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霞
摘 要: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英語教學的基本目標,也是提高學生能力的基本方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采用恰當的方法進行課堂教學,既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符合新課程改革提出的“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也可以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真正實現英語課堂的高效教學。主要提出了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策略
初中英語是學生要學習的一門重點科目,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英語不僅是一門課程,更是一門語言。學生只有對英語學習充滿濃厚的興趣,在平時的學習與生活中積極地使用英語,他們的英語素養才能得到切實的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才能真正地有所保證。英語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采用多種方式進行精心的設計與教學,從而使英語教學質量得到提升,真正實現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保持學習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保持學習熱情的動力來源。在初中英語課堂學習中,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只有對英語學習產生了興趣,學生才會自然而然地投入英語課堂的學習與活動中,才會對英語學習充滿期待與信心。因此,教師在設計英語課堂教學時要投其所好,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出發引入教學,將他們的學習興趣充分地激發出來,從而真正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時,教師就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出示一些可愛的動物,然后讓學生一邊觀看圖片一邊用英語讀這些單詞,在學生熟悉了這些單詞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對話問答,如:A: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B:Monkeys. A:Why do you like monkeys best?B:Because theyre clever.通過這樣的對話練習,學生既使用了英語,又熟悉了英語句式,增強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從而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保證,為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礎。
二、教給學生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好的學習方法可以使學生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也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英語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有些學生由于沒有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在進行英語學習時往往事倍功半,導致最后的學習結果事與愿違。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英語學習習慣與學習能力的培養。
首先,教師要堅持讓學生聽寫并閱讀英語。由于英語課堂的教學時間有限,如果教師全都檢查學生的學習成果,那么課堂上的寶貴時間就會被浪費掉。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并在每個小組中選出一名小組長,教師可以布置課下的聽寫或者閱讀任務,由小組長負責檢查組內成員的完成結果,這樣既節約了課堂上的時間,又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
其次,教師要注重精講精練。英語練習是鞏固并加深學生所學知識的主要途徑,但是大量的、頻繁的練習題講解會占據課堂的時間。因此,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選取幾個經典的題型進行講解,并引導學生對句子成分進行分析,滲透語法等,從而使學生在自己做題時也可以這樣分析,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使其掌握英語知識的本質。
最后,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肯定、鼓勵學習積極的學生,對學習態度消極、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要給予批評與期望,從而刺激學生的內心,使他們懷著濃厚的興趣與積極的心態進行英語學習,從而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三、注重勞逸結合,實現寓教于樂
英語學習需要學生全身心投入,而由于人類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有限,這就使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很難整節課都全神貫注地投入其中。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引入一些游戲元素,放松學生的身心,使其在愉悅的氛圍中進行積極的學習,如在教學了20分鐘后,教師可以播放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歌曲,使學生在輕快的音樂中復習所學的單詞與句子,活躍學生的思維,從而真正實現英語課堂的寓教于樂,切實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
總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英語教學的基本目標,也是學生豐富英語知識與提升技能的主要方式。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及時地引導學生,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在因材施教的基礎上注重寓教于樂,從而切實保證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打造高效的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1]袁君.物聚于所好: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培養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興趣[J].學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8).
[2]楊燕芳.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的方法[J].學周刊,2016(1).
[3]黃婧.“學—教—練”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課堂的應用[J].現代婦女(下旬),201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