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月
摘 要 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當代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高校工作的核心工作之一。本文結合95后大學生的特點和地方工科院校的實際,探索加強和改進地方工科高校學生政治引領和思想引導工作的對策。
關鍵詞 95后 思想行為特征 不足 對策
當今經濟和社會發展迅速,高校已從傳統的“象牙塔”演變成社會的開放場合。成長于這個時代的高校主力軍—95后大學生,有著鮮明的代際特征。作為高校教育管理者,認真研究工作對象,調整工作思路和方法,才能使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成效,實現育人目標。
1地方工科院校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特點
“95后”大學生有其自身的代際特征,逐步成熟的網絡技術和急劇變革的社會環境都對這個群體有較大的沖擊力和影響力。一般而言,地方工科院校具有地域性、男女比例失衡、人文基礎薄弱等特點,這些因素一定程度影響學生思想行為特點,突出表現以下兩個方面:
1.1思想方面體現出矛盾性、現實性、復雜性的特點
從政治觀來看,學生普遍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信心,也較為關注社會的負面信息;平時對政治事件保持關注,而對現實政治性活動表現冷漠;對于黨員身份滿懷渴望,入黨動機卻功利復雜。從價值觀來看,工科學生一般更為理性現實,對自我和事的關注遠大于對集體和人的關注。從心理健康狀態來看,體現出耐挫抗壓力差的特點。一旦遇到學業、愛情、同學關系等方面的困難時,非常容易心理崩潰。
1.2行為方式呈現出差異化、網絡化、分層分化的特點
從自我管理來看,體現出普遍能力不足與差異性并存的特點。缺乏獨立生活和自我約束能力、注重個人享受等普遍存在。也體現出差異化特點。一般,學生干部相對普通學生,女生相對男生自我約束力明顯高出不少。從人際交往來看,體現出網絡化虛擬化的特點,學生新媒體溝通的活躍程度與現實交往的低頻次形成鮮明對比。
2地方工科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對學生主體的調研把握相對欠缺,教育工作針對性不強
一是缺乏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情況系統的調研平臺以及動態監控機制,教育缺乏科學性;二是思政理論課改革步伐緩慢,教學內容、課程設置還不完全切合當代工科學生特點;三是第二課堂活動創新形式固化,學生參與熱情不高。
2.2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力度不夠,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不足
一是學工隊伍配備不足情況普遍存在,高輔導員生師比導致思政工作不夠細致;二是學工隊伍學科背景復雜、人文基礎有待增強,教育、管理、服務等多種教育載體滲透融合不夠;三是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在運用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意識不強、能力不足。
2.3高水平講座報告和文藝活動匱乏,校園文化活動層次不高
一是地方高校地理位置相對劣勢,工科背景又導致人文資源稀缺,相關的高水平、高層次的人力和物力資源很難引進;二是學校本身藝術師資匱乏,內涵式、精品化的校園文化活動相對較少;三是學生自發開展的娛樂性活動多而學校規劃引導的理論啟發性活動少。
3加強和改進地方工科高校學生政治引領和思想引導工作對策
3.1注重思想引領,挖掘校園文化內涵占領思想高地
一是深入組織各類形勢政策教育和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報告會、座談會、演講比賽等形式開展等各類形勢政策教育活動;二是依托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等主流平臺,提高大學生骨干、團學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增強其在廣大青年學生中的引領作用。三是加強網絡思想政治引領,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挖掘身邊微典型,傳遞校園正能量。四是開展各類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學生精神生活。
3.2注重習慣養成,外部督導與自我約束共促學生成長
一是外部督導,運用雙向激勵引導學生自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正向激勵維度,推出先進學生、班級、寢室評比辦法和活動,積極選樹榜樣。從反向激勵維度,加強違紀學生處理力度,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學生。二是自我管理,提高學生在習慣養成中的主體作用。加強學生組織在學生中的管理與服務功能;加強學生模范和干部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典型的示范帶頭作用;通過編印發放學習資料提升學生明辨能力和綜合素養;推動朋輩互助項目,通過黨員服務工程、導生工程等,推動學生自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3.3注重心理調適,塑造學生陽光心態樂觀面對人生
一是強化廣大師生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意識,著力構建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強化全員育人氛圍。二是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三是著力提升咨詢服務質量,全面提高危機干預的科學化和專業化水平。進一步做好預約、值班、咨詢、反饋、督導和檔案管理等各種制度。定期組織專業人員對心理咨詢案例進行質量分析。
參考文獻
[1] 孫麗璐,曾飛揚.汪韶源 大學生社會適應力模型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20-22.
[2] 張紅,吳迪明.工科大學生網絡成癮的原因分析及戒除對策[J].社科縱橫,2014(12):168-170.
[3] 陳向凡.基于“95”后大學生特點的輔導員工作新思路探究[J].文教資料,2014(34):97-98.
[4] 呂游.史向軍.增強“95后”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實效性需要把握好的幾個問題[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6(5):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