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是在班級授課制背景下,將班級分成若干小組,以學生為主體,老師通過指導小組成員展開合作,一起學習,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以使所有學生的學習效果最大化的一種教學策略體系,是構建新型教學模式的重要手段。應用文寫作教學中,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進行項目制教學、情景模擬教學和社會實踐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提升,教學效果顯著。
關鍵詞:小組合作 應用文寫作 教學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2(c)-0235-02
應用文寫作是各高校開設的一門公共必修課程,是培養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和人文素養的重要課程之一。葉圣陶先生說過“大學畢業生不一定要能寫小說詩歌,但一定要能寫工作和生活中實用的文章,而且非寫得既通順又扎實不可。”應用文就是實用的文章,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交流思想、處理事務、解決問題、互通情況所經常運用到的工具。由此可見,學生學習應用文寫作很有必要,會寫應用文非常重要。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進行課堂設計和教學,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明顯提升,教學效果顯著。
1 小組合作學習的概念與優勢
1.1 小組合作學習的概念
小組合作學習是在班級授課制背景下,教師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原則,將班級分成若干小組,通過指導,形成“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學習形式,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以使所有學生的學習效果最大化的一種教學策略體系。
1.2 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傳遞—接收”為特征,學生處于被動的境地。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能得到發揮,課堂效率不高,教學效果不佳,學生很難得到全面發展。因此,要克服傳統教學的弊端,就必須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是構建新型教學模式的重要手段,與傳統的班級教學模式相比較,它有著以下優勢。
(1)使得學生充分發揮自主學習能力,成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
大學生有著成熟的自我意識,他們能獨立地控制自己的行為方式,自我控制水平逐漸成熟和穩定。這種成熟的自我意識使得大學生表現出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按“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分組,學生程度達到基本平衡。在學習任務下達后,按各自能力與專長分工合作,取長補短、互學互助。小組合作學習法能讓學生充分發揮自我的自主學習能力,與他人之間發生真正教學意義上的相互活動,從而成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
(2)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強化了學生對自己學習的責任感,和對自己同伴學習進展的關心。在傳統的課堂上,師生關系因授課方式的過于呆板,教師講學生聽,教學氣氛過于沉悶,使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不能參與到探究知識過程中,不利于學生自主能力的發揮。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中,學習氣氛顯得輕松、活潑,學生間團結互助,有利于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有利于師生間的有效溝通,有利于學生間的彼此了解,有利于學生相互幫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勵,從而促成他們親密融洽的人際關系的建立。因此,小組合作學習法契合了人的社會性這一特點,使得學生在獨立探索外部世界的同時,能夠與他人結成緊密的、豐富的合作關系,而這種豐富的合作關系的形成有利于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實踐,從而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2 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步驟
2.1 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分組
教師對全班學生進行認真分析研究,從組織能力、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思維活躍程度等方面對學生分級評價。以評價得分為依據,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將學生分成5~6人的若干小組,每組設定組長1人,組長的擔任采取輪換制。
2.2 確立學習目標和任務,明確組內成員的任務和個體責任
教師提前告知學生學習目標和任務。組長負責明確這次小組合作學習的成員分工及學習目標,以書面形式提交給老師。
2.3 進行合作學習
一般來說,整堂課完全運用合作學習的情況比較少,大部分教學要把班級授課制和小組合作學習結合起來,靈活運用。教師提供給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經驗,與學生共同學習、討論和觀察,及時準確地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和學習效果予以評估,加強對每個小組的監督和指導,尤其關注困難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
2.4 展示合作學習成果
各小組以自己擅長的方式和形式展示合作學習成果。如演講、PPT匯報、海報等。
2.5 教師評價總結
教師對每組的合作學習成果打分,并根據之前提交的小組任務分工,對組員予以打分。合作學習成果匯報完畢,教師公布小組得分,對每一小組的合作表現和取得的成績進行點評。教師對得分高的小組和進步大的組員進行獎勵,并對此次合作學習進行總結。
小組合作學習法在實施過程中既要注重組內的合作,又要重視組間競爭對調動學生積極性與參與熱情的重要作用。班級中有競爭才有活力,競爭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定的學習動力。
3 小組合作學習法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3.1 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進行項目式教學
項目式教學是圍繞著一個具體的項目,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或合作完成項目的信息收集、方案設計、項目實施和最終評價的全過程。小組合作學習是項目教學法最常見最有效的組織形式。
應用文寫作教學中,將完成一個項目需要的應用文整合在一起進行教學,學中練、練中學、學后做。下面以活動策劃實踐類文書為例,詳細講解如何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進行項目式教學。
第一步,整合教學內容,合理分配課時,進行“必需、夠用”理論知識的講授和練習。有關活動策劃實踐類文書有活動策劃書、計劃、總結。
第二步,教師提出多個項目主題,供學生選擇。項目主題要有意義,要傳播正能量。如《走近法治》活動主題,讓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知法、守法、懂法;《水,我不能一天沒有你!》活動主題,向學生宣傳世界水資源的現狀,使學生形成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校園吉尼斯》活動主題,給學生展示自我風采的機會,激發學生發揚刻苦鉆研,精益求精,奮力拼搏的精神。
第三步,小組合作討論,選擇主題,制定項目實施計劃及小組成員分工安排,撰寫活動策劃方案。教師審查實施計劃和活動策劃方案并給予指導。
第四步,實施計劃,小組合作完成項目。
第五步,在課堂展示合作成果。對于優秀的策劃方案,教師可聯系校團委或相關主管部門,在校園落實開展。
第六步,結果反饋評估。小組撰寫總結進行自我評估,教師客觀公正評價。
第七步,教師總結該次小組合作完成項目的成績經驗和問題教訓。
3.2 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進行情景模擬教學
情景模擬教學法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有針對性的設計情景,并讓學生扮演情景角色,模擬情景過程,讓學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獲取知識和提高能力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突出操作性、講究趣味性、注重實效性,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接軌、素質教育與社會需要的接軌。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也有利于實現“角色扮演”。
下面以會議類文書為例,詳細講解如何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進行情景模擬教學。
第一步,整合教學內容,合理分配課時,進行“必需、夠用”理論知識的講授和練習。會議類文書有:會議通知、邀請函、主持詞、開幕詞、閉幕詞、演講詞、會議記錄、紀要、簡報。
第二步,教師制定情景模擬實施計劃,設置情景模擬的主題。如模擬召開環境保護研討會,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座談會。
第三步,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確定每個人的扮演角色,實施情景模擬。在會議類文書的情景模擬寫作中,根據角色的分配首先撰寫會議通知和邀請函,然后撰寫主持詞、開幕詞、演講詞,會議召開過程中,撰寫會議記錄,會議結束后撰寫紀要和簡報。
第四步,學生小組展示情景模擬成果,教師評價打分。
第五步,教師總結該次情景模擬的成績經驗和問題教訓。
3.3 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進行社會實踐教學
社會實踐教學是根據一定的教學任務,組織學生深入現實社會,參與具體的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使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一種教學形式。在調查報告的寫作這一知識點上,與其在課堂講理論、改病文,不如讓學生走入社會,小組成員明確分工,開展一次有意義的社會調查。如此設計,不僅能讓學生動手設計問卷、制定調查計劃、進行問卷統計與分析、撰寫調查報告,吸收調查報告的寫作知識,而且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和寫作能力,還能培育團隊合作精神。以調查報告知識點的學習為例,其社會實踐的實施步驟如下:
第一步,教師講授調查報告文書“必需、夠用”的理論知識。
第二步,教師擬定調查的題目,供學生參考。如大學生消費結構調查、大學生勤工儉學情況調查、高職院校學生閱讀情況調查、大學生上課玩手機情況調查。
第三步,學生小組選定題目后,老師指導學生制定調查計劃、分工安排及調查問卷。
第四步,小組展開調查。以圖片或視頻等多媒體形式記錄調查實況。
第五步,小組對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分析,撰寫調查報告。
第六步,小組制作幻燈片,在班級展示調查成果,教師打分。
第七步,教師總結該次實踐教學活動的成績經驗和問題教訓。
應用寫作能力是職業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高校《應用文寫作》課程的教學方法單一,學生感覺枯燥無味。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確實提高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必須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將小組合作學習法貫穿運用到應用文寫作教學中,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學有所獲,而且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潘峰,張天寶.小組合作學習: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J].教育學術月刊,2008(9):86.
[2] 郭華.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假設與實踐操作模式[J].中國教育學刊,1998(5):173.
[3] 張茜.透視“小組合作學習”[D].華東師范大學,2007.
[4] 郭傳省.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3.
[5] 李獻奇.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價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