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蘭
摘 要:近年來,互聯網事業不斷發展壯大,在經濟與網絡高度融合的時期,出現了互聯網發展的新形式——“互聯網+”,各行各業以互聯網為平臺,不斷開拓創新使企業發展壯大,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也使我國國民經濟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然而我國就互聯網方面的法律還不健全,這就導致一些網絡不安全事件的發生,由此可見網絡環境的安全需要法律的保障。
關鍵詞:“互聯網+”;法律;建議
一、引言
綜合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來看,互聯網產業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正迅猛發展。一方面,“互聯網+”的發展帶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其發展也引發了很多不安全問題的產生,而我國法律對互聯網的監管存在明顯的滯后性,由此可見,相關部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加快建立相關法律法規,給互聯網產業構建良好的基礎保障,使“互聯網+”能夠有一個安全的發展環境。
二、法律滯后性體現
(一)法律體系未形成
根據我國法律現狀來看,關于專利的法律訴訟周期都很長,在經過長時間的審理之后,可能已經出現了更加新穎的技術,此時在訴訟中的專利技術已經不具備當初的價值,由此可見,我國法律的相關訴訟程序有待改善。“互聯網+”的興起使經濟資本的轉移更傾向于網上支付,而對于網絡財產安全,相關法律并沒有做出規定,同時一些互聯網的合同契約方面也未有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
(二)立法程序繁雜
立法是一個國家的大事,需要十分的謹慎。根據我國當前的立法程序來看,法律制定最快的年限是兩年。不可否認的是,國家的法律的建立關系到國民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需要反復推敲和反復的商榷,這也是情理之中,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立法程序也應與時俱進、開拓進取,順應時代的要求提高立法效率,為我國高速發展的經濟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
三、立法現狀
(一)國外立法情況
國外一些國家對于互聯網方面的立法效率遠高于我國。對互聯網的立法效率要比其他方面的立法效率高出很多。針對美國的《電子商務示范法》來看,其立法時間僅有半年。此法的建立為其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環境,并且其立法也具有很強的預見性。我國正處于發展階段,對于相關的立法要向發達國家學習其經驗,進而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二)我國立法情況
我國法律不能很好的適應互聯網的發展,跟不上互聯網的發展速度,二者之間的聯系存在斷層。在互聯網發展的時期,我國相關法律就互聯網方面也增添了許多條款,但總體來看范圍小、力度弱,對行業發展的前瞻性考慮也有所欠缺。雖說我國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時間比一些發達國家要晚很多,但其發展速度是十分可觀的,可以說是十分迅猛的。然而我國法律并沒有緊跟時代的步伐,法律中還是存在一些漏洞,這使得不法分子有機可乘。綜合來看,我國互聯網立法是十分迫切的,同時立法壓力巨大。
四、立法建議
(一)提高立法效率
在黨的第十五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把依法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針。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法律的構建出現了明顯的斷層。在行政模式主導下我國的立法效率低下,對于互聯網的相關立法依然存在著滯后性。這就要求相關行政機關加快對互聯網的立法進度,協調各個部門使各項資源能夠高效利用,進而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互聯網立法進度,使互聯網產業能夠在法律的保障下健康發展。
(二)增強法律預見性
綜合國內外情況來看,我國已進入高速發展的時期。在不同的時期,法律的適用限度也是不同的。在立法周期長立法程序繁雜的情況下,更加需要相關立法增強其法律適用范圍和限度。相比而言,互聯網的發展在所有產業的發展中是最快的。這就可能導致相關法律在一定時期后出現不適用的狀況。對此,我國相關部門在針對互聯網相關法律的立法時要充分的增加法律的前瞻性和對未來發展的預見性。
(三)建立溝通機制
基于互聯網信息繁雜、環境混亂的情況,相關立法機關對于互聯網問題不能夠全面的把控,這就導致相關問題不能用一種法律進行徹底解決。鑒于此。要想全面對互聯網相關問題進行掌控,就需要建立相關的溝通機制,在立法的過程中,廣泛征集企業及個人的相關意見和建議,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找到合理法律依據進行解決,各種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的反饋,并做出相應的立法,使我國相關法律能夠更加完善,為互聯網的發展創建出更加完善的法律保障。
(四)完善法律體系
目前來看,我國互聯網領域的立法都是零散的存在于其他的法律法規中,并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基于時代的發展,互聯網產業在逐漸發展中已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體系,針對這個體系也應有相對應的法律體系對其進行監管。因此,必須建立完善互聯網領域的法律體系,能使各行各業在互聯網的平臺上健康發展,進而促進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促進互聯網產業的健康發展,建立完善相關法律體系已迫在眉睫,相關法律的完善不僅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也對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社會的建設有著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羅爾男.論我國網絡立法的現狀及完善建議[J].法制與社會,2013(21):125-126.
[2]IT時代周刊評論部.電子商務立法必須體現前瞻性[J].IT時代周刊,201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