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琪+楊絮飛
【摘要】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吉利祥瑞等寓意都包含和寄托著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內涵,中國傳統裝飾圖案藝術便是建筑裝飾中最燦爛的一部分。筆者將從中國傳統建筑裝飾藝術的起源著手,探究吉祥圖案在傳統建筑裝飾中的運用。以便能夠使大家更好地了解吉祥圖案在傳統建筑裝飾中的文化內涵。
【關鍵詞】建筑裝飾;吉祥圖案;民族風格;文化內涵
傳統吉祥圖案作為中國裝飾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不僅蘊含著深厚的思想文化內涵,而且富有獨特的民族氣息,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精神文化的表達,傳統吉祥圖案是中國傳統藝術中主要的表現形式,和人們的生活環境、習慣以及風俗有著密切的關系,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也是傳統思想的一種寄托。
一、中國傳統建筑裝飾藝術的形成和發展
嚴格意義上說,建筑裝飾的出現源于建筑形成之日。人類為了避寒暑風雨和防蟲蛇猛獸,最初是居住在樹上和山洞里,如果把原始人類居住的洞穴看作是人類早期的建筑的話,那么,洞穴里簡單質樸的壁畫則可以看成是建筑裝飾最開始的表現形式。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從居住洞穴發展到逐漸開始用泥土和樹枝搭建房屋。最初原始人類簡陋的穴居應該沒有特意的裝飾存在,之后隨著人類生產力的提高,人們對審美的需求也逐漸形成,慢慢發現經過裝飾后的環境會產生舒適感和愉悅感,不僅美觀而且更加能滿足居住的要求。于是,人類開始對自身居住的場所進行有意識有目的美化和裝飾。例如,原始人類為了防潮而在土墻上釘陶片和陶釘,之后便逐漸發展起來繽紛絢麗的馬賽克貼面,這也是人類早期的建筑裝飾。
中國傳統建筑裝飾的產生都是與建筑構件相結合的,與建筑本身的結構有很大關系,往往建筑裝飾就是對這些構筑物的美化和藝術的加工。這些裝飾并非無意產生的,而是脫離建筑構件就不可單獨存在的。隨著建筑技術的發展,建筑裝飾不斷完善和豐富起來,這些由于功能的需求而形成的建筑裝飾,是一種有意識有目的的建筑藝術行為,不僅能夠具有美化環境的作用,同時也滿足了人類的功能需求,在這樣的居住環境下,建筑裝飾中自然就融入了人們審美觀念,體現出了人們對建筑裝飾的審美需求。
同時,由于各個地方文化的差異性,其建筑裝飾風格也表現的各不一樣,裝飾風格之間的區別又體現了不同的裝飾表現形式。建筑裝飾不僅要適應當地的氣候與地理環境,而且要對當地的物質材料進行合理的利用,通過承傳當地的建造技藝和審美觀以及民俗風情等,形成了一個地域內的建筑裝飾風格趨于一致性。建筑裝飾往往是采用當地相同的物質材料來表現類似的建筑外形、色彩以及質感等,通過高超的建造技術可以將建筑構件的樣式表現出相同的重復性,并且對某種吉祥圖案紋樣的共同使用等。例如,西北黃土高原沙漠戈壁,樹木稀少,“穴居式”民居是當地傳統的民居建筑,不僅具有冬暖夏涼的功能,而且體現了建筑造型的獨特性,建筑外墻面都是采用相同的土坯或者磚砌成,拱形門窗洞也具有統一性,類似的門窗造型再貼上大紅剪紙窗花,風格質樸卻別有韻味。古徽州地區文風鼎盛、粉墻黛瓦,建筑裝飾有著獨特的風格,建筑脫俗文雅再加上造型多樣的馬頭墻和雕飾優美的門罩則是當地建筑裝飾的典型代表。
二、中國傳統建筑裝飾藝術中的吉祥意蘊
中國傳統建筑裝飾藝術中的吉祥圖案是人們心理美好寓意的展現,具有很強的民族特色且蘊含吉祥祈福的思想。在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中,動物、植物、歷史人物傳說等意象都是展現吉祥寓意的重要元素,在對吉祥圖案進行創作的過程中,結合自己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將這些意象所蘊含的寓意通過紋樣表現出來,通過裝飾藝術的表現手法創造出完美的吉祥圖案。
在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中,吉祥圖案藝術所展現的是圖案紋樣本身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所以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不僅注重形的表達,同時更加注重意的表達。首先,在以諧音為主的吉祥紋樣中,中國漢字音同字不同的特點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吉祥圖案是用同音類比的方式進行表達,借此達到某種意義上被表現事物的表面特征。在以諧音寓意為主的吉祥紋樣中,比較常見的就是蝙蝠、喜鵲以及壽字之類的圖案,由于“蝠”與“福”同音,容易讓人聯想到幸福、喜慶的涵義。例如“福壽雙全”是由蝙蝠和壽字組成的圖案,代表著既有福分又會高壽的寓意。其次,在以象征為主的吉祥紋樣中,是將抽象意念通過具體事物表現出來,達到托物言志、感悟心懷的目的。傳統吉祥紋樣中有很多都是以動物和植物為題材的,例如,龍、鳳是權貴與尊嚴的象征。以“梅”“蘭”“竹”“菊”以及“歲寒三友”等植物自身的屬性來象征主人的高雅品格。唐人喜好牡丹,由于牡丹象征著吉祥富貴之意,所以出現了“富貴平安”等牡丹紋樣。
三、中國傳統建筑裝飾藝術中吉祥圖案的運用
吉祥圖案是中國傳統建筑裝飾中比較常用的裝飾內容,中國傳統建筑裝飾中所運用的吉祥圖案元素更好地突顯了傳統建筑裝飾藝術的風格。隨著當今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多注意到傳統建筑裝飾的風格特征,因此探究吉祥圖案在中國傳統建筑裝飾藝術中的運用,展現中國傳統建筑裝飾藝術中所包含的傳統文化元素和吉祥意蘊。
吉祥圖案在傳統建筑的屋頂裝飾中具有重要的寓意,主要象征著吉利祥瑞。封建社會歷史中,基于等級制度的限制下屋脊有著很重要的象征涵義,尤其在祠堂及宗廟建筑中,龍紋圖案較為常見。在帝王建筑裝飾中,正脊、垂脊和正吻都是采用龍紋來代表皇權和地位的象征。明清時期,龍紋的使用已經較為廣泛。早期的屋頂裝飾多裝飾鳳鳥,漢代最為流行,由于漢高祖是楚人,楚人崇鳳,以鳳鳥作為信仰的圖騰,再加上銅雀常被用來測風向,因此屋檐上以鳳鳥造型為主的建筑裝飾較為常見。五代十國到兩宋時期,龍和鳥合成一體的造型開始運用在屋頂裝飾中,不僅寄托著人們祈吉納福的愿望,同時也代表著人們對神的崇敬之情。北宋時期,脊飾種類中瑞獸形象已經趨于豐富,因為它能夠為人們驅魔辟邪,因此可作為神靈保佑著人們。首尾相連的魚紋圖案也常常出現在屋頂裝飾中,通常借“魚腹多子”來寄托人們祈求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同樣,柱也是中國傳統建筑中重要的構件之一,大多數的傳統建筑都以柱廊為主要立面,由于柱子有一定的結構需要所以不能過分雕飾,因此更多的裝飾集中在柱礎之上,柱頭上繪有各種花紋,以仰覆蓮為主,柱身大多飾以植物花紋。
墻面是中國傳統建筑裝飾的一個重要區域,在傳統建筑裝飾進行創作的過程中,常常運用壁畫和彩繪的方式在墻面增添古典吉祥圖案的元素。例如,牡丹擁有“國色天鄉”之稱,并與壽石、桃花寓意長壽富貴,所以在傳統建筑中,通過在壁畫中增添這些元素來展現墻面的雍容大氣,體現富貴吉祥之意。門窗是墻面結構中展現傳統文化元素的重要部分之一,吉祥圖案在門窗裝飾中也是較為常見的,通常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內涵,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門窗的裝飾對于吉祥圖案的運用也是多元化的。以前,中國傳統建筑的窗沒有玻璃,只是通過紙糊或則魚鱗片等半透明的物質來遮擋,所以才出現了較為密集的窗格,通過對窗格進行藝術化的加工和裝飾,因此產生了動物、植物、人物、幾何組成的豐富多樣的窗格花紋。例如,格扇窗格上喜好用蝙蝠作菱花,門板上用五只蝙蝠圍著中央的壽字,作為“五福捧壽”的主題。
結語
我國傳統建筑裝飾藝術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吉祥圖案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中國傳統建筑裝飾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們長時間以來藝術創作形式與內容高度統一的精華。傳統吉祥文字和紋樣的運用是人們祈吉求福觀念的表現,不僅具有可觀賞性的價值,同時也滿足了人們精神上的需求,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審美空間。我們要繼承與借鑒傳統吉祥圖案,保護和發揚民族傳統的藝術特色,是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延續,也對現代建筑裝飾設計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陸曉俊.吳文化特色古建筑裝飾圖案藝術探究——以無錫地區為例[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08.
[2]陳江風,訾琳溁.傳統吉祥圖案在古典建筑裝飾中的應用[J].中原工學院學報,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