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千年文明演化以及積淀而成的,包含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能夠有效彰顯中華民族的精神以及文化風貌,推動歷史的發展,同時對當代的各個領域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力。當代大學注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提升高校教育質量,全面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為國家發展建設創造良好文化氛圍的有效途徑。尤其是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做出講話并且對其進行深層次剖析后,當代高校更需要深刻思考如何在學校教育當中引導學生有效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關鍵詞:大學;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高校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也是文化傳承與發揚的重要陣地,在這一工作的實施方面有著巨大的優勢以及責任。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對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作出了深刻的闡述和分析,為了更好的推動高校教育的發展,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文化素質,使得他們能夠更好的投入到國家建設當中,成為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當代大學需要積極的對文化傳承與弘揚策略進行探討,讓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繼續迸發勃勃生機。
一、當代大學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
(一)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含了國家、社會、個體這三個層面所要遵循的價值準則,其中的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發展當中培育而成,可以說是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積淀,更是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中的道德規范以及為人處事的要求有著極大的契合性。從這一層面上看,傳承以及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有效的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以及內化。習近平總書記也在自己的講話當中明確指出這一觀點,要求要堅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核心價值觀的根本所在。
(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
國家治理體系國家治理體系包括國家在各個領域的制度安排,推動其實現現代化的發展,可以說是國家改革深化的重要目標,而要確保這一目標達成必須要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支撐。究其本質而言,國家治理體系是在民族土壤當中扎根生長起來的需要和我國的傳統文化相適應和相協調。對此,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國家治理體系的選擇是在我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之上發展而成的,加強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以及弘揚,能夠促進國家治理體系的完善以及現代化發展水平的提高。
(三)有效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文化軟實力在國家軟實力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經濟全球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環境下,文化軟實力在國家發展當中的作用更加不可忽視,成為支撐國家綜合實力的動力所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當中所強調的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可以說是國家最為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并對其水平以及質量產生絕對性作用。因此,我國必須要從根本上意識到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并將其作為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有效途徑,展示我國文化的魅力以及內涵。
(四)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新時期開創的,可以說有著非常堅定以及厚重的現實基礎,但是仍然不可忽視其包含著濃厚的文化意蘊,從中能夠明確的看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烙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以及發展的堅實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當中也對會議內容進行了闡述。他表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際上是對5000多年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因此,必須將它的發展和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發揚結合起來,并不斷的從傳統文化當中吸收營養,使得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能夠越走越寬闊。
二、當代大學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傳統文化資源
高校承擔著挖掘以及保存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重要責任,這也是其定位以及功能所決定的。同時,高校在這一方面也有巨大的優勢和良好的環境條件。因此,高校要深入挖掘傳統文化資源,結合自身優勢和文化傳承的需要來提出有針對性的策略。第一,高校要注重對校園精神載體的分析和研究,主要包括校風、學風、辦學觀念、校園文化等方面,進而在其中凝聚以及發揚中華傳統文化資源,有效結合高校的教育實際以及時代的特征來展開傳統文化資源的挖掘以及研究,并將優秀的研究成果應用到與校園精神相關的領域,彰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第二,高校要注重革新自身的教育思想,凝聚傳統文化的研究人員,并構建一個高素質的傳統文化研究隊伍,為其提供系統完善的制度保障,給予資金的支持以及激勵,使得他們能夠進一步的挖掘傳統文化資源。第三,高校要加強對硬件文化機構的構建以及完善工作,以便能夠將搜集和挖掘到的傳統文化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以及整理,使其能夠充實到高校的文化機構系統當中,充分發揮傳統文化資源的應用價值,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目標。
(二)構建傳統文化教育機制
沒有傳承也就沒有發展,這是對傳承和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重要性的一個直觀闡述,但是當前高校在這一方面的工作還存在極大的不足,受到西方文化以及價值觀的影響較大。為了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高校必須注重構建符合高校自身教育要求和學生長遠發展目標的傳統文化教育機制,促進傳統文化資源的有效傳播。第一,高校要注重優化課程體系,并且要提高傳統文化內容在課程系統當中所占的比例,強化對學生傳統文化素質的培養和鍛煉,加強對經典傳統文化的傳播。第二,注重挖掘以及實施典型教育,也就是要加強對大學生的了解,從他們這個隊伍當中凝煉先進典型人物、事跡以及行為背后體現出的傳統文化精神內涵,有效發揮榜樣的作用,使得大學生能夠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更加的自覺主動。第三,在傳統文化教育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細致的把握文化精神以及內涵,同時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以及當今的時代,將社會現實事件融入到傳統文化教育環節,使得學生能夠更深層次的理解其精神,并且能夠將其真正落實到自身的實踐當中。
(三)健全傳統文化教育模式
高校承擔著培養優秀人才的職責,而在人才培養以及教育的環節當中,德育處在基礎地位,更是人才培養的前提條件,首先需要將學生培養成一個有著較高思想品德素質的人。對此,高校要不斷的健全傳統文化教育模式,有效彰顯傳統文化的育人功能以及價值,有效發揮傳統優秀文化的作用。第一,積淀高校人文精神,為學生的發展提供精神支持,尤其是在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將傳統文化作為重要的基礎,有效引導師生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堅持大學人文精神。第二,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育人環境。在高校教育的各個環節可以將優秀的傳統文化研究成果引入其中,讓教學課堂以及學生的生活環境都能夠充滿著傳統文化內涵,做到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促進文化育人環境的優化和創新,使得的學生能夠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并在潛移默化和逐步的滲透中讓學生能夠真正強化責任意識,在文化傳承和弘揚當中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第三,協調多元文化,在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高校人才培養重要性的同時,也要注重從其他相關學科當中吸取優勢和精華。
三、結語
當代大學必須承擔起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在推動大學生社會化轉變的過程中,加強對其的思想教育,引導,使其能夠在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當中汲取營養,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文化素質,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和創造力的提升注入新鮮血液和活力。高校必須要結合習近平總書記的相關講話認識到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并結合高校教育實際來提出有效策略。
參考文獻:
[1]王學偉.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科學內涵[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147-148.
[2]李國娟.高校加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理論思考與實踐邏輯[J].思想理論教育,2015(4):64.
[3]柳水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源泉[J].學術論壇,2014(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