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媛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革新,新媒體已經逐步占領了信息溝通交流的新市場,高校與家庭的溝通交流方式也需要逐步的革新。高校中的家校合作的新模式,通過探索多元互動新模式的重要意義,新媒體如何構建家校雙向合作教育新機制,提出新媒體環境下家校合作教育的新挑戰,從而探索出如何運用新媒體將家庭教育與大學教育有機的結合,形成教育的合力。
【關鍵詞】新媒體;家校合作;有機結合
家校之間的合作交流是傳播一所大學的精神和靈魂,宣傳大學的發展目標、辦學理念,是家庭教育與大學教育相互結合的重要形式。隨著信息時代帶來的傳播媒介的變化,大學應該不斷“吐故納新”,與時俱進,從一封書信這樣的傳統家校溝通形式轉向多元互動新媒體的創新型家校溝通形式。
一、新時代造就多元互動新模式的重要意義
多元互動模式主要是在家長與輔導員、家長與家長之間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建構的。以家校合作教育為突破口,通過改變家校溝通的模式,提高輔導員與家長聯系的時效性、高效性,從而使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提高家校合作教育水平。
與此同時,家校溝通合作也可以利用新媒體的時效性、多樣性,使家長們不僅僅局限于通過一封書信大致的了解學生在校情況,而是可以通過網絡對孩子進行遠程監督,時刻了解孩子在校動態信息。同時通過與輔導員互通信息,及時的掌握和反饋孩子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心態情緒的變化,將可能會出現的危機事件,在初期就進行控制和引導,極大的避免了惡性事件的發生發展。
二、運用新媒體構建家校雙向合作教育新機制
隨著“90后”大學生已經成為高校主力軍,根據現今“90后”大學生的特點他們在心里上、生活上的獨立自主能力相對較差,對父母的思想依賴較強,傳統的家校溝通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在大學生的教育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資源,加強高校與輔導員之間的聯系與溝通。通過構建家校雙向合作教育新機制,發揮家庭教育的積極作用,從而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
(一)加強宣傳教育,增強家校雙向教育責任意識
對于剛進入大學的學生家長來講,也需要有一段適應期。與家長們的交流中發現,家長常說的一句話則是:“我們把孩子交給您了,謝謝您代我照顧他。”大學因為地域的問題,讓家長們覺得不能夠監管自己的孩子,往往因為這樣的錯誤認識,導致家庭教育的缺失或者缺乏。針對這一問題,專門對高校家長進行了關于《家校合作中新媒體運用現狀家長問卷》調查,經過家長們的反饋了解到家長與孩子聯系的次數78%是一周一次或者兩次,有的甚至是偶爾有事才會聯系。這樣的聯系頻率對于剛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很多問題都需要重新適應,很多疑惑需要及時指導的學生來說家庭教育是缺乏的。
通過構建家長QQ群和家長微信群,加強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宣傳。同時對于一些對家庭教育有錯誤認識的家長,及時的將一些新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傳授給他們,讓他們也能夠在學習中成長。在與家長的溝通中,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家長對于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倡導家長增加與學生的聯系頻率。通過網絡新媒體,增加家長對孩子的關注度,所有填寫問卷的家長中,每天都查看QQ群或者微信群的人數大概占調查人數的85%。顯而易見,大多數家長是通過網絡新媒體這樣的平臺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而不是通過直接與孩子聯系。這也更突顯了網絡新媒體的重要性,同時也顯現出了應該通過宣傳提升家長教育責任意識的必要性。
(二)健全多渠道溝通新機制, 提高家校教育雙方合作能力
創新溝通模式,探索新媒體在家校教育合作的運用,高校中家校聯系現在多是構建家長QQ群、微信群、百度云管家,構建多渠道的溝通方式,從而提高家校教育雙方的合作能力。將學生的在校生活學習情況,通過文字,視頻,圖片的反饋給家長。讓家長能夠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新媒體平臺及時了解學校情況,讓家長能夠身臨其境與孩子一起上大學。
通過家長QQ群、微信群家長們也同樣可以向輔導員反饋自己孩子的一些信息。有利于輔導員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變化。大一剛入校,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很多學生都是第一次離開父母離開自己的熟悉的家鄉,無法適應大學生活,一些消極的情緒被積壓。偶爾與父母打電話聯系,也無法及時的排解積壓的情緒。父母因為地域的原因有時候也鞭長莫及,這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與輔導員老師進行溝通交流,及時的反饋學生的不良情緒,通過老師的談心談話及時的排解。在家長的QQ群和微信群上輔導員也會將一些好的溝通技巧與方法教授給家長們,提高家長與青春期的學生溝通的有效性。
(三)構建長期高效的溝通平臺,實現家校合作良性互動
高校構建的高效網絡平臺,能夠及時的將學生在校的表現情況及時的呈現給家長,發布信息的模式也不拘泥于文字,還包括圖像、音頻、視頻、動畫等多種生動直觀的表現形式,既可以單一使用,也可以整合傳播,家長們更容易獲得身臨其境的切身體驗,增強宣傳內容的感染力和表現力,讓家長能夠切身的了解學生在學校的變化與成長。同時也將一些教育的理念與方法及時的傳達給家長,通過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實現家校共育良性互動的環境。
三、新媒體環境下家校合作教育的新挑戰
新媒體是當今新興計算機網絡技術支撐下的媒體傳播形態。新媒體具有便捷性、互動性、滲透性強等特點,成為高校開展家校合作最具有時代特征的新陣地,為探索家校合作的模式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但是新媒體的開放性、隱秘性、虛擬性等特點也削弱了家校溝通交流的效果,給家校合作交流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新媒體信息傳播具有時效性的特點,信息快速傳播則可能帶來信息良莠不齊、可控性較弱的弊端,信息一經發布就直接傳達到家長的電腦或者手機上,所有的家長可以在QQ群或者微信群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看法與意見的褒貶不一,觀點的不一致,難免會造成相互的影響。從調查中我們發現,有14%家長認為其他家長的觀點會使自身受到影響。同時我們從調查中也發現家長們在贊同信息發布多樣化,內容豐富化的同時,也同樣提出覺得網絡的信息龐雜、主題分散等弊端,每個家長都是接收者,同樣也是發布者。網絡平臺上家長們可以發布自己的觀點或者轉發一些社會文章,網絡平臺不僅僅是輔導員發布學生在校信息的平臺,同樣也是家長們相互交流、發布自身觀點看法的大平臺。
通過探索新媒體在家校溝通中的運用,逐步加強溝通的有效性、高效性。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缺一不可的,學校教育需要家長的支持,家庭教育需要學校給予科學的指導。只有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步調一致、相互補充、形成合力,教育才能發揮出它最好的效果。如果輔導員不了解學生在家的情況,家長也不知道孩子在校的表現,這樣就會形成教育的脫節,從而出現教育盲區。所以,希望家長能夠與輔導員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交流。新媒體平臺為家校溝通合作提供了一個新的陣地,合理正確地運用它,將會給我們的教育帶來新的突破。
參考文獻:
[1]林舒.家校合作視域下高校育人途徑的探索[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第 34 卷第4期:90-91
[2]黃洋.施焦建立學生工作微信服務平臺長效機制的探究[J].理論觀察,2014 (10):170-171
[3]姚錦秀.利用新媒體技術促進高校學生工作[J].現代企業教育,2009(08):179-180
[4]楊秀英,羅毅.論高校家校雙向合作育人新機制的構建[J].集美大學學報,2013(7):85-88
[5]馮素玲.新媒體在大學文化建設中的作用不容忽視[J].濟南大學學報,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