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群
摘 要:高校政工干部作為高校教職工中的重要群體,在對大學生教育和培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政工干部,在實際工作中只有勤于學習,不斷增強自身素質,不斷實踐幫助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心系學生幫助學生度過各種難關,勇于創新,善于抓住時代脈搏,才能不負崗位之重任、社會之期待。
關鍵詞:高校;政工干部;學生工作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一、勤于學習是做好學生工作的“加油站”
政工干部是高校教職工中的重要群體,在學校改革與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當今信息化時代,各類信息的快速更迭,使得廣大高校政工干部不得不及時學習并更新以往的知識,才能適應當前環境和信息條件下的學生工作,提高教育和管理質量。
1.只有勤于學習,才能把好學生工作的“方向盤”
作為本單位學生工作領航者的政工干部隊伍,要想緊扣時代脈搏、把好育人方向,學習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渠道。通過對政治理論、政策法規、時事熱點的學習,政工干部能在復雜的國際局勢和紛雜的社會現象中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把好正確的育人方向,帶領青年學生緊跟黨的步伐,緊隨時代要求,培養政治合格、思想優良、素質過硬、能力突出的新時代青年大學生。
2.只有勤于學習,才能掌握學生工作的規律
學生工作有較強的規律性,不同性別、不同年級、不同群體、不同環境、不同經歷的學生,其對事物的認識、對問題的見解都不盡相同,但相同的群體對問題的看法卻較為類似。另外,每年相近時間段也會有類似的工作內容,這就需要學生工作者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總結,找出工作的相似性,把握規律,避免工作的迷惘和盲目。
3.只有勤于學習,才能當好青年學生的引路人
高校政工干部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關鍵時刻的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都能夠給學生帶來無盡的慰藉和無窮的力量,而這些話語的含金量和眼神的分量的基礎是政工干部的淵博學識,因此高校政工干部必須不斷學習。
二、心系學生是做好學生工作的“動力源”
責任是一盞航燈,能指引人們朝向正確的方向前行;責任是一座天平,能稱出生命價值的輕重;責任是一片沃土,能長出勇氣、智慧和力量的大樹。青年大學生作為高校政工干部的工作對象,其健康成長成才則是政工干部沉甸甸的責任。
1.學生是高校生存之“根”
學生是一所學校得以存在的“細胞”,“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與學校的成長與發展息息相關。作為高校政工干部,應時刻把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擺在首位,通過悉心培育的一屆又一屆學生的成長成才、“開花結果”,來彰顯學校的辦學特色和社會影響力。
2.育人是教師立業之“基”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作為教師隊伍中的一個重要群體,政工干部的任務則是做好育人工作,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在看到學生從困境中走出來,在看到學生小有成就取得佳績時,在看到學生學有所成踏上工作崗位為社會作出貢獻時,也是高校政工干部職業價值和人生價值得以體現時。
3.愛生是學生工作之“魂”
愛生就是在思想上把學生的小事當成自己的大事,把學生的困難視為自己的困難,帶著深厚感情,滿腔熱忱地為學生排憂解難;在感情上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當作自己的弟弟妹妹,當作自己的親朋好友;在工作上從學生的視角去觀察、去分析,掌握其所想所需,并針對性開展相關工作;在生活上給其關愛和幫助,助其渡過難關,使其感受到學校大家庭的溫暖。
三、不斷實踐是做好學生工作的“大舞臺”
“道雖邇,不行不致;事雖小,不為不成。”學生工作更是如此,任何好的思路和想法不在實踐中落實也只是水中月、鏡中花。
1.通過“三觀”教育,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
在實踐中,政工干部應通過不同方法和途徑使學生正確思考和對待人生中面臨的榮辱、得失、貧富和如何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和社會的關系,以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為抓手,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2.通過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傳承民族精神
愛國,是每位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傳承民族精神則更是青年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實踐中,以重大節慶日、紀念日為契機,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為載體,喚醒學生內心深處的愛國情操,點燃學生的愛國激情。在紛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中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則是高校政工干部光榮而艱巨的使命。
3.通過公民道德教育,規范學生的行為
通過不同的載體和手段對學生進行公民道德教育,使其在思想、言行上符合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為其將來成為一個人格完善、遵紀守法、言行規范的新時代合格公民奠定堅實基礎。
4.通過綜合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名合格的大學生除了應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應在思維能力、動手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身心素質等方面有所發展,而政工干部則正是以不同的學生組織為平臺,以各類學生活動為載體,促進廣大學生在以上方面進行鍛煉和提高,以促進青年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勇于創新是做好學生工作的“強心劑”
創新,是在人跡罕至的荒山原野中辟出新的道路,是在布滿暗礁險灘的浩瀚江海里探索出新的航道,是在人們前所未聞或視而不見的時空中摘取新的花朵,更是做好學生工作的一支“強心劑”。
1.培養勇于創新的意識
創新并不是對原事物的一概否定,而是在繼承原事物的基礎上結合本單位、現階段實際,在工作內容、方式方法、體制機制等方面找出更加符合實際的解決問題的方案。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大學生對信息的大量獲取,高校政工干部只有擁有勇于創新的意識,才能在實際工作中提供新手段、開辟新天地,從而保持學生工作的朝氣與活力。
2.樹立勇于創新的精神
從某種程度上講,創新是一種革新、是一種蛻變,但其過程卻是一種磨煉,要想打破舊框框、跳出舊思維、想出新辦法、走出新路子,這都是對工作能力的一種考驗和檢閱。作為高校政工干部,隨著社會對大學生需求的發展變化和大學生對自身發展的多元化需求,只有自身樹立勇于創新的精神,才能找出更加適應學生需求的實踐平臺,才能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
3.做出勇于創新的行動
僅僅具備勇于創新的意識、擁有勇于創新的精神還遠遠不夠,只有把創新體現于實踐中、落實到工作上才能稱得上真正的創新。高校政工干部應通過調查研究,找出符合本單位、現階段實際,制定并落實具有前瞻性、先進性、切實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服務的新舉措,并堅韌不拔、鍥而不舍地實施,才能真正培養出學生滿意、家長滿意、社會滿意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劉衛俠.論新時期政工干部素質建設[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6).
[2]仇道濱,夏 青.論高校學生政工干部隊伍建設的著力點[J].山東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