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瑋


[摘要] 目的 探究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中個體化飲食護理處方在血糖控制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該院2016年9—1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根據飲食護理處方不同進行分組,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血糖控制情況及飲食規律等護理依從性。結果 60例患者分別給予1個月的飲食護理,觀察組患者護理后FBG(6.17±0.18)mmol/L、2 hPBG(8.09±0.35)mmol/L,HbA1c(6.27±1.05)%,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對照組患者護理依從性為83.33%,觀察組為96.67%,兩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根據不同患者營養需求給予個體化飲食護理處方,有效控制患者的不良飲食習慣,在確保能量滿足需求的同時減少糖類、脂肪類食物的攝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減小降糖藥物劑量,對于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 個體化;飲食護理處方;糖尿病;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2(a)-0104-02
糖尿病的臨床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胰島素和降糖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需要患者院外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遵醫囑合理減少,減少高糖分、高脂肪和高熱量食物的社區,適當開展身體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遵醫囑規定按時、按劑量用藥,可將患者的血糖水平維持在穩定的范圍內[1]。目前,糖尿病患者的院外飲食結構存在諸多問題,由于血糖水平居高不下給患者在食物的選擇上帶來許多困擾,營養失調已經成為糖尿病患者的常態,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2]。臨床有研究指出,個體化飲食護理處方由醫師根據患者的體重、能量代謝消耗量、血糖水平等因素綜合分析后,針對性制定的飲食方案,豐富飲食結構,使患者治療康復期間的能量攝入與消耗基本持平,將合理飲食指導作為糖尿病患者臨床治療的輔助治療手段[3]。該文也將以該院60例患者作為案例,分別在有無個體化飲食護理干預下進行對照研究,探究個體化飲食護理處方在糖尿病患者治療護理中的指導作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2016年9—1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臨床病例資料完整。60例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患者年齡41~75歲,平均年齡(53.27±4.96)歲,病程3個月~7年,平均病程(2.15±0.31)年。回顧性分析60例患者治療護理情況,根據飲食護理處方不同進行分組,給予常規飲食指導護理的患者標記為對照組,采用個體化飲食護理處方指導的患者標記為觀察組,每組患者30例,兩組患者在一般情況及病情方面均無明顯差異。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降血糖治療,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分別開展飲食護理。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飲食護理指導,向患者簡單告知糖尿病患者飲食的注意事項,向患者羅列舉例常見的糖尿病患者不適宜食用和禁止食用的食物,由患者自我合理安排飲食方案。觀察組患者開具個體化飲食護理處方,醫師在開具飲食護理處方前,要求患者進行血常規、體重等常規檢查,向患者了解從事行業、工作時間及運動情況,綜合分析患者的能量代謝情況后針對性制定飲食指導處方,將患者每日飲食能量的攝取維持在1 000~1 500 kJ。在食物結構的安排上,要合理安排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物質比例控制在2∶5∶3,每日用餐次數不得每日餐數不超過5次,在治療整個過程中患者體重增長控制在不超過3 kg[4]。在飲食種類上,盡可能豐富種類,以高蛋白、高纖維、高維生素類食物為主,多食用蔬菜和水果,避免油膩、高糖、油炸類食物,糾正患者不良飲食習慣。根據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按月及時調整飲食方案,避免出現由于不合理飲食導致的低血糖發生,確保患者的每日能量所需。同時,指導患者每日適量補充維生素、鐵劑、鈣劑等。在每日用餐后,指導患者適當開展活動鍛煉,以飯后散步等不劇烈運動為主,促進熱量消耗及新陳代謝,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要求患者在每日清晨及飯后2 h定期進行血糖檢測,若出現有血糖異常情況及時就醫治療,指導患者做好院外的自我管理護理工作[5]。
1.3 統計方法
采集各項觀察指標的數值,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后FBG、2 hPBG和HbA1c采用方差表示,護理依從性采用N%表示,不同飲食護理方式下各指標差異的比較采用檢驗水準α=0.05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糖各指標控制情況的比較
60例患者分別給予1個月的飲食護理,兩組患者經相應護理后血糖水平均得到一定的改善,觀察組患者護理后FBG(6.17±0.18)mmol/L、2 hPBG(8.09±0.35)mmol/L,HbAlc(6.27±1.05)%,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依從性情況的比較
對60例患者的血糖控制、合理飲食、運動、用藥規定的自我護理行為進行依從性評定,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護理依從性為83.33%,觀察組為96.67%,兩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臨床糖尿病的危險因素中發現,除環境、遺傳等因素影響外,肥胖、喜甜食、飲酒等不良生活飲食習慣也增大了糖尿病的風險[6]。目前,胰島素和降血糖藥物治療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的主要治療方法,然而長期大劑量的胰島素和藥物治療可導致患者低血糖癥,引發消化道反應等不良后果。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合理控制患者飲食是輔助藥物治療最為直接有效的治療方法,通過合理配置患者每日熱量攝取量,優化飲食結構,適當開展運動鍛煉,可有效降低高水平血糖[7]。該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后FBG、2 hPBG和HbAlc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對照組患者護理依從性為83.33%,觀察組為96.67%,兩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個體化飲食護理處方因人而異,建立在患者生理狀況、能量代謝及血糖水平的基礎上制定,患者每日根據飲食處方進行合理飲食并適當開展活動鍛煉即可,操作簡單,易于患者接受[8]。同時,個體化定制飲食護理方案盡可能優化的飲食結構,在控制血糖的基礎上使患者盡可能食用多種類的食物,有利于患者長期堅持飲食控制管理。因此,合理的飲食控制也是預防糖尿病的主要措施,應當在高血糖早期即進行飲食干預,有效降低糖尿病并發癥,改善血糖指數。
綜上所述,根據不同患者營養需求給予個體化飲食護理處方,有效控制患者的不良飲食習慣,在確保能量滿足需求的同時減少糖類、脂肪類食物的攝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減小降糖藥物劑量,對于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孔玉賢,林芳霞.個體化飲食干預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實用醫藥,2016,11(28):281-282.
[2] 金衍,葉萍,金京敏,等.個體化運動處方結合心理護理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J].健康研究,2016,36(3):258-259.
[3] 王琳,陳薇. 個體化飲食干預在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 上海護理,2016,16(2):24-26.
[4] 王春蘭. 個體化飲食整體護理干預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2):252-253.
[5] 達瑛. 全方位、多層面個體化護理措施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 甘肅醫藥,2015,34(6):475-477.
[6] 謝倩,顏秀娟,孫艷,等.糖尿病腎病患者個體化綜合護理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山西醫藥雜志,2015,44(3):359-362.
[7] 王芳,張娟. 個體化糖尿病健康教育處方的臨床應用效果分析[J]. 當代護士,2013,1(11中旬刊):170-172.
[8] 劉晉. 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應用個體化健康教育的護理體會[J]. 首都醫藥,2013,1(4):44-45.
(收稿日期:2017-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