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全生
摘 要:思辨能力即批判性思維能力,是“運用恰當的評價標準,進行有意識的思考,最終做出有理據的判斷”的能力。從20世紀開始,國內外研究者對于受教育對象思辨能力的培養問題給予了高度關注。一些國外研究者將思辨能力視為高等教育過程中,教師必須使學生所具備的一項關鍵能力。而當前我國高職英語專業對于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尚存在欠缺,因此值得英語教師加以探索和研究,本文就此話題進行闡述。
關鍵詞:高職 英語專業 思辨能力 培養
從內涵層面來看,所謂思辨能力包括了邏輯推理能力、批判能力等,對于大學生而言,通過思辨能力的養成,能夠讓他們在社會生活中不會人云亦云,能夠以理性、審慎的態度去看待和思考問題,進而得到自己的答案;同時,通過思辨能力的養成,亦有助于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但是思辨能力的發展在國內高等教育中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目前幾乎還沒有高校將思辨能力列為大學生必修課。部分研究者認為,當前國內大學生的思辨能力現狀值得擔憂,因缺失這一關鍵能力,大學生在日后的升學、求職、就業、家庭等問題上將遭遇諸多困難。對于英語專業的大學生而言,是否具備思辨能力,直接關系到其英語知識學習的有效性。鑒于此,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當注重對學生思辨能力的系統性培養,以便提升其語言學習的效度,進而使其人文素養得到提升。
一、思辨能力培養的必然性
思辨能力培養的必要性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分析:一方面是可行性,即思辨能力培養有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一方面是必要性,即當前高職英語教學中欠缺對思辨能力的培養。
1.思辨能力培養有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近年來,人才市場對外語類專業人才的需求在逐漸轉變。不論是本科生還是專科生,如果只有單純的語言上的優勢或者簡單的技能,已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畢業生只有擁有較強的綜合素質,才能很快適應崗位需求。而思辨能力考驗的是大學生的思維水平、思考能力、表達能力、質疑能力、創新思維等,這些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才能切實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大學生順利走上工作崗位,適應崗位需求與時代的需求。
2.當前高職英語教學中欠缺對思辨能力的培養
當前,高職英語教學中更注重對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和專業方面的英語教學,教學目標主要放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等基本語言技能上,課程圍繞這些技能設置,評估方式主要是各種英語等級考試,而對于學生的思辨能力培養則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教師忽略了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的思想無法得到有效提升,甚至思維逐漸固化、僵化,不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高職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思辨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高職英語專業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方式
高職英語專業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方式有很多,筆者認為,教師需要夯實學生語言功底,啟發學生多維度思考,通過閱讀和課堂提問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1.夯實學生語言功底
高職英語專業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抓好學生的基本功,夯實學生的語言功底。因為學生只有語言功底扎實,有一定的英語水平,才能在此基礎上進行思辨能力的培養,語言功底是思維能力培養的根和土壤。無論是在語法,還是在詞匯教學上,教師都應該以學生的語言基礎為本,不斷加以鞏固,循序漸進,逐漸在此基礎上發展學生的思辨能力,促進學生思辨能力的發展。
2.啟發學生多維度思考
思辨,簡單來說,包括了兩個方面的內容——思考和辨析,其中思考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多維度思考,更是思辨能力的重要培養途徑。為此,教師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應該不斷啟發學生多維度的思考,點燃學生的求知激情,讓學生能夠主動去探索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一定的思辨能力。為此,教師可以嘗試引入開放式教學(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討論和探究開放式話題)、活動式教學(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設計并實施一系列的教學活動。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學生是活動的參與主體)和探究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突破陳規,勇于創新),這些都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多維度地思考和探究,從而獲得屬于自己的認知,獲得能力的培養與思維能力的提升。
3.通過閱讀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從英語教學的角度來看,閱讀教學是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通過閱讀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夠洞悉閱讀素材的創作主旨、中心思想、行文之間的邏輯順序、上下文之間的關系等。可以說,此種能力對于英語專業學生而言,在于使其養成邏輯推理與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唯有具備此種能力,方能夠使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獲得提升。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開展英語閱讀活動,引導思辨性閱讀活動開展,開啟學生的思維和智力。除此之外,每一篇英語演講都是一篇好的閱讀素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英語精彩演講,進行評價,在演講中提高思辨能力。比如下面這幾篇著名的英文演講,便可以拿來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反思:Houston Ministerial Association Speech,Inaugural Address,1976 DNC Keynote Address,Pearl Harbor Address to the Nation,Shuttle “Challenger” Disaster Address.
4.通過課堂提問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在教學環節,教師應當對學生敢于拋出不同見解的行為加以肯定和鼓勵,便使學生在民主交流的課堂氛圍之下,產生積極向學的意識。同時,教師的肯定與鼓勵也能夠使課堂氛圍不再一潭死水,而是充滿了思辨的氣息。為達成這一目的,英語教師首先應當創設平等交流的課堂氛圍。其次英語教師應當充實自身知識儲備,以在學生提出不同見解時能夠做到游刃有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擔負重要的答疑和引導提問的作用,教師要能答疑,就必須對相關的內容了解比較全面、比較深刻;要想充分引導學生提問,還需要以相關知識為中心,做到旁征博引。三是教師還需在課堂教學前給學生布置好工作任務,安排學生去做好相關的資料收集等工作,以便在課堂上隨時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讓學生更好地參與課堂質疑和提問。
三、小結
筆者從思辨能力培養的必然性入手,就高職英語專業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方式展開了分析與探究。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端正對于學生思辨能力培養的態度和認知,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和嘗試,發現更多、更有效的培養學生思辨能力的方法,并加以推廣和應用,從而切實提高高職學生的思辨能力。
參考文獻:
[1]常俊躍,高璐璐.英語專業初始階段系統開設“主題式”內容依托課程對學生英語語言發展的影響[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09(1).
[2]黃源深.英語專業課程必須徹底改革——再談“思辨缺席”[J].外語界,2010(1).
[3]文秋芳,趙彩然,劉艷萍,王海妹,王建卿.我國外語類大學生思辨能力客觀性量具構建的先導研究[J].外語教學,2010(1).
[4]常俊躍,劉曉蕖,鄧耀臣.內容依托式教學改革對英語專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發展的影響分析[J].中國外語,2009(3).
(作者單位:廣安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