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俐伶
摘要:當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已經成為了中職院校的必修課程之一,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開展,加深了學生們對社會以及工作崗位的認識,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方向,但是由于課程開設的時間比較晚,在課程規劃、內容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因此,還需要加強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改革,對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改革路徑進行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中職 職業生涯規劃課程 教學改革 路徑
中職院校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職業意識的關鍵,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能夠為學生提供完善的職業生涯規劃對策,使學生的學習以及以后的工作都能夠把握正確的方向,這也是中職院校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開設的原因。將職業意識融入到教學體系中,指導學生積極的參與社會實踐和社團活動,使學生能夠了解當前的就業趨勢以及職業狀態,提升學生的就業自信。但是,從當前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開始情況來看,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因此有必要對該課程進行整改,充分發揮其在中職教育中的意義。
一、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現狀分析
(一)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學流于形式
通過對當前中職院校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開設情況調查發現,大部分的中職院校都將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納入到了課程體系中。但是,這些課程的安排一般都是在學生入學階段的課程中,也就是在學生未接觸專業課程教學之前。而且教學的方式和內容都比較單調,都是通過課程內教學,教師將課本中的內容截取一部分制作成課件,而為學生講授,很多教師對自己所講授的內容都不甚了解,學生們更難通過課程的講解實現對職業的體驗。特別是中專院校的學生很多是因為高考失利或者職業院校深造而選擇到中職院校就讀,他們本身的文化基礎比較弱,在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學習中會感到吃力,如果教師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不合理,更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職業生涯課程的開設效果大大降低。
(二)教師缺乏實踐經驗,教學內容空洞
通過對當前中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的了解可知,職業生涯規劃的教師一般都是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師,他們的思想政治課程理論知識充足,而對職業生涯規劃的知識卻比較欠缺,職業生涯實踐經驗更無從談起。因此,在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講解中,教師傳授的知識都是教師自行學習和理解后的講解,由于缺乏實踐性,所以課程的內容過于空洞,缺乏規劃技巧和生動的案例分析等。同時,在個人的職業觀、價值觀以及就業觀等方面由于教師缺乏個人的親身體會,在教學中只能根據教材的內容進行模擬講授,難免會使教學顯得過于單調、生硬。而這種教學模式下,職業規劃課程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大,難以實現對教師以及學生的指導意義。
(三)教師方式單調枯燥,吸引力不強
教學過程本應該是一個雙向交流的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的有效互動和溝通,這樣才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在與學生的互動中實現學生對知識的內化,進而實現教學目的。受生源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對學習具有抵觸心理,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通過新穎的方式和現代化的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從實際的教學中來看,教學內容和方式單一,缺乏與實際的聯系性,完全照本宣科。整個課堂都是教師在講臺上口若懸河,學生在講臺下被動的聽講,缺乏雙向的互動,更沒有師生或生生間的討論。
二、中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改革的路徑分析
(一)加強職業規劃教學的階段化和全過程化
中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目的比較強,主要是為了能夠掌握一技之長,然后在社會上順利就業,所以往往忽視了其他方面的學習。因此,在入學初期教師就需要為學生灌輸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性。中職院校必須要樹立起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規劃教學理念,將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作為提升學生就業能力的基礎。在職業生涯課程規劃教學的實踐教學中,需要有意識的為學生樹立職業理想,并針對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引導學生對職業技能的提升,使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學能夠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
在職業生涯規劃教學中,需要將教學的內容進行階段、層次以及過程的劃分。對于初入學的一年級學生,注重對學生的職業教育啟蒙,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知識以及技能與職業愿望間的差距,并能夠進行自我反省,幫助學生設置初步的學習計劃和理想職業愿景。對于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年的學習經驗,對自身的知識以及能力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而且這些學生即將走向工作崗位,因此對職業生涯規劃有更高的需求和更迫切的體會。在第一個學期,職業規劃教育可以通過企業參觀、錄像以及小組討論的方式來加深學生對職業規劃教育的印象,引發學生的深層思考,使學生能夠找到自己的基本定位;在第二個學期,學生們對職業規劃教學更加期待,他們期望能夠從課程中得到實際的意義和技能。因此,在這個階段需要側重于幫助學生對就業的政策理解以及就業心理的輔導,為學生將來的就業和創業建立信心,做好軟件和硬件的儲備工作。學校可以通過邀請成功校友回校講座或者組織招聘會的形式,使學生堅定信心走出去,為接下來的發展做準備。
(二)注重實踐課程的整合,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當前,中職教育中還是以傳統的教育方式為主,更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往往忽視實踐的作用,從而使得教學效率難以提升。而職業創造能力包括學生的實踐能力、應變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在學生的職業創造能力培養中,學??梢詮囊韵路矫孢M行:首先,為學生建立模擬實踐平臺和實訓基地。為了使學生能夠關注職業知識以及技能,學??梢酝ㄟ^開展職業規劃社團以及技能比賽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職業規劃比賽中,學生必然會查閱大量的資料,然后通過團隊的討論實現。這就為學生提供了自身的體會和接觸機會,為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奠定基礎。其次,豐富職業規劃課程的內容和形式。課堂的教學不能被教室所束縛,在中職院校中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學中,需要為學生設置第二課堂。這樣課程的內容以及形式才能夠更加立體、鮮活,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梢酝ㄟ^在教學中增加社會調查、志愿者活動以及崗位實習等方式來提升學生的職業體驗,使學生更好的認識到職業的生活,完善他們對原有職業設想的理解,有利于學生職業生涯的規劃。
(三)將實踐教學作為職業生涯規劃的基本教學方式
中職院校畢業生的簡歷以及技能展示,是其求職成功率的主要影響因素,但是由于社會對專業性人才的需求不斷的提高,所以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成為了用人單位注重的考察點。具體來說,用人單位會在面試以及試用期階段對學生的溝通能力、組織能力以及應變能力等進行綜合的考核,而這些內容也是中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最需要強化和培養的職業素養。教師可以通過情景模擬、職業辯論等方式來提升學生這些方面的能力,同時通過邀請企業的HR作為評委來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和指導,使學生能夠不斷的完善自身。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院校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已經成為了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開設和講解,能夠使學生更好地認識自身知識與理想之間的差距,同時為自己設定一個學習和完善的目標,進而從入學開始就能夠不斷地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
參考文獻:
\[1\]胡正俊.關于提高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效果的實踐和思考\[J\].現代職業教育,2016,(05):107.
\[2\]周相軍.淺談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法\[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2015,(14):155.
\[3\]朱麗莉.關于提高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效果的實踐與思考\[J\].職業,2015,(29):98.