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楠+吳國振
1.營口職業技術學院 2.營口市氣象局
【摘 要】基礎化學是高職環境工程、石油化工、工業分析專業的首門必修基礎課,該課內容理論性強,知識點多,枯燥乏味,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解決以上難題采用案例教學法,不但增加了學生的日常生活化學常識,并且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及團隊意識。
【關鍵詞】案例教學;基礎化學;應用探究
引言
隨著我國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廣,人們對素質教育更加的重視。可在現實的學習環境中,大多數教師仍保留傳統的應試教育方式、學生依舊是題海戰術的學習理念,多數教師只重視師生之間理論知識的傳授,看輕學生能力的培養;只研究死記硬背,漠視記憶方法;只看重書本知識,忽略實驗探究。所以,案例教學法的采用相當于在高職的化學教學中注入了新的血液。
一、案例教學法簡介
案例教學法起源于哈佛大學,它是以實際案例的分析作為教學內容,以學生充分參與討論作為手段,教給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學生對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種特定的教學方法[1].案例教學法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客觀真實性、較強的綜合性、深刻的啟發性和突出的實踐性等特點[2]。
二、案例教學法在高職基礎化學教學中的作用
1.增加學生的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高職基礎化學的課程由無機化學及有機化學組成,它們所涉及的案例大都是圍繞著生活化學、科普常識開展的,既新穎又典型,使化學理論教育與現實的距離更近了。從現實生活中獲取的案例,不僅可以使學生更有學習動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理論聯系實際,夯實理論基礎,拓寬了學生的眼界,豐富了學生的頭腦,增加了學生的化學常識。
2.提高學生學習基礎化學的學習熱情。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把真實的案例通過多媒體或視頻等多種方式在課堂上展示出來,學生在真實的案例中思索信息、剖析細心、尋找處理問題的方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鍛煉發散思維,學會反思,同時提升了學生的搜尋線索,掌控線索信息碎片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學生自主學習理論知識,通過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轉變傳統的學習途徑。
3.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秉承能本位的教育理念,將培養學生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在案例教學法中,為了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只做必要的導引,并不會太多的干擾,學生可以組內協作梳理案例的信息,并發現問題,為正確解決問題積極表達自己的見解與方法,同時可對課堂其他組的結論展開評議,根據案例中的信息線索展開辯解,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以能本位的教育理念才會得以實現。
三、案例教學法在基礎化學教學中的具體實施
案例分析教學法可分成案例呈現、班內分組探討案例、歸納小結三個部分。
1.呈現精選案例。
呈現案例可選用多種方法,例如用文字材料呈現案例;運用口頭描述呈現案例;運用學生實驗呈現案例;運用媒體技術呈現案例[3]。教師將精心準備的案例,利用多媒體放映或角色扮演等多種情景展現的方式,盡可能地烘托出案例所描述的氛圍,使學生如同身臨其境,進一步認識和消化案例的信息,為后面的“剖析”與“切磋”做好準備。
從教學內容上案例需要來源于實際,選取生活中以及社會上較為常見的,與化學密切相關的典型例子,例如:84消毒液與潔廁靈混合使用引發中毒事件,再如氯氣泄漏事件及酸雨形成及危害等。
2. 班內分組探討案例。
依照班型的大小,學生人數多少,學生學習能力的強弱,每班分成4~8組,每組3~7人,首先以小組為單位自行討論,組內學生層次不同,在意見發生分歧時,經過激烈探討和表達的過程,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適時的這樣在準備和討論時,能為每個學生提供表達和聽取意見的機會,以加深理解,糾正錯誤想法,達到組內共識。
案例分析的精髓是由學生做主,由學生自發的完成各項要求。根據案例所呈現的信息,進行甄選梳理,遵循“能本位”的原則,學生為主體,由教師為導引,引導全班學生進入案例情境,同時教師靈活利用案例信息,環環相扣的設疑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并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將教師功效發揮到最大值。
3.歸納小結。
理論聯系實際案例的具體情況,適時的將理論知識滲透到案例中去,以便為稍后的案例實踐供給適合的解決方法。同時要求任課老師在歸納小結時,強調案例信息中的重點,并著重講述在以后的案例實踐中需要關注的事項。將案例信息中包括的實踐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的關聯性重點強調,使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更加清楚明了,教學目的更加明確。總結案例的目的是為了分析學生的學習成效是否顯著,為了學生在探索真理的歷程中增加經驗值,拓寬思路,提升學生的認識水平,從感性到理性質的升華,通過實際案例知曉其實質,尋到根本性的信息,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在完成案例的歸納小結后,進行實訓環節,鍛煉動手能力,稍后將這節課是如何找到案例的突破點、如何分析、判斷、結論、總結經驗教訓以報告或其他形式體現出來,加深案例探討流程的印象,同時將案例信息推理得出的解決方案、結論聯系理論知識,達到夯實理論基礎的目標。
四、關于案例教學法運用的注意事項
1.案例教學和舉例教學的區別。
第一,通常情況下,在基礎化學教學中的舉例教學法也會根據實例,協助學生理解某個反應,其實舉例教學在整個教學方案中排在第二的位置,協助教學;而在案例教學法中的案例是主體,需要應用大量的理論知識,并且注重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等.第二,案例教學和舉例教學的側重點不一樣,案例教學的側重于學生,而舉例教學側重于教師.第三,案例教學和舉例教學涉及范圍不大相同,前者比后者的涉及范圍更廣,具備科學性、時效性、新穎性、針對性和啟發性等.
2.案例的選取原則。
在基礎化學教學中選取恰當的案例有助于案例教學法的開展.案例的選取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典型性,依照每個化學反應的實質,有針對性的選擇新穎的生產工藝;第二,真切性,關于基礎化學所涉及的實際案例應該是真實有效的,并不是虛構出來的,真實發生在周圍的生活化學才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值得信賴;第三,教師選取的案例的難易程度要適當,并簡明扼要,太復雜的案例學生不易展開分析,太容易獲取結論的案例使學生沒成就感,所以選取得案例不僅要緊密聯系課程的理論知識,而且要聯系所學的專業,案例能接地氣就最佳了,否則不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另外,每節課的案例不能采用太多,重點不明確,會擾亂學生思緒,課堂設計過于緊湊,學生消化新知識會很困難。
3.重視案例教學的布局。
基礎化學課堂采用案例教學法時,雖然主體是學生,但并也不能因此減弱任課老師的主導地位.任課老師的首要任即精選符合在課堂上采用的基礎化學案例。因為學生年齡、學識、閱歷等尚淺,不足以承擔尋找適合課程的案例這一重任,所以精選案例這一關鍵性任務還是應交給任課老師達成。在基礎化學教學課堂中,運用案例教學法時,需要注重師生互動環節,將學生的主體效用發揮到極致,同時活躍課堂的學習氣氛,建立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在運用案例教學法時,任課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①控制好課堂學生的討論情況,掌控課堂紀律及秩序,防止課堂過于活躍,導致偏離原有目標,為此教師應更加努力的備課,應用高品質、更優秀的教學設計,環環相扣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駕馭課堂活動是每位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
②不僅要激勵學生積極參加案例調查發、分析、探討、總結,又要防止 “冷場”,并且又要避免學生在案例分析過程中過于偏離既定目標。
③教師需要掌控課堂學生在案例各環節的時間及節奏,確保高質量的達成目標.
④教師應該公正、公平、客觀的對學生的各個見解進行評議,同時必然需要對案例概括、歸納及總結,此環節中,教師應該對學生多勉勵、少駁斥、不責備。
⑤基礎化學作為一門考試課,學期末,教師對學生考核時應該將在案例教學環節的內容加入其中,提高案例內容相關的考試題的比率,將案例教學內容至始至終的貫穿在學期教學及考核中,前后呼應,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這是非常關鍵的。
總而言之,在基礎化學課堂教學中若想達到民主公平、寬嚴有度的學習情景,使得采用案例教學法后確切的增強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之間互助、互敬、互愛的情感得以加深,提高了學生的團隊意識。
五、結語
案例教學法是基礎化學課堂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它不僅增加了學生對基礎化學課的好奇心,還能順利的將理論知識與現實案例相結合,理論知識潛移默化的注入學生的腦海中。在高職基礎化學教學過程中采用案例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在案例重現的情境下,自主學習,學生組內討論提出疑點、分析案例,聯系理論知識解決難點,夯實理論基礎,增強歸納總結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教學質量也有所提高,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韋壽蓮,黎桃,趙建芬,劉永. 案例教學法在分析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肇慶學院學報,2013,34(2):41-44.
[2]姜紅,朱淑鏈,陸笑寒,陳劍偉,金玥,王忱,劉志穎. 案例教學法在大學化學教學中的作用, 第十二屆全國大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3]陳鉅生.案例教學法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科學導報 , 2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