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發(fā)青 米誠韻 譚小華 葉美余 黃良英
【摘 要】咸水歌是疍家人口耳傳唱的口頭文化,從流傳下來的咸水歌內容看,廣西北部灣咸水歌大致分為描述婚俗的咸水歌、表現(xiàn)節(jié)慶的咸水歌與教育子女的咸水歌,這些咸水歌簡潔明了、通俗易懂,具有定調不定詞、口耳相傳的特點。在多元文化沖擊之下,廣西北部灣咸水歌面臨著后繼無人的情況,政府應該采取相應措施,通過建設傳承基地、咸水歌進校園、利用網絡媒體等手段,擴大咸水歌宣傳力度,使咸水歌得以傳承。
【關鍵詞】廣西北部灣咸水歌;類型;傳承
中圖分類號:J64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0-0056-02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情。河涌交錯,水網縱橫的水鄉(xiāng)孕育了水上人家——疍家人,疍家人在這種生活環(huán)境中又創(chuàng)作出了富有水鄉(xiāng)情懷的水上之歌——咸水歌。據(jù)記載,咸水歌最早記錄在《廣東新語》上,“諸疍以艇為家,是曰疍家。其有男家未聘,則置盆草于梢,以致媒約。婚時以蠻歌相迎,男歌勝則奪女過舟。”[1]咸水歌是疍家人口耳傳唱的口頭文化,是疍家人“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的生活暢想曲。咸水歌不僅唱出了疍家人的海上生活,還表達出他們的喜怒哀樂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廣西北部灣咸水歌的類型及特點
咸水歌是疍家人誦唱的、體現(xiàn)日常生活的調子,主要在于娛情。疍家人喜歡唱咸水歌,與他們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生產生活方式,以及語言、文化、風俗習慣等是分不開的。廣西北部灣疍家人“從廣東江門(新會)、雷州的江洪等一帶遷入”,面對荒無人煙的灘涂海島,唱咸水歌既可解除疲勞,也可壯膽,還能發(fā)泄內心的情感。從流傳下來的咸水歌內容看,廣西北部灣咸水歌大致分為三類。
(一)描述婚俗的咸水歌。鐘敬文教授在《民俗學概論》緒論中指出:“民俗起源于人類社會群體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時代和地域中不斷形成、擴散和演變,為民眾的日常生活服務。民俗一旦形成,就成為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語言和心理的一種基本力量,同時也是民眾習得、傳承和積累文化創(chuàng)造成果的一種重要方式。”[2]咸水歌承載著疍家許多民俗,尤其是對婚俗有比較完整的描述。從結婚的程序、步驟,到菜品寓意以及祝福語等,都一一體現(xiàn)。如送禮歌:“男家行路去送禮,糖果餅酒豬肉雞,送禮人群真好睇,(新人名字)結夫妻。還有兩瓶茅臺酒,廠家生產在貴州,(新人名字)成雙對,鴛鴦水面共白頭。”以咸水歌唱所送之禮,表達對新人的祝福。款待赴婚禮客人的咸水歌:“歌場搭棚真系高,三遍四遍走馬路,有名廚師都請到,各種菜色好味道。閑餐煮來十幾臺,親戚朋友請齊來,真心實意來幫手,主家感覺幾心開。”唱出主人的高興之情。接親回家的咸水歌:“婚車又靚人又威,宏亮今日結夫妻。拜過祖先行過禮,貧窮富貴同一齊。月頭出來圓又圓,爹娘已經準備錢。金錢多少無計算,但想早日得拉孫。新婚歌堂今日開,合法夫妻到現(xiàn)在。你倆感情深如海,快要添丁幸福來。開祈無講口花花,無好踏錯又行差。外面野花哥無摘,一心顧好個頭家。無論子女和群眾,孝順父母記心中。今日成龍又長志,做人勤勞好光榮。茶會擺好我唱歌,唱支山歌來祝賀。”唱出父母對新人的期望,希望他們忠誠、顧家、孝順父母、早生貴子。
(二)表現(xiàn)節(jié)慶的咸水歌。節(jié)慶咸水歌是疍家人過節(jié)時所唱,既表達歡樂之情,也有恭賀之意,如《三八節(jié)日歌》:“今日讓我恭祝你,恭祝一切順順利。希望從頭好到尾,人類發(fā)展靠你們。今日唱歌祝賀先,愉快進入一六年。婦女地位大改變,歸僑婦女笑迎面。恭祝婦女你們好,凡事都要你們做。打理家務幾周到,社會建設有功勞。現(xiàn)在婦女無睇低,歸僑婦女無系約(差)。你們工作求實際,多少辛苦無問題。歸僑婦女意志堅,參加工作最前面。婦女能頂半邊天,識做生意識落船。歸僑婦女在僑港,生產建設有力量。現(xiàn)在思想大開放,僑港變得更興旺。婦女工作夠認真,有著奉獻的精神。出外揾食會打滾,在家服務屋己人。保護婦女的權益,社會人士共努力。提高人們的認識,各界群眾齊積極。”這首咸水歌,以三八節(jié)為喻,贊揚疍家婦女勤勞、能干,也表現(xiàn)出對未來的希望。又如《重陽節(jié)》:“今日歡慶在僑港,老人集中在會場。大家有傾又有講,慶祝國慶兼重陽。今日重陽真開心,聚集很多老年人。老人接近幾合襯,有傾有講幾精神。歸僑老人好幸福,大家過得幾和睦。國家政策做到足,老人過得幾舒服。歸僑老人真是好,有食有玩無用做。子孫孝順做得到,老人永遠無操勞。歸僑老人好風光,有食有玩有街蕩。老人思想真開放,只有開心壽更長。記起越南咯期間,漁民揾食幾艱難。揾得一餐憂一餐,只見面粉無見飲。越南戰(zhàn)亂咯期間,美國飛機丟炸彈。炸彈落地驚破膽,最驚炸彈炸中棚。越南戰(zhàn)爭咯期間,起早摸黑揾食難。哪有時間講去玩,從早到晚無得閑。回到祖國真系好,自由群眾做無做。政府樣樣關心到,不用群眾來操勞。群眾過得幾開心,各級政府最接近。國家政策要相信,黨和政府愛人民。”
(三)教育子女的咸水歌。孩子是家庭的未來,也是民族生息繁衍的接班人,疍家人把對子女的期望蘊含在咸水歌里,如“為人在世要正當,掙錢無好入賭場,莫要拎錢送冤枉,留來供養(yǎng)爹和娘。”這首歌告誡子女遠離賭博,希望子女正當做人、孝敬父母。
總之,疍家人把對生活的熱愛通過咸水歌表達出來,他們熱愛生活,享受生活,把自身的情感融入歌詞中,無論是節(jié)日或是生活,他們都可以即興作曲作詞,唱出心中所想。從形式看,咸水歌簡潔明了、通俗易懂,一般以五字或七字為一句,句式長短不拘。從旋律看,咸水歌變詞不變調,具有定調不定詞的特點。北海僑港咸水歌傳承人郭其明說:“以前海上生活艱辛,疍家人四處漂泊,沒有機會入校學習,故識字不多。咸水歌是口耳相傳的,定調不定詞主要是為了方便改編,表達自己的情感。”[3]
二、廣西北部灣咸水歌傳承
(一)廣西北部灣咸水歌傳承現(xiàn)狀。通過調研發(fā)現(xiàn),會唱咸水歌的均為老年人,如北海龍母廟咸水歌傳承人鄧起英,已經滿頭白發(fā),身體羸弱。她說,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咸水歌,因為咸水歌要用白話唱,且調子不適合年輕人。確實,調研中詢問過很多年輕人,他們都沒聽說過咸水歌,而聽說過的都是中年人,且不會唱。現(xiàn)在會唱咸水歌的只有幾位老人,且記憶差、身體弱,想把咸水歌傳承下去卻無人接受,再加上沒有書面記錄,只能口口相傳,咸水歌的傳承面臨困境。
刑莉在《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群體傳承與文化精神》中提到:“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并非個體行為,而是在社會生活中進行的,這個生活的過程則是個人、有組織的集體活動和互動構成的。”[4]咸水歌傳承不能只靠幾位老人,必須在社會生活中進行傳承。目前,在北海僑港鎮(zhèn)老年活動中心設有咸水歌傳承基地,一般節(jié)日有活動,偶爾北海第九小學的學生到這里學習,但人太少,且不能堅持。合浦白沙以前也是疍家人聚集的地方,現(xiàn)在基本也沒人會唱咸水歌了,由此看來,咸水歌要傳承,必須做好宣傳工作,讓人們認識到它的獨特性,改變舊有思想。
(二)廣西北部灣咸水歌的傳承場。文化的傳承離不開一定的傳承方式和傳承場,傳承場是一種三位一體的“文化精神背景”疊加“特定時空間”和“特定活動群體”而形成的、保障傳承有序進行的中介實體。[4]就廣泛意義來說,因為傳承是指人習得文化和傳遞文化的總體過程,所以一切人與人、人與社會接觸的空間組合都可以是傳承場。因此,廣西北部灣咸水歌應該在學校、民間組織與網絡媒體建立傳承場。
加大力度建設傳承基地。固定的傳承基地方便了解咸水歌,廣西北部灣咸水歌的傳承基地在北海僑港鎮(zhèn)老年活動中心,來這里活動的以老年人居多。應該把傳承基地獨立出來,置于文化宮或者青少年活動中心,讓年輕人有更多機會接觸咸水歌。傳承方式也應該多種多樣,如利用節(jié)假日開展咸水歌歌唱比賽、咸水歌知識競賽等,讓大眾在活動中感受咸水歌、體驗疍家文化。另外,專人輯錄咸水歌并出版發(fā)行,方便人們了解與研究。
咸水歌進校園。目前,只有北海市海城區(qū)第九小學舉辦過疍家咸水歌主題活動,普及力度遠遠不夠。應把咸水歌帶進廣西北部灣中小學音樂課堂,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咸水歌的魅力,在歌聲中了解疍家文化。在校園開展咸水歌競賽、咸水歌趣味活動等,既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又傳播了咸水歌。
利用網絡媒體宣傳。現(xiàn)在是自媒體時代,要利用微信、微博等平臺宣傳咸水歌,在宣傳中可以加入新技術,如3D技術等,讓更多人感受咸水歌,體會疍家特色文化。
總之,咸水歌是廣西北部灣的特色文化,做好咸水歌的傳承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動北部灣旅游業(yè)的發(fā)展,還可以增強北部灣人民的地域認同感。希望社會各方都來關注咸水歌,讓它在多元文化的現(xiàn)代走得更遠。
參考文獻:
[1]屈大均.廣東新語[M].北京:中華書局,1997,12.
[2]鐘敬文.民俗學概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35.
[3]刑莉.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群體傳承與文化精神[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3).
[4]和曉蓉.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場及其維護與再造[J].思想戰(zhàn)線,2009(1).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葉發(fā)青(1995-),欽州學院教育學院,大二學生;
第二作者:米誠韻(1998-),欽州學院教育學院,大二學生;
第三作者:譚小華(1995-),欽州學院教育學院,大二學生;
第四作者:葉美余(1997-),欽州學院教育學院,大二學生;
第五作者:黃良英(1995-),欽州學院教育學院,大二學生。
基金項目:本文是欽州學院2016年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立項項目《廣西北部灣咸水歌調查與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61160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