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根據該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接收的8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入院時間先后,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所有患者均接受臨床護理服務。觀察組在臨床護理服務期間展開健康教育。統計分析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 對照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為76.2%,觀察組臨床護理滿意度為95.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依從性、剖宮產率以及健康知識掌握評分,均表明觀察組優勢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為妊娠糖尿病患者提供臨床護理服務,展開健康教育,能夠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降低剖宮產率,減小分娩期間并發癥的發生,且還能夠提高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具有非常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健康教育;妊娠糖尿病;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2(a)-0122-02
婦女妊娠階段出現糖耐量異常而引發高血糖的現象就是臨床所說的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帶來的危害非常大。如不能獲得有效治療,將可能出現危害母嬰健康安全的系列并發癥,常見的有巨大兒、早產、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感染等[1]。管理妊娠糖尿病患者孕期,可改善母嬰預后,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對于妊娠糖尿病這一特殊對象,健康教育同樣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加強對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可預防妊娠不良結局的發生。該文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根據該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接收的8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入院時間先后,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2例,年齡20~38歲,平均年齡為(28.4±2.4)歲。孕周25~35周,平均孕周為(30.4±1.4)周。孕次1~4次,平均孕次(1.8±0.5)次。觀察組42例,年齡21~37歲,平均年齡為(27.9±2.5)歲。孕周25~36周,平均孕周為(30.9±1.7)周。孕次1~5次,平均孕次(1.9±0.6)次。經診斷,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與體征均符合妊娠糖尿病的判斷標準。所有患者均不存在糖尿病史,且排除嚴重內科疾病患者。兩組患者基礎性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臨床護理服務。觀察組在臨床護理服務期間展開健康教育。具體操作流程如下:①準確評估患者。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熱情接待。隨后積極主動與患者和家屬溝通交流,進一步確認患者文化程度、個性愛好與家庭背景等基礎性情況。在了解患者基礎情況的前提下選擇恰當的健康宣教方法[2]。健康宣教方法的選擇,應改變傳統的文字傳遞。結合醫院現有的各項資源,可組織患者觀看影音資料,舉辦健康講座,同時也可組織患者進行經驗交流。以此充分利用社交、網絡、媒體等各個平臺,促使患者能夠接收到豐富的健康知識內容,提高信息接收效率。②加強健康教育內容的輸入。護理人員向患者重點說明妊娠糖尿病的臨床特點與發病時的臨床表現。指導患者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治糖尿病[3]。向患者和家屬講解可能出現的并發癥與不良反應,并詳細接受臨時處理措施。向患者灌輸健康教育內容的時候,護理人員應重點闡述飲食教育,向患者說明飲食對控制血糖的重要性,促使患者能夠自覺控制日常飲食。依據患者的個體性情況、體質量等基本情況,計算出其每天所需熱量,并制定飲食計劃。鼓勵患者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注意主食、蔬菜以及雜糧、肉類的相互搭配[4]。借助多樣化的方法促進患者食欲。在保障營養攝入的情況下,禁食辛辣食物。③血糖監測教育。健康教育活動開展期間,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完成血糖自我監測,鼓勵患者自己監測血糖,并向其說明血糖變化的影響因素和注意事項。④運動教育指導。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運動療法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對患者自身情況有基本認識的前提下,為患者制定運動計劃,并控制運動量。運動量應以患者出現輕微發汗為宜[5]。告知患者,運動不可過于勞累,但不可不活動。運動類型的選擇,可依據個人喜好。但盡可能避免對胎兒有害與可能產生宮縮的運動方式。運動需遵循簡單易行、輕松方便的原則。患者日常運動的完成,應在家屬的陪同下,且避免清晨空腹的狀態下運動。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剖宮產率、臨床護理依從性、健康知識掌握程度以及并發癥等情況。
患者滿意度的判斷,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以及不滿意3個維度。采用發放問卷的方式了解患者對臨床護理滿意評分。90分以上,表明為非常滿意;60~89分為基本滿意;低于60分表示為不滿意。
1.4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活動產生的數據均使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采用均數和標準差(x±s)來表示計量資料。臨床檢驗利用t檢驗,χ2檢驗計數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對比
對照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為76.2%,觀察組臨床護理滿意度為95.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對比
對照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評分為(76.3±5.2)分,觀察組為(96.4±1.6)分,觀察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t=23.943,P=0.000)。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依從性、剖宮產率,均表明觀察組優勢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對妊娠期女性來說,妊娠階段糖尿病屬于高危妊娠。在這一特殊時期,如沒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患者病情,將可能引發妊娠階段不同種并發癥與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如早產、感染、胎兒畸形以及流產等多種影響[6]。糖耐量與血糖是非常容易引發孕婦痛癥酸中毒與高滲性昏迷現象的因素。如出現這種現象,將會危害母體與胎兒的健康安全,情況嚴重直接威脅母嬰生命。基于此種疾病的危害性,妊娠期糖尿病受到高度重視。在妊娠階段,孕婦機體隨時會發生變化,由此導致此種疾病治療復雜程度加劇,臨床效果的取得受到限制。并且外界因素與孕婦自身情況也會對臨床病情控制效果產生影響。因此,調整患者日常生活環境,對控制病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7]。
臨床實踐表明,為妊娠糖尿病患者提供臨床護理時,貫穿健康教育內容,可讓患者了解妊娠糖尿病健康知識的同時,還能夠認識到預防治療措施,積極配合臨床醫護人員各項工作的開展,從根本上提高臨床效果與依從性。借助飲食控制與運動指導,可促使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夠依據個體情況控制血糖。指導患者妊娠期出現緊急情況時能夠采取應對措施,以此減少并發癥的發生[8]。在該次研究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選擇該院某一時間段的妊娠糖尿病患者84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合理化分組后。對所有患者提供臨床護理,而其中一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結果表明,臨床護理中運用健康教育的相關內容,在滿足患者健康知識的同時,還有助于患者臨床治療。可見,護理人員為妊娠糖尿病患者提供臨床護理服務時,可運用健康教育的內容,以此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為妊娠糖尿病患者提供臨床護理服務,展開健康教育,能夠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降低剖宮產率,減小分娩期間并發癥的發生,且還能夠提高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具有非常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胡波,馬腹嬋.健康教育及飲食護理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妊娠結局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6,24(7):490-493.
[2] 周丹,吳筱婷,陳正女,等.應用看圖對話工具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進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J].中國護理管理,2014, 14(6):644-647.
[3] 邢冬婕,劉威,郭淑惠,等.慢性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項目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5):929-931.
[4] 周丹,吳筱婷,張新宇,等.糖尿病看圖對話工具研究及其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前景[J].護理研究,2014,28(5):515-517.
[5] 昝瓊,李映桃,梁麗霞,等.不同醫學營養教育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5,17(29):3659-3661.
[6] 史慧芳.優質護理在預防妊娠期糖尿病孕產婦并發癥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4,15(13):2019-2021.
[7] 黃蓉,萬宏偉,侯燕文,等.基于計劃行為理論的妊娠期糖尿病俱樂部健康教育模式效果評價[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16(15):1741-1744.
[8] 徐煒堇,倪志萍,黃海燕,等.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 14(A01):143.
(收稿日期:201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