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舉 尚春來
【摘 要】本文主要基于對卡巴列夫斯基音樂教育思想產生背景、具體內容的分析,并結合我國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具體實際,以及建國以來我國音樂教育發(fā)展狀況,提出了卡巴列夫斯基對我國基礎音樂教育教學的啟示。分別從教學情境、教學內容、教學資源方面進行了思考討論,希望能為我國義務音樂教育的教學發(fā)展提供些建議。
【關鍵詞】卡巴列夫斯基;音樂教育思想;中小學音樂教育;啟示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0-0221-01
一、卡巴列夫斯基的音樂教育思想
(一)產生背景??ò土蟹蛩够?904-1987年),前蘇聯作曲家、音樂教育家、音樂活動家。談到卡巴列夫斯基音樂教育思想的產生,與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是分不開的。1957年之后的美蘇對抗為卡巴列夫斯基音樂教育思想的產生提供了時代背景,對抗導致的結果是科技、教育的進步。后來逐漸穩(wěn)定的新社會秩序、經濟的發(fā)展和政治思想的深化深刻影響著卡巴列夫斯基音樂教育的產生。
(二)具體內容??ò土蟹蛩够J為音樂教育不是使學生掌握某些技能,而重點在于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yǎng),發(fā)展學生音樂審美和社會價值,培養(yǎng)對音樂的興趣和熱情,僅僅把掌握知識與技能作為實現上述目標的載體??ò土蟹蛩够畲蟮某删褪蔷幣帕恕短K聯普通學校音樂教學大綱》,從大綱中可以發(fā)現內容非常豐富。筆者簡要總結兩點:其一,從教學目標上來看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讓學生親身體驗、感知;其二,從教學內容上來看,主要是俄羅斯本族文明,傳播和發(fā)展俄羅斯民族文化,集德育和美育為一體。
二、卡巴列夫斯基音樂教育思想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啟示
建國初期,特殊的背景下,我國教育深受蘇聯教育思想影響。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卡巴列夫斯基音樂教育產生之后,對我國音樂教育發(fā)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從我國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三維目標就能發(fā)現,可以表述為:以知識技能為載體,通過特別的過程與方法,最終實現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發(fā)展(指向全面發(fā)展)。同時深入學習卡巴列夫斯基音樂教育思想之后,在未來的音樂教學中,我有以下三點思考:
(一)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音樂教學情境。通過對文獻的研究可以發(fā)現,我國現階段的音樂課堂中,存在學生聽課時無精打采,喜歡音樂但不喜歡音樂課的現狀。這與課堂情境有很大的關系,音樂本身就是審美的,需要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ò土蟹蛩够J為:“用音樂吸引孩子,創(chuàng)造愉快的教學氛圍”是音樂教學的重點。音樂教育要注重美育,當孩子們對音樂課堂毫無興趣可言時,他們就不會覺得音樂是美的,不會得到美育,更不會愛上音樂??ò土蟹蛩够魳方虒W大綱一年級的主題就是“用音樂吸引孩子”,他覺得這是學校音樂教育的根本問題。同時當學生對音樂學習產生興趣和對音樂產生豐富的情感之后,教師就可以在此基礎上潛移默化地講解一些音樂專業(yè)知識和音樂文化背景。
(二)選擇符合學生特點的音樂教學內容??ò土蟹蛩够鶑娬{,音樂課的教學內容需要“注重利用音樂本身的規(guī)律和特點來教育孩子?!睆闹锌梢钥闯觯航虒W內容選擇必須要遵循音樂本身美的規(guī)律及特點,而且這種規(guī)律和特點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的。因為學生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會隨著年齡增長循序漸進地選擇內容。卡巴列夫斯基新大綱的特點是按照專題編排大綱,注重教學內容的相對獨立性和內在連續(xù)性。這一點也值得我們借鑒。當教學內容相互之間是聯系、循序漸進的時候,孩子會更容易接受音樂。我國有些教材過分強調排版的嚴密性,這樣就會死板,與音樂本身的美和音樂課本身的創(chuàng)造性不相符,教師往往也沒有發(fā)揮空間。這里還可以借鑒卡巴列夫斯基的音樂教學思想,在不違背大綱教學主題精神的前提下,把握好創(chuàng)造性教學、靈活教學和嚴謹教學主題三者之間的和諧。
(三)投入科學化的音樂教學資源。筆者在上述文章中提到了卡巴列夫斯基音樂教育思想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師的教學氛圍和教學內容的啟示,這些啟示都要建立在充足教育資源和教育硬件的基礎上。我國大多數鄉(xiāng)村學校的音樂教學設備還不完善,有的學校上課的形式就是老師講,學生聽,教學形式枯燥乏味。這與卡巴列夫斯基要求的“用音樂吸引孩子,讓孩子們感受音樂美”的觀念是相違背的,這也與我國2011年音樂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不相符。我國傳統的音樂教育資源結構單一,教學資源只是教材資源,學生獲得知識的方式單一。這就需要建立一個音樂資源庫,包含專題學習網站、主題學習課件等等。
參考文獻:
[1]魏煌,候錦虹.蘇聯學校音樂教育-卡巴列夫斯基音樂教育體系.兒童音樂學校[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丁嫚莉.卡巴列夫斯基音樂教育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3]尹愛青.當代優(yōu)秀音樂教育體系與教學法研究[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4]郭聲健.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及改革思路[J].音樂探索(四川音樂學院學報),1999,(02):83-86.
作者簡介:
李小舉(1992-),男,漢,河南周口人,碩士,東北師范大學,音樂教育;
尚春來(1992-),男,漢,黑龍江綏化人,碩士,東北師范大學,聲樂表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