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素質教育改革強調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注重知識傳授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綜合素養,為后續發展奠定基礎。針對這一需求,對初中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初中畢業班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班主任的職責更為重大,不僅承擔著沉重的升學壓力,還需要幫助學生適度減壓,更有效地開展學習活動,提升學習成效。文章主要就初中畢業班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教師行為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關鍵詞:初中畢業班;班主任;教育管理;教師行為
初中階段對學生而言十分重要,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后續學習活動和個性品格養成。班主任不僅需要履行日常教學管理職責,還需要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和幫助,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與此同時,班主任自身的言行均會給學生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那么如何給正處于叛逆和敏感階段的學生正確的引導,成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關鍵所在。
一、營造良好的班風
初中畢業班學生日常學習中需要承擔沉重的升學壓力,加之自身正處在十分敏感和叛逆的階段,情緒變化較快,無論是世界觀、價值觀還是學習態度均處于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學生的學習更容易受到情緒左右,所以班主任應該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班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應該實時了解國內外時事動態,可以借助先進的教學工具和技術來輔助教學活動開展,諸如多媒體技術和電子白板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形式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促使學生積極主動配合教師開展教學活動[1]。其二,合理利用教學實踐,盡可能地不占用學生課余時間,避免學生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分時段為學生講解教學,促使學生能夠自主思考和學習實踐,而不是像傳統“填鴨式”教學一樣,只能被動聽講。其三,根據學生學習的差異性,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中學生學習水平要平均,不僅有優等生,還要有差等生。在優等生的帶領下,差等生可以產生學習興趣,積極參與到學習中。而在日常學習中,通過小組競爭方式來激勵小組的學習積極性,面向全體學生共同發展。其四,深入了解學生的特長喜好,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和支持,在課后閑暇時間來組織學生開展知識競賽活動,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特長,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營造更濃厚的班級學習氛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素養。
二、加強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聯系
班主任作為學生生活和學習的管理者,應該及時從任課老師處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避免學生偏科現象出現,保證全面發展。聽取任課老師發現的問題和建議,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予以解決。對部分在課堂上表現良好的學生,班主任需要及時予以鼓勵和贊揚,但如果在其他學科學習情況較差,應該同任課教師進行更加充分的溝通和交流,共同尋找原因,尋求合理的對策。此外,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之間的互助活動,由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帶領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開展學習活動,對存在學習敷衍了事、不認真的現象一一檢查,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幫助學生更為深刻地理解和記憶知識[2]。
三、軟硬結合管理
班主任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應該堅持軟硬相結合的管理方法,尤其是學生情緒和心理上的管理,對學生犯較輕的錯誤時,可以寬容對待;即便是大錯也應該處變不驚,從全局角度進行考量。注重日常對學生的優良品德教育、越挫越勇教育和人際交往訓練等,幫助學生克服不良習慣、提升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行為品格、提高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畢業班班主任應該明確自身職責所在,除了注重學生知識的吸收管理,還應該注重對學生品德和智力的培養,努力打造優質人才,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學習中,先做人后做事。與此同時,班主任應該規范自身言行舉止,利用自身魅力來感染學生,實現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曹 園.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9.
[2]孫甜甜.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的角色扮演[D].保定:河北大學,2013.
(作者單位:山東省鄒平縣臨池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