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偉清
摘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獨特的教育價值已經日異凸顯,怎樣提高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自主性,使學生的活動更深入、更具實效性,是每一位參與課程實施的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課題。在幾年來的實踐探索中,形成了幾點經驗與大家分享。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 自主性 學生 參與
一、真正做到從學生的需要出發開發課程內容、選擇活動主題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豐富多彩,我們必須要根據學校實際、學生生活實際、學生興趣愛好進行篩選,選出恰當的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內容。
在調研中,有的老師反應:學生在活動中不能積極參與活動,不能積極完成調查、采訪等活動任務,學生不重視,活動很難開展,我一點辦法都沒有,只好在課堂內多講一些。試問:你選擇的內容是學生感興趣的嗎?是學生經過努力可以完成的嗎?如有很多學校和老師會把環保問題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一個內容,但是就環保問題可選擇的內容是極為廣泛的,如《城市綠地建設》這一內容對于城市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一項內容很適合,而對于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學生來說就會覺得無從下手。實施綜合實踐活動不能踩著別人的腳印前行,如果一味去“模仿”別人,這門課程就總是別人的,而一群孩子是不應該重復另一群孩子的生活的。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該是每一個學校為孩子們創造出來的各不相同的教育生活。
二、巧妙處理預設性主題
首先,教師要善于創設情境,引起共鳴。由于是教師預設性主題,可能并不是學生都感興趣的,因此教師要善于創設情境,引起全體學生的共鳴,調動學生活動的積極性,這是首要問題。如《學會花錢》這一活動主題是我市花甸小學萬老師提出的一個預設性主題,萬老師是這樣設計的:課伊始,播放了一段電話錄音:萬老師,我是您一位學生的媽媽,我想請您幫幫我,給我出個主意。我家經濟條件不是很好,我和孩子他爸都是農民,收入不高,可孩子花錢沒個擋,一天三五元,有時七八元,都不知道他怎么花的,你不給他,他就又吵又鬧。這樣下去,一個是我們經濟承受不起,重要的是孩子長大以后就這樣亂花錢可怎么辦?你快幫我想個辦法吧。接著,萬老師讓學生談談聽錄音后的感想。第二環節萬老師設計了“模擬買賣”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父母賺錢的不容易。第三環節,萬老師讓每個學生講講父母賺錢的辛酸故事。此時此刻加上萬老師精美的語言設計已是有的學生落淚,有的學生沉思,有的學生感到懊悔,萬老師就在此時提出了本次活動的主題——《學會花錢》。我想這樣的情境創設就很好地把教師的預設性主題轉化為了學生真正想主動參與的活動主題,而在這樣的情境中生成的主題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不會亞于學生完全自主選擇的主題。
其次,教師要把握好預設性主題出示的時機。教師的預設性主題一定要在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參與意識時方可出示。預設性主題可能不是學生最需要、最急于想研究的,因此在你把它給予學生時,學生要有一個認識、理解、認同、渴望參與、急切想尋找答案的心理和思維的發展過程。同一個主題在學生不同的心理和思維發展階段出示給學生,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程度是不同的。如上文萬老師《學會花錢》的主題就是在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致和強烈渴望、引起全體同學共鳴的時候出示的。學生真正進入情境的時刻就是預設性主題出示的最好時機。
第三,要允許學生選擇與預設性主題相關的其它主題。學生的個性千差萬別,學生的興趣愛好也各有千秋,學生的生活經歷也不盡相同。所謂“眾口難調”,教師的預設性主題不可能完全符合所有學生的需要,教師要允許部分學生選擇相關活動主題。如在我看過的《媽媽的生日》主題活動中幾乎所有的老師都把這一主題強加給了每一個學生。其中有一次在全班同學都在為媽媽制作生日賀卡時,我身邊的一個小男孩就默默地坐在那兒不動手。我問他為什么不做,他低著頭說:我不想做。我問他為什么不想做,他卻默默不語。他的同桌小聲對我說他沒有媽媽,他5歲時媽媽就去逝了。我默然。應允許特殊家庭的學生選擇相關的其它主題,以保證全體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去。
三、學生自主選擇活動方式
活動方式的靈活多樣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一個突出特征。如收集資料就有觀察、采訪、調查、網上查詢等多種方式。在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鼓勵學生以自己獨特的方式開展活動。教師不要限制學生的活動,學生處于一種被動狀態,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被壓抑著,就不能很好地參與到活動中。你認為最好的方式,學生不一定認可。在我組織的《垃圾問題小調查》主題活動的成果展示階段,我完全放手讓學生按自己小組的意愿來展示成果。學生成果的展示真是異彩分呈:相聲、小品、標語宣傳、校園廣播、長廊畫展、調查報告、倡議書……由于是自己喜愛的方式,學生在活動中都是積極主動地參與。
學生有了參與活動的自主性,才能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活動中去,真正發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