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盈盈
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的發展水平越來越高,會計電算化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的普及,為會計電算化提供了優秀的發展環境,目前其大有成為會計工作主發展方向的趨勢。鑒于此,本文利用會計電算化,對企業內部控制做出分析,以此來保證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高效性、安全性,同時為會計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提供保障。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企業內部控制;措施
對企業而言,內部控制不僅是經營活動的一種體現,還關系著企業自身財產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此外,企業的內部控制也影響著企業發展的可持續性。會計電算化的出現,使得傳統的會計核算方式和管理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會計電算化的實質,是利用計算機進行一系列的會計工作,例如:記賬、報賬、算賬、查詢等。與傳統的人工會計相比,會計電算化實現了數據信息的共享,使得會計工作更加高效、迅速,賬務查詢更加及時、修改更加方便,大大地節省了工作時間。但是,會計電算化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影響著企業內部控制的水平,若不及時處理,會嚴重的限制企業發展。
一、目前企業內部控制在會計電算化下的現狀
近年來,雖然會計電算化在我國發展迅速,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但是由于相關的企業內部控制的配套措施還未完善,沒有信息化建設的保障,導致會計電算化的實際發展情況與企業內部的控制管理相分離,增加了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難度。簡單說來,即由于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不足,使得會計電算化的出現和發展不僅沒有為企業的內部控管理工作提供幫助,反而增加了其工作難度,尤其是內部控制與會計電算化的對接,因為沒有完善的、科學的對接方式的支撐,使得二者的對接工作達不到理想的效果,發揮不出應用的作用。現階段,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主要以企業會計信息的審計工作為主,控制對象則傾向于財務控制管理方面。然而,受到傳統企業控制管理思維的限制,許多企業仍然在采用傳統的控制手段開展內部的控制管理工作。由于會計電算化的應用使得企業會計賬目的一切處理活動均利用計算機完成,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傳統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審計帶來了新的挑戰。會計電算化產生的新問題無法得到有效的處理,最常見的就是對企業會計信息進行審核時的問題。與此同時,在會計電算化的大環境之下,企業所有的會計信息都必須要放在計算機當中進行儲存,這種情況對企業會計信息的安全性造成了一定威脅,很有可能發生企業會計信息被盜或者丟失的現象。此外,由于會計電算化在我國起步的時間比較晚,應用的時間也比較短,所以相應的會計電算化的管理制度還有待改進和完善。綜上所述,目前會計電算化在我國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其對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二、會計電算化下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主要問題
(一)嚴重影響了傳統控制手段作用的發揮
企業在將會計工作電算化之后,便主要依靠計算機來進行會計信息數據的整理、處理以及儲存工作,可以說會計電算化使企業的大部分會計信息都集中在計算機當中,計算機的操作人員成了控制的主體,同時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也從之前人工操作的單一性的控制變成了自動化的程序控制,這種情況極大地削弱了手工會計相互制約卻又分工明確的控制職能。在目前會計電算化的大趨勢下,企業中的結構組織向著更加扁平化的趨勢發展,內部控制管理的層次顯著的減少,職能和責任均有著更加集中化的發展趨向,企業管理層面不再是企業結構最頂層,而是處在工作活動的中心,這也使得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中心發生了變化。這些因會計電算化而導致的變化,均為企業內部控制管理里工作的開展增加了一定程度的難度。就這一現狀而言,可以認為在某種角度上會計電算化與企業傳統的內部控制產生了一種沖突,這種沖突使得審計內部會計信息數據之時,因為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影響而未能形成系統的信息化方法,同時也造成了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的匱乏。在會計電算化發展如此迅速的環境下,若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程度比較低,則會極大地增加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風險,對企業的經營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
(二)原數據的操作準確度不夠高
會計電算化的主要優點便是通過計算機可以自動做到輸入或者輸出數據,還可以利用計算機對數據進行加工和儲存等工作,并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動實現記賬、數據分析以及報表的制作等。然而,輸入計算機的原數據是人工進行核算的,若人工核算階段發生失誤,計算機是察覺不出來的,計算所得的數據便也是不正確的,這種情況會對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產生極其嚴重的影響。所以,在處理原數據階段,必須做到穩定、準確,以此來保證會計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
(三)控制操作者的失職
授權控制、批準等是企業內部控制管理中比較常見。在以往傳統的人工會計操作中,企業的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階段都必須得到相關職能人員的審核與批準,以此來減少失誤、失職現象的發生,但是這種人工會計操作比較麻煩,所需步驟比較多。會計電算化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現狀,企業的大部分活動均以電算化作為主導,使得會計電算化的功能集中了起來,這種集中導致會計工作人員的責任職能產生了變化,由之前的核算變成了管理。這種情況下,若是沒有良好的內部控制管理,則非常容易出現操作者受到利益的驅使而利用自身職能篡改數據或者系統程序等現象,嚴重威脅著企業數據信息安全。
(四)內部審計監督機制不夠完善
就目前我國企業會計電算化的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企業未能設立會計電算化的審計監督部門,而缺乏相關部門的監督,是阻礙會計電算化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因素。盡管一些企業設立了審計監督部門,但是由于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缺乏,使得目前從事會計電算化審計監督工作的人員整體素質比較低,對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的重要性理解不深,不能準確掌握電算化的風險和特點,導致審計監督的水平較低,在這種情況下,會計電算化的優勢無法充分發揮出來。
(五)缺乏完善的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
會計電算化得到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便是因為其能夠顯著提高企業會計工作的工作效率,這也是會計電算化能夠進一步發展的優勢所在。但是,因為會計電算化在我國發展的時間比較短,與其相關的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會計電算化的進一步發展。就目前企業會計工作電算化的實際情況而言,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與管理機制主要體現在,未制定出合理的、科學的電算化操作標準與監督管理措施上,因為相關標準規范的缺失,導致部分會計工作人員的電算化操作的不夠規范、合理,嚴重影響了會計工作的電算化進程。此外,管理制度的缺乏不僅影響著會計工作的電算化程度,還會對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三、利用會計電算化進行內部控制的具體措施
(一)大力推動信息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
在信息技術發展如此迅猛的環境下,企業應該順應時代發展腳步,在自身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大力推進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加快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的腳步。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設不僅能夠顯著提升控制工作的水平,還能夠幫助企業更好的實現內部控制與會計電算化的對接工作,從而進一步增加內部控制的效果。企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出一個能夠與會計電算化實現良好對接的系統,幫助企業內部控制工作人員對會計信息進行實時的動態監控,及時發現會計工作中的問題,并采取措施予以解決。同時,利用信息技術對企業會計數據進行定期的核算檢查,能夠顯著降低人為疏忽對會計數據安全性、可靠性的影響。
(二)加大對原始數據的控制力度
為了保證計算機處理信息時的質量和信息可靠性,就必須制定且嚴格遵守相關的上機規程和操作規范,以此來保證原始數據的真實性,避免因數據信息的偏差而對企業造成嚴重損失。其中,上機規程是計算機內部控制管理的主要內容,而計算機操作規范則是關于業務處理時的流程和要求,主要包括各項業務操作指令、設備使用規范和人員操作規范等。具體說來,操作規范應包括以下幾方面:嚴格、慎重的檢查原始數據和憑證的真實性、完整性;錄取數據時若出現問題,必須及時查找相關記錄進行核對,必要時請示上級,不可以隨意修改或刪除等。只有這樣才能在根本上降低原始數據的失誤率,最大限度地為原始會計信息的完整性、真實性提供保障。
(三)強化對相關人員職能的控制
首先,企業應制定相關制度保證工作人員分工明確,其次根據不同的崗位建立起相應的管理制度,以此來保證工作人員職能管理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強化對相關人員職能控制的關鍵在于,打造出互相監督、互相制約的工作氛圍,進而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安全性,避免發生因個人私利而作弊的現象。此外,還要做到職能的分工明確,將會計電算化部門和用戶部門的職能分清,并進行分工,以此來保障電算化業務各個流程的獨立性,例如:授權、命令執行、數據記錄與保存等,真正意義上實現職能分離。
(四)完善電算化的內部審計監督機制
首先,企業要建立內部審計監督的線索,主要包括會計資格憑證、賬本、會計報表、操作日志等,以此來提高會計信息的可讀性,保證審計監督工作的順利進行。其次,對電算化系統的運行水平進行審計,主要包括檢查該軟件是否符合相關部門的標準要求;通過實際數據信息以及模擬出的數據對審計線索進行測試,以此來檢查數據處理過程的合理性、科學性;企業內部的審計監督應制定保密措施,為企業的內部控制提供安全保障。
(五)建立健全會計電算化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會計電算化的管理制度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首先,構建出科學的會計電算化操作標準,提高對從業人員專業技能的考察,落實持證上崗制度,即要求會計電算化工作人員要具有相應會計職稱,且能夠熟練的操作計算機軟件。此外,還應該增強會計電算化工作人員的責任感和道德素質,以免工作人員因自身疏忽或者受到利益的誘惑,而做出威脅企業會計信息安全的事。其次,對會計電算化中工作人員控制職能的缺失進行改善。盡管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是由其內部的控制機構負責管理的,但是作為企業重要組成部分的財務部門,也應該具有一些審計監督和控制的職能,以便財務部門能夠在日常的會計工作中,做到及時的自控、反省,為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水平提供保障。
結論
本文主要分析了會計電算化制度下,企業在內部控制管理中的幾個常見問題:嚴重影響了傳統控制手段作用的發揮、原數據的操作準確度不夠高、控制操作者的失職、內部審計監督機制不夠完善、缺乏完善的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并針對性地提出了幾點解決措施:第一,大力推動信息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第二,加大對原始數據的控制力度;第三,強化對相關人員職能的控制;第四,完善電算化的內部審計監督機制;第五,建立健全會計電算化的管理制度。通過上文的敘述,可以清楚地知道,無論是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工作,還是會計電算化都對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利用會計電算化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水平,是提高企業內部控制水平的主要途徑。希望通過上述幾方面的努力,能夠顯著的提高我國企業在會計電算化大環境下的內部控制水平,進而保證企業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長遠、穩定、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惠尹,鐘學云.探析會計電算化下的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策略[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0(06):148-149.
[2]馮軍.基于會計電算化角度的企業內部控制研究[J].財會學習,2016(07):216-217.
[3]耿佳梅,李春艷,武文,呂超,曲遠洋.基于會計電算化的企業內部控制問題與對策研究[J].現代商業,2015(17):238-239.
[4]朱小凡,蔣旭靖.基于會計電算化環境下的企業內部控制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18):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