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華
摘 要:作文是一種技能,意欲在實踐中反復練習。多寫能不斷地提高兒童的習作能力。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教學內容隱藏于文本之中。利用好文本,在閱讀教學中進行寫話的訓練顯得尤其重要。
關鍵詞:寫話;文本;低年級
低年級孩子的說話寫話教學,是語文作文教學的基礎階段。《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從低年級就開始強調寫話訓練。提倡孩子們不拘形式地寫出喜聞樂見的事和自己的感受。崔老先生指出,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教學內容隱藏于文本之中。因此,利用好文本,在閱讀教學中進行寫話訓練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教師,我們要認真鉆研教材,做開發教學資源的有心人,以教材為中心,深入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寫話訓練點,讓低年級寫話變得扎實、生動。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巧借課文插圖,鼓勵大膽寫話
低年級的學生正處于作文起始階段,他們不善于選擇寫話的內容,這就需要教師來給他們“找米下鍋”。我們的教材中就有大量的精美插圖,這些插圖,生動有趣,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教材,而且為練習說話寫話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是不可忽視的教學資源。我們要善于運用課文插圖,有目的地精選文本中趣味性強、貼近孩子們生活的畫面,訓練寫話。
比如,在教學《小柳樹和小棗樹》一課時,我讓學生借助課文插圖,進行寫話訓練。孩子們的寫話十分精彩: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小柳樹和一棵小棗樹。小柳樹對小棗樹說:“喂,小棗樹,你看你,身子光禿禿的。你看看我,長得多漂亮呀!”小棗樹沒有說話。秋天到了,小棗樹結了許多又大又紅的棗子,小柳樹什么也沒結,她想小棗樹一定會取笑我的。但是小棗樹并沒有這樣做。有一天,她問小棗樹為什么不嘲笑她呢?小棗樹說:“雖然我能夠結出果子,但是到了夏天,人們能在你下面乘涼。我們各有優點,怎么能嘲笑你呢?”小柳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盡管低年級的孩子詞匯量很小,但是有了插圖作為依托,便有了說的內容。以插圖練說,既能與學習內容有機結合,加深學生的印象,又增加了趣味練“說”機會。從不同的角度讓學生拓展插圖的外延,豐富了語言的積累,提高了表達能力。
二、仿寫課文,豐富寫話語言
模仿在第一學段寫話指導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模仿是學生學習技能的基本手段,也是他們形成寫話能力不可或缺的橋梁。
1.優美語句仿一仿
我們的教材是學生練習寫話的一塊沃土。低年級寫作教學的重點是詞句的訓練。新教材中,許多課文語言優美,富有特色,是學生學習語言表達的好例子。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捕捉美文佳句,及時加以揣摩、仿造,引導學生在仿寫中發現和掌握各種句子的搭配關系以及句式的特點,有效建立句子的概念,提高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秋天的圖畫》一文時,課后有一道練習題,要求學生仿寫句子:“葡萄架上掛著( ),露出( )?!边@樣的句式初看是很簡單的,事實卻是調動了學生的積累,是引發學生表達的學習點。在教學中,我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秋天果園里碩果累累的畫面,再請學生談談自己心中的秋天,學生爭先恐后地舉起了小手,個個興奮不已。此時,我用極具感染力的話語激起學生的興趣:“讓我們也來當一回小詩人,描繪一下我們心中的秋天吧!”孩子們個個躍躍欲試。瞧!如詩般的語言從他們的筆尖流瀉出來:“高粱公公紅著臉,像喝醉酒的老公公?!薄芭峙值慕圩幼谥︻^,像一個個胖皮球?!薄鞍謇醺绺邕珠_了嘴,露出巧克力一樣的大板牙”“玉米姐姐好怕熱,露出一顆顆黃珍珠。”……依托文本創設情境,既降低了寫話的難度,使寫話不再成為苦差事,又訓練了學生的語感,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寫作打不了良好的基礎。我堅信,長此以往,學生的語言將是豐富多彩的,處處流淌著靈性的。
又如,在教學《泉水》一課時,文中有這樣的語句:泉水流進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著瓦罐來打水。泉水說:“來吧,來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這段描述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體現出了泉水的靈活生動。然后,我引導孩子們用擬人的修辭方法,進行仿寫。有的孩子寫道:
梨子黃了,我來到果園,梨樹說:“來吧,來吧,我的梨子很甜很甜?!庇械恼f:“泉水流到了菜園,茄子打著紫色的小燈籠。泉水說:來吧,來吧,我的水很清很清,正好給你解解渴?!边@些仿寫,不但鍛煉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而且讓孩子們領略了創作的愉悅,提高了寫話水平。
2.精彩語段寫一寫
教材中的很多精美語段,同樣蘊含著典型的語言現象,它也是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的藍本。教師要幫助學生精心選擇具有價值的精彩片斷,引領學生模仿別人的方法,去說自己的話。
在教學《四季》一文時,我引導學生模仿文中已有的形式,試著自己編寫《四季歌》,孩子們一下子興趣高漲,小詩人誕生了:
油菜花黃黃,它對蝴蝶說:“我是春天?!鼻嗤苓蛇桑鼘扇~說:“我是夏天?!?/p>
蘋果紅紅,它對田野說:“我是秋天。”雪花朵朵,它對梅花說:“我是冬天?!?/p>
又如,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春雨的色彩》寫的是小燕子、麻雀、小黃鶯在田野里爭論“春雨是什么顏色”的。教材當中爭論部分都以相同的格式出現。先是自己的觀點,再說自己的理由。我在總結課文句式的基礎上問:你認為春雨是什么顏色的呢?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學生會說,春雨是五顏六色的,春雨是黃色的等。我提醒學生,爭論時僅僅說出自己的觀點是不夠的,還需要像小燕子、麻雀、小黃鶯那樣說出理由。于是學生這樣寫道:
杜鵑鳥說:“春雨是白色的。你們看,春雨落到梨樹上,梨花白了。春雨澆到白玉蘭上,白玉蘭也白了。”
小黃鸝說:“不對,春雨是黃色的。你們瞧,春雨灑在迎春花上,迎春花黃了。春雨落在蝴蝶花上,蝴蝶花也黃了?!?/p>
小朋友說:“不對,不對,春雨是彩色的。你們看美麗的公園,那兒百花齊放,五彩繽紛的花都開了。又是一個五光十色的春天?!?/p>
春雨聽了大家的爭論,下得更歡了。有了語言藍本的模仿,孩子們的語言也流淌著動人的魅力!
三、續寫課文,趣味寫話
低年級的教材選用了不少寓言、童話故事。教師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學生思維想象和語言表達相結合,激發學生寫話的興趣,降低寫話難度。
例如,教學《井底之蛙》時,我在課文的結尾處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說一說后來青蛙跳出水井以后來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美麗的景色?他會對小鳥怎么說?學生馳騁著自己的想象,續編了一個個內容不同的精彩小故事。如:青蛙剛跳出井口的一瞬間,他傻了眼,原來外面的天空這么大,大得一眼都望不到邊,地多么寬,青蛙站在那里顯得這么渺小,它興奮極了!順著彎彎的小路向前跳去,小路兩旁綠樹成陰、鮮花盛開,多么美麗的田野??!它看得眼花繚亂,美麗的田野上,有高高的大樹,有綠油油的小草,有五彩繽紛的小花……學生的想象特豐富,寫話語言也很是精彩!
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讓我們以文本為突破口,開發寫作資源,將讀寫有機結合起來,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進行寫作訓練,一定會有“柳暗花明”的驚喜。走進文本,抓住美的瞬間,用美的語言創造美的意境。俗話說:“功到自然成?!蔽覀冎挥衅綍r多積累“功”,才能有所“成”。“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睂W生只有通過長期訓練,才會有“下筆如有神”的輕松與自如。
參考文獻:
[1]李保初.閱讀教學淺論[D].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01.
[2]楊成章.作文教學原理[D].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09.
[3]鐘為永.寫作教學心理學[D].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