線上線下”創新作品展館,全面展示師生的創新教學成果。以創新作品成果展示為基點,建設“線上線下”創新創意作品館,使學生的創新創意作品不僅可以在網上展覽館展示,而且可以在校內創意館展示,通過“線上線下”展示各專業各類創新創意作品,讓社會及廣大師生觀賞學生的創新創意作品。同時,通過展覽,學生可以借鑒各類創新作品,加強對創新創意作品的認識與理解,并獲得豐富的共享資源。創新創意作品展覽成為展示創新教學成果的平臺,從而使之成為所有學生“線上線下”借鑒學習的一種有效方式。
三、開展創造發明活動,培養創新型技能人才
在職業院校中開展創新創意發明活動,既可以培養學生對創新發展的興趣愛好,又可以擴展學生的創造發明能力、實現自我。開展創造發明活動,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興趣及思考,對培養創新創意技能人才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啟動創造發明活動,提升職業院校學生的參與度。職業院校可以把創造發明作為教學及學生活動的一部分,把創新教育融入各專業各門課程,每學期開展創新創意活動,開展創造發明系列講座,搭建學生創意發明交流平臺;開展以學生為主的創造發明活動,為學生提供各種展示的平臺;開展創新創意作品評獎,形成人人參與的競賽新模式;充分激發學生創新的活力,尤其在社團中積極調動學生會和團支部的作用,努力為學校營造和搭建開展創新發明活動的良好氛圍和平臺。在活動中學校提供相應的經費保障,教師可深入學生當中聽取意見,結合學生的興趣點制訂活動方案,有效地開展創新發明活動,鞏固學生對參與創造發明活動的積極性。
(二)啟動創造發明活動,鼓勵學生申報國家專利。學校經過評獎,對學生創作出來的一批具有經濟價值的創新作品,專門安排專業導師指導完善,并成立申報國家專利的組織機構,把制作完成的創新創意作品以學校的名義組織申報國家專利,提高學生對創造發明的興趣,肯定他們的創新創意。這不僅可以提高創新作品的社會經濟價值,而且也是對學校培養創新人才的肯定。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然選擇,而職業院校培養創新人才是我國職業教育的根本使命。目前,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創新驅動已成為推動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職業院校應開展各種創新創意的活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改革教學模式,在日常教學和學生活動中引導和支持學生學會創新創意,以創新創意作品為驗收教學成果的成效,讓他們在活動中將自己培養成具有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新時代人才。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陳 良,等.職業院校室內設計專業“工地學校”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20)
[3]陳 良.職業院校室內設計專業推行校企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探索[J].高教論壇,2015(2)
[4]陳 良.中國傳統色彩文化在現代壁畫藝術中的體現[J].芒種,2015(11)
[5]陳 良.高職室內設計專業構建“2+1+1”校企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廣西教育,2014(10)
[6]王 飛.高職創新人才的培養規格及其培養途徑[J].中國成人教育,2010(2)
【基金項目】2016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職業院校‘互聯網+民族技藝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GXZZJG2016A097)
【作者簡介】陳 良(1979— ),男,廣西北流人,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副教授,高級講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教學與職業教育研究。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