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宇+蔣捷
摘 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是普通高等院校進行社會主義法治教育的基礎載體,承擔著傳授法治知識、樹立法治意識、培育法治情感的重要使命。當前,中國高?!端枷氲赖滦摒B與法律基礎》課程法治教育功能發揮有限。本文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法治教育功能進行了理論分析,并從目標、手段與機制三個方面提出合理建議。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教育;法治認知;法治意識;法治情感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做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部署?!吨醒胄麄鞑?、司法部關于在公民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中明確提出,要逐步加強對高等院校學生的法治教育,增強其法治觀念和參與法治實踐的能力?!端枷氲赖滦摒B與法律基礎》課程是高校培育青年學子法律認知與法治意識的載體,融入著道德教育、政治教育與法治教育的多重內涵。
一、《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法治教育功能的三個維度
法治教育是關于“法治”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通過教育的方法,“將有關法治的知識、觀念、思想、現狀等內容傳播給大眾”。
1.培育法治認知
法治認知是高校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首先需要“說清楚”的問題。認知是實踐的基礎和前提,只有掌握相當程度的法治知識,才有可能形成正確的法治意識與法治情感。法治認知教育的內容既包括法律的基本常識,也包括法律的基本原則和發展規律。
2.塑造法治意識
法治意識強調個體在對法的本質、價值與目標具有充分認知的基礎上,能夠理智地看待社會中法律運行的狀況,并自覺地遵守法律規范,捍衛法律尊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要求,要增強全社會遵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觀念,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圍和法治習慣。法治意識的培養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基本環節,需在傳授法治知識的同時,引領當代大學生樹立法治的權利意識與規則意識。
3.發展法治情感
培育當代青年的法治情感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最終目標,是法治教育功能實現的最高價值。法治情感指“主體基于對法治的認識的基礎上所產生的對法治的情感體驗,包括對法治的信賴感、法治的幸福感與守法的神圣感。”法治信任作為一種正向的法治情感,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法治情感培育功能的核心。
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法治教育功能現狀研究
筆者以法治知識、法治意識與法治情感為基本維度,設計《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法治教育功能問卷》。在重慶市大學本科生中抽取150名學生,其中已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學生75名,未開設相應課程的學生75名。
本研究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法治教育功能的三個要素進行開課差異的獨立樣本T檢驗,當差異顯著時,說明該因素在課程中取得明顯效果。結果表明,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與未開設該課程的學生在法治知識、法治意識與法治情感方面均未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且在法治情感與法治意識上,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與其呈現反向變動的趨勢。
此外,通過研究發現,《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法治情感功能發揮呈現性別差異化特征。本文在研究過程中引入性別作為參考變量,考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對于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法治教育功能發揮上的差異。調查結果表明,男性與女性在法治情感上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女性的法治情感得分顯著高于男性,說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在法治情感培育方面對女性的效果更加顯著。
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法治教育功能提升措施
強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法治教育功能的發揮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加強和改進高?!端枷氲赖滦摒B與法律基礎》課程法治教育功能主要從明確教育目標、完善教學方法與構建教育長效體系三方面入手。
1.明確法治教育目標
教育目標是教育活動的出發點與立足點??茖W的法治教育目標包含三個層次,即法治認知、法治意識與法治情感。法治教育需以提升學生的法治知識、法治意識與法治情感為具體指向,在法治教育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校正目標,確實發揮預期效用。
2.改進法治教育方法,實現教學多樣化
當前高?!端枷氲赖滦摒B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手段的單一化是導致其法治教育功能發揮不理想的重要原因。高?!端枷氲赖滦摒B與法律基礎》要更注重法治教育方法的科學性,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與吸引力。
3.構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法治教育的長效機制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法治教育的長效機制是以知識為基礎,能力為指向的綜合作用機制。法治教育既體現在課堂的知識教育中,也反映在社會與家庭的實踐活動中,兩者相互統一,構成完整的法治教育網絡。
參考文獻:
[1]陳潔.我國大學生法治教育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2]邢國忠.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8月版.
作者簡介:
王若宇(1981—),女,河南南陽人,西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及其社會發展研究、馬克思恩格斯公正思想、公平正義研究。
蔣捷(1994—),男,福建廈門人,西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3級本科生,主要從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2013年度重慶市社會科學規劃培育項目《馬克思恩格斯公正思想的考量及其當代價值——基于對現實不公正與抽象公正的批判》(2013PYML02)。項目負責人:王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