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露 王靜

選取2006年到2015年河南省各縣市的常住人口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河南省常住人口的空間分布格局,運用重心模型利用ArcGIS空間分析功能,計算出河南省2006年到2015年各年份的人口重心,分析人口重心移動變化軌跡,得出結論:從2006年到2015年,整體上河南省人口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動。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區域差異受到關注,作為區域差異要素一人口,研究其空間分布對于研究區域差異,實現區域人口經濟協調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對于人口空間分布的研究,不同學者研究層面是不同的,國內學者從全國,城市群等地理尺度下,采用人口分布結構指數等方法研究,而對于區域內部之間的差異性研究涉及不多。人口重心的研究最開始側重于重心的測算,測度其運動發展軌跡,來研究人口在空間上的變動問題。本文借鑒已有研究成果,選取河南省各縣市最新數據,分析人口空間分布格局研究其內部差異,計算人口重心分析河南省人口重心移動的變動軌跡并得出相關結論。
研究地區概況及數據來源與處理
河南省作為中原地區人口大省,截止2016年底,區域面積16.7萬平方千米,人口9532.42萬人,內部各地區之間人口空間分布變化存在著較大差異,大部分人口主要分布在東南地區,西北地區面積大卻人口少。因此在中部崛起戰略以及打造鄭州國家級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下研究省內人口空間變化及重心轉移,對實現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006~2015年間部分地區進行撤縣并市,為實現研究區域數據一致性,以2010年行政單元為基礎對其他年份行政單元進行調整。本文所使用的常住人口來自相關年份的河南省統計年鑒。
河南省各縣市人口變化概況分析
選取2006年、2010年、2015年數據進行比較分析,計算2010年與2006年、2015年和2010年常住人口變動數量,利用ArcGIS在地圖上對各縣市常住人口變動量進行分類標注。分析可得:2006~2015年這10年間18個直轄市區的常住人口數量大部分是增加的,這與其城鎮化進程速度加快有關;市轄區周邊郊縣的常住人口數量也在增加,這與地級市的城市化進程及經濟吸聚力是分不開的。從空間上整體來分析:中原城市群9城市的常住人口數量增加;傳統農耕區的黃淮四市常住人口數量呈現減少趨勢。
河南省人口重心遷移變化分析
河南省人口重心移動軌跡分析。采用上述方法計算河南省2006~2015年人口重心坐標,進而統計2006~2015年人口重心規律。河南省人口重心位于東經113.83。以東,北緯34.070以北。而且人口的重心轉移分為兩個階段,2006~2009年為第一階段,2010~2015年為第二階段。在第一階段,人口重心轉移幅度較小,移動方向基本上是向北移動;第二階段,移動幅度較大而移動方向也有所改變,向西北方向移動,影響第二階段人口移動的原因主要經濟因素所造成,常住人口向中原城市群以及經濟發達地區轉移。
市轄區及其周邊郊縣常住人口增加幅度較大,人口集聚能力強。省域邊緣縣市人口的吸聚能力也比較突出;河南省人口分布東西差異減小,南北差異有擴大;從2006~2015年十年間,河南省的人口重心整體上向西北方向移動,而在2013年以后向偏東方向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