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舒
摘 要:建立在兒童線描畫教學學習的問題基礎上,提出該研究,并希望通過本研究的行動作用推動學校藝術教育特色的發展和課程的建設。研究主要通過聯系教學實際創建特色、開放藝術理念豐富表現形式、申報課題立項促進教研水平、開設網絡平臺展示成果幾個方面,對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實踐。
關鍵詞:課程;線描畫教學;線描與色彩結合;探索
越來越多的小學都非常重視藝術課程資源的開發,積極開展以藝術課程為載體的教學研究與實驗。基于這樣的現實背景,積極探索美術學科課程的開發和實施策略。經過實踐研究,對一年級段開展過線描教學課程,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成果。兒童線描畫雖然在工具上簡單讓學生容易接受,但又因工具單一而易枯燥乏味,學生很快就失去了興趣,再由于年齡的原因,線描只能停留在幾種簡單的點、線、面組合裝飾上,難以深入。了解到學生對色彩的渴望。由此,我們選擇了線描與色彩結合的教學方式進行深化研究,下面就如何創建課程和深化課程的一些做法作初步的探索。
一、聯系教學實際,創建特色
線條雖然是造型最基本的元素之一,調查表明兒童喜歡色彩遠遠高于線描,這種對色彩的偏愛也反映了兒童的天性。線條與色彩結合正是迎合了學生的這一天性,在訓練造型的同時對線條、色彩、空間也都有了感性認識,通過對不同物體的塑造和裝飾,也是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發現和創造的過程。
兒童線描畫因其工具簡單,易于入門,而且易出效果,只要掌握簡單的點、線、面元素,通過不同的組合裝飾畫面。無論是在課堂還是課外,只要一支勾線筆、一張紙就可以讓學生“放飛心靈,展現個性”,有利于滿足學生隨時作畫的欲望,大部分學生都是比較喜歡,但也因長期運用單一方法而失去興趣。
為了加強技能訓練,教師鼓勵學生利用午間管理時間進行一些繪本的單色臨摹。在臨摹中,學生要將色塊的地方,改用點、線、面來裝飾,這種有趣的學習線描畫的方式,學生興趣極高,每一幅作品“既體現出學生對線描畫基本技能的掌握,又檢驗了學生作品是否藝術地再現”。教學實踐中,我們也在不斷地反思與總結,積累了許多兒童線描畫的教學經驗。在教學之余,我們會收集一些不同表現形式的優秀線描畫作品和點、線、面元素成功運用到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師自身藝術素養、創作思路。
二、開放藝術理念,豐富表現形式
《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盡可能運用自然環境資源以及校園和社會生活中的資源進行美術教學活動。”時時刻刻留意身邊的事物,以積累大量的素材。在表現方式是我們也不在僅僅拘限于紙上作畫,而是充分放手讓學生進行大膽“藝術實踐活動”,將點、線、面元素融入到生活中并結合色彩,建構出既有線描畫的語言形式,又表現出多元與開放的現代審美品質。就此,在原有的課程基礎上我們進行了新的探索:
1.開放藝術理念,即以多元的藝術理念來指導學生的美育活動,而不是以單一的繪畫形式進行藝術創作。如四季色彩板塊中的春如線單元,圍繞著“春”的主題開展活動。以《讓我的飛機上藍天》一課為例,我們讓學生們用線條在不規則的紙飛機上定好位置,通過對點、線、面的不同組合,借形想象、裝飾美化等多種藝術手段裝扮紙飛機,并將畫好的紙飛機裝扮校園。由學生提議擺放位置、如何布局、現場指揮。通過紙飛機這根線讓學生參與到如何用自己創作的作品,裝扮我們的校園,幫助學生建立起豐富的空間概念、整體布局意識和合作意識。
2.豐富表現形式,采取更加自由多樣的方式進行藝術創作活動。
(1)線條與色彩巧妙結合,如我讓學生創作《畫汽車》的主題,就鼓勵學生運用線描和水彩筆在鉛畫紙上進行大膽結合,根據汽車的色彩特點,學生選擇在車身用點線面裝飾,輪胎則用水彩筆畫,最后的作品,車身中點線面組合豐富,整體色彩和諧,一疏一密,具有一種獨特的裝飾效果。還有我們利用線描作為背景裝飾畫面的作品,根據畫面內容,用粗細、疏密、長短等不同的線條裝飾背景。如《漂亮的建筑》一課,我們可用疏密不同的線表現背景,而屋頂的部分,則是用豐富的色彩去表現,畫面中單色與多色的結合,更加突出了主體物。
(2)牽著生活中的線,借助物體用不同材料的線條進行裝飾生活、美化校園。如《卡通明星總動員》一課,讓學生自由選者材料裝扮卡通明星,有的學生選者了不同顏色的卡紙裁成各種線條去裝飾,有的則選者了麻繩進行纏繞,還有的直接用彩泥進行裝飾……孩子們展開自己想像的翅膀,尋找生活中的各種材料,進行創作。
實踐證明,經過新的教學探索,開放藝術理念和豐富表現形式,不僅創造學生藝術實踐的機會,讓他們從中得到鍛煉和提高,并獲取了審美感知,明白自己創造的作品可以美化我們的生活,再次激發他們的興趣之門又樹立了自信。
三、開設網絡平臺,展示教學成果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云盤、微信、QQ空間等相繼孕育而生,成為師生、家長間交流、學習、分享資源的重要平臺。為了結合美術課程開發研究,可以由專人負責整理電子檔案,并上傳到云盤,讓大家共享。在云盤中不斷匯聚線描畫教學的一些優秀課例、教學反思、研討記錄、學生優秀作品等,在群QQ的空間里,收集了許多關于線描畫知識、優秀作品分享、名家介紹、相關比賽等資源。實踐證明,以網絡作為載體,學生對線描畫學習顯得十分熱情。這種教學與網絡的結合,不僅深受學生的喜愛,利用網絡資源與周圍的群體分享交流,還有利于教師進一步提高認識,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理論水平、專業素質、研究意識、反思意識的提高。
開發符合實際可行的課程是我們的目標。藝術特色作為素質教育的典型,領導也非常重視藝術教育。每年可以舉辦藝術節和書畫展,能夠成為我們開展美術特色教學的有力條件和良好的展示平臺。通過兒童線描畫的學習,學生的造型能力、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審美能力均有普遍地提高。“魅力源于個性,特色引發活力。”今后,繼續對特色美術課程開發進行深化研究,進一步完善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建設,建立起科學的評價體系,積累豐富的研究經驗與成果。在課程開發的路上,我們將繼續不斷的探索與實踐,為藝術特色教育事業增光添彩。
參考文獻:
[1]尹少淳,侯令.怎樣開發和利用美術課程資源[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美術課程標準研制組.《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北京師范大學,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