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珍
摘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還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探討了如何激發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 語文教學 學習興趣
語文是各個學習階段的重點課程,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注重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能力。
小學低年級學生正處于天性開放的階段,愛玩、好動是他們的性格特點,這也導致他們學習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不強等問題。一旦學生失去了語文學習的興趣,不僅會影響語文課程的教學質量,還不利于學生提升綜合能力。因此,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應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優化教學方法,進而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一、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點
受年齡特點的影響,小學低年級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所以教師必須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優化教學方法。
傳統的語文教學缺乏激情與趣味性,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講授基礎知識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之外,教師還要注重講課的方式,包括說話的語音、語調,以及情感的把握和控制。只有這樣,教師才能使語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筆者認為,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應將自身的情感融入教學過程中,同時兼顧學生的情感,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將情感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動力。另外,由于小學低年級語文的知識性不強,教師可以將其看作是一門藝術課程,抓住教學重點,鼓勵學生積極提問,提高學生的學習有效性。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多媒體情境教學模式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得到了廣泛運用,它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著顯著作用。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能使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呈現在學生眼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感官正處于敏感階段,生動形象的事物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開展多媒體情境教學。
首先,在備課階段,教師要制作多媒體課件,并兼顧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如教師可以將一些語言故事或者課文制作成動畫片,讓課堂教學就像放映動畫片一樣;其次,教師應把握教學流程,注重自己的語言講解。雖然多媒體課件可以完全呈現出教學內容,但課堂教學同樣離不開教師的講解。另外,在播放多媒體課件時,教師應把握好教學的進度,該停留講解的地方,就應相應地停頓講解。
此外,教師還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向學生講解課文內容;其次,教師將全班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不同角色,不同的小組分別表演不同的故事情節。這樣一來,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知識的理解,培養了學生的讀和說的能力,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構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能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還能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所以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自我意識較強,他們渴望得到教師的表揚與同學的關注,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增強師生的情感交流,加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問,讓學生舉手回答,然后耐心地點評學生的答案。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展開討論,然后抽選幾名代表回答問題。這樣一來,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增加了師生互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通過師生的交流討論,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流溝通能力,這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具有積極作用。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具有好動、愛玩、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不強等心理特點,所以想要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教師必須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另外,在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心理特征,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從而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細坳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