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桂燕
【摘 要】本文論述中職學校應用文寫作教學現狀,并以“函”教學為例,通過課前科學設計“任務”、課中自主合作探究、課后任務成果展示與評價等,探索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中職 應用文寫作教學 任務驅動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4B-0089-02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也是比較適用于當前中職教育的教學模式。它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把教學內容變換為一個個任務,學生以探究、互助、自主、合作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完成任務,通過多維互動式的教學手段來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以及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應用文寫作是中職語文課中的重要內容,在這一部分教學中應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能對提升中職學生語文素養和技能起到促進作用。
一、中職學校應用文寫作教材及教學現狀分析
中職學校基本不使用專門的《應用文寫作》教材,應用文只是作為寫作訓練中的一項內容安排在《語文》教材中,沒有系統分類,內容有限,數量不多,導致學習應用文具有局限性;在編寫上,每一類文種只是包含著釋義、作用、分類、格式、體例、寫作要求等,缺乏案例分析。應用文是一種常見的實用文體,政策性和程式性很強,格式呆板、內容既枯燥又單調、結構固定,對學生缺乏吸引力,加上中職生寫作基礎差,導致他們在應用文寫作中更加缺乏學習興趣。
目前,有些中職學校教學上注重專業課忽略文化課,大多數教師對應用文寫作教學也沒有引起足夠重視,課堂教學模式僵化,往往遵循“概念—特點—例文—寫法—練習”的教學程序采用“灌輸式”教學,教學方法陳舊,方式單調、生硬、枯燥,甚至是忽略理論聯系實際,“閉門造車”,紙上談兵,照本宣科。同時,中職生沒有意識到應用文的重要性,又有厭學情緒,在應用文寫作教學課堂上教師往往變成表演“獨角戲”。這種忽視學生的主動參與,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課堂教學,導致教學效果較差。有些學生即使經過兩年的學習,寫最簡單的條據也會漏洞百出,文體毛病明顯。因此,要改變應用文寫作教學的現狀,達到理想的效果,必須在教學方法上有新的突破,善于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能夠提高中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效果的有效的新型教學法。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應用的優勢
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是一種建立在構建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它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把教學內容巧妙地設計隱含在單個的任務中,學生在強烈的求知欲的驅動下,通過對任務進行分析、討論,以分組完成任務的方式領會學習的核心內容,在教師的指點、協助下,在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過程中,找出完成任務的方法,最后通過任務的完成來實現舊知識鞏固和新知識的探索。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中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在探索中學習,教師引導學生學會如何發現問題,如何思考問題,如何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勇于探索、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
在中職應用文寫作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建立在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基礎上。這是對傳統的語文教育方式的根本改變,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教學效果顯著。具體來說,任務驅動教學法具有如下優勢:
從學生學的角度上,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教學,學生在教師為其設計的任務中能夠身臨其境,切實感受到應用文寫作課程的作用和意義,能激發學生全面發揮自身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好地將寫作知識和實踐有效結合起來,將課堂上所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工作中的方法和策略,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加深刻地對問題進行全面分析,進而對問題作出理性的判斷,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有效提高應用文寫作的學習效率,保證學生在實際的工作中能夠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在小組探討和研究過程中,成員之間相互啟發,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積累了團隊協作的經驗,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和團隊協作精神。
從教師教的角度上,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轉變了教師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教師圍繞如何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進行教學,思路更清晰,條理更清楚。同時,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在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過程中,教師主要采用分組教學模式開展學習,在小組工作過程中,教師作為任務完成的指導者,不對學生過多干涉,只是在適當時機對學生進行引導,這樣更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得到有效激發。
三、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實施
中職應用文寫作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以職業能力為課程標準,指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具備基本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技巧,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培養實踐能力、綜合應用知識能力、創造能力。下面以“函”教學為例,探索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實施與應用。
(一)課前:科學設計“任務”,借機搭建平臺。設計好教學任務是實施任務驅動式教學課前準備的重要工作,“任務”是教學質量提升的根本,“任務”設計得好不好直接影響教學效果。任課教師在備課時,首先,對教材要從整體上把握,對“任務”要精心設計、科學編排。因此,“任務”的設計既根據學生文化知識、認知能力、年齡等特點,又要具有趣味性、實用性、可行性。這樣的任務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從過去的厭學轉為愿學、愛學、樂學。其次,教師以可能發生在學生生活、學習、工作中的事例作為任務情境,學生才能身臨其境,使抽象的知識更直觀、更形象,更易于學習與掌握。最后,教師把學習總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并把小目標轉化成一個個“任務”,通過這些小的“任務”來體現總的學習目標。如完成“函”的寫作任務,一是明確完成“函”的寫作這個大任務隱含的知識點(“函”的概念與特點、分類、格式、寫法及“函”的寫作要求)。二是具體明確完成各個小“任務”需要的知識。三是設計教學步驟,指導“任務驅動”教學法順利進行。
(二)課中:自主合作探究,共同完成“任務”。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任務設計進行合理組織,抓住關鍵,把握重、難點,尋找時機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和點撥,學生則在自主合作中學習,突破難點,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1.精心創設情境,呈現任務。根據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作為課堂教學組織者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創設一些對智慧和意志有挑戰性的教學情景,通過設定的教學情境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這種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學生便會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有效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在導入“函”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情境案例:高職院校 A 與兩所中職學校 B、C 是屬于五年一貫制聯合辦學的合作學校,中職學校 B、C 均希望到 A 學校進行交流學習,B 學校給 A 學校擬寫了一份申請書,C 學校擬寫了一份函,但 B、C 學校均都沒有得到 A 學校的回復。這個案例來源現實生活,甚至就發生在學生身邊,這樣的情景案例容易使學生接受。來源于生活的學習情境能激發的學生的興趣、求知的欲望。
2.講究引導策略,分析任務。“任務”是任務驅動教學的核心,給學生呈現任務之后,教師既要根據任務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學習情境,更要引導學生擬訂完成任務的實施方案,擬訂的實施方案必須具有可行性。如上述教學情境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任務:B、C 學校該如何與 A 校溝通?兩校使用的文種是否正確?還是格式寫法不正確?要制訂怎樣的實施方案?怎樣分組?怎樣合作等一系列的問題。通過對任務的思考、分析,學生自然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識,尚欠缺的是什么,對自己及同學的知識狀態有了正確的評價,此時就形成了新的學習需要。
3.引導探究合作,完成任務。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教學環節,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首先,教師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確定組長,協調整組工作的進程。其次,組長對本組成員進行工作任務分配,包括“函”相關資料收集、整理“函”成文并展示成果,并要求在25 分鐘內完成。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運用已學知識圍繞任務進行大膽嘗試、探索。如案例中,經過思考學生總結出:B 校用申請書是錯誤的,因為申請書一般是向上級提出申請;C 校用“函”沒有錯,但“函”的格式與內容不正確。經過同組同學的共同努力完成“函”的寫作。教師在這一環節要扮演好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對知識點進行查漏補缺,不失時機對學生進行提醒和指導,而學生則可以按自主探索、共同協作學習等方式來完成任務,達到學習目的。這樣不但能端正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時間觀念和團隊協作精神,提高了學習效果。
(三)課后:任務成果展示與評價。成果展示是檢驗“任務是否完成?完成得怎樣?”是檢驗課堂教學學生學的成果、教師教的成效。因此,在任務完成后對成果的展示和評價非常必要。
1.任務成果展示。任務完成后,評選出本組寫得最成功的“函”,并作為代表進行成功展示。通過成果展示一方面可以檢測學生任務完成情況,另一方面能讓學生體會到合作過程的樂趣及成功的喜悅,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
2.教學效果評價。首先,學生自評和互評,任務完成后利用 3 至 5 分鐘,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一是學生對自己在完成任務過程獲得的知識與技能、投入與貢獻進行客觀評價;二是同學之間互評,讓學生認識到自己與同學之間的差距在哪里、優勢在哪里,取長補短,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應用文寫作的技巧。其次,教師點評總結。教師評價過程中既要針對學生應用文寫作作品的分析評價,也要對學生在實施教學任務活動中的參與度、表現和收獲進行評價;評價過程中既要指出學生在實施任務中存在的問題,也要及時進行鼓勵和表揚,這樣能培養學習興趣及激發競爭意識,增強集體榮譽感。
總之,任務驅動教學法運用于應用文寫作教學之中,能夠讓學生在真實的任務驅動之下通過探索、協作掌握各類應用文的寫作技巧,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最終實現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林小燕.職業院校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困惑與對策[J].浙江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08(1)
[2]朱桂玲.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湖南農機,2013(5)
[3]張金英.應用文寫作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張恩華.任務驅動教學法初探[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3)
(責編 江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